一种微型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5733发布日期:2022-01-15 09:4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分解、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随着我国对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大,我国对污水处理设备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
3.由于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以有机物为主,其生化性较好,所以通常情况下生活污水的处理都是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目前农村市场上生活污水装置都采用多种处理工艺相结合,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土建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集成化的微型水处理设备。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缓冲池、mbr池和清水池,所述缓冲池的下端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通过回流管道a与回流泵相连接,所述回流泵通过回流管道b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接,所述回流管道a上设置有回流阀a,所述回流管道b上设置有回流阀b,所述mbr池的下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排泥管道a与所述回流泵相连接,所述回流泵的出口处还设置有排泥管道b,所述排泥管道a上设置有排泥阀a,所述排泥管道b上设置有排泥阀b。
7.所述缺氧池、好氧池、缓冲池和mbr池设置于同一箱体中,所述箱体中竖直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成缺氧池、好氧池、缓冲池和mbr池,所述缺氧池中设置有第一填料区,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有第二填料区和曝气机,所述mbr池中设置有mbr膜。
8.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为隔板a,所述隔板a的下部分设置有连通口,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通过连通口相连通,缺氧池中的废水经过连通口进入到好氧池中,所述好氧池和缓冲池之间为隔板b,所述隔板b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一溢流口,好氧池中的废水经过第一溢流口进入到缓冲池中,所述缓冲池和mbr池之间为隔板c,所述隔板c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二溢流口,缓冲池中的废水经过第二溢流口进入到mbr池中。
9.所述调节池通过调节池提升泵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接,所述mbr池通过mbr出水泵与所述清水池相连接。
10.所述回流泵采用转子泵。
11.所述第二溢流口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口。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3.生活废水注入到调节池中,之后由调节池提升泵注入到缺氧池中,废水经过缺氧池处理后进入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之后进入到缓冲池中,缓冲池中的废水经过回流管道a、回流管道b回到缺氧池中,此时回流阀a、回流阀b均为开启,排泥阀a和排泥阀b均为关
闭,回流的废水cod值低,调节池注入的废水混合回流的废水后,其cod值降低,并再次经过缺氧池、好氧池,cod值再次降低,最后进入到mbr池中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清水池中。
14.当设备停止工作,mbr池需要排泥时,回流阀a、回流阀b关闭,排泥阀a和排泥阀b开启,mbr池中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a、排泥管道b排出到池外。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一、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增加了缓冲池,由于整个水处理设备体积小,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容量小,废水反应存在不充分的情况,在污水经过好氧池好氧处理后,进入到缓冲池中,之后由回流管道再次回到缺氧池中,通过回流后再次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cod值;
17.二、本实用新型回流泵除了起到废水回流的作用,还可起到mbr池的排泥作用,有效地减少了设备体积,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1.图中:1为调节池,11为调节池提升泵,2为缺氧池,21为隔板a,22为连通口,3为好氧池,31为隔板b,32为第一溢流口,4为缓冲池,41为回流口,42为回流管道a,43为回流管道b,44为回流阀a,45为回流阀b,46为隔板c,47为第二溢流口,5为mbr池,51为排泥口,52为排泥管道a,53为排泥管道b,54为排泥阀a,55为排泥阀b,56为mbr出水泵,6为清水池,7为回流泵,8为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23.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调节池1、缺氧池2、好氧池3、缓冲池4、mbr池5和清水池6,所述缓冲池4的下端设置有回流口41,所述回流口41通过回流管道a42与回流泵7相连接,所述回流泵7通过回流管道b43与所述缺氧池2相连接,所述回流管道a42上设置有回流阀a44,所述回流管道b43上设置有回流阀b45,所述mbr池5的下端设置有排泥口51,所述排泥口51通过排泥管道a52与所述回流泵7相连接,所述回流泵7的出口处还设置有排泥管道b53,所述排泥管道a52上设置有排泥阀a54,所述排泥管道b53上设置有排泥阀b55。
24.所述缺氧池2、好氧池3、缓冲池4和mbr池5设置于同一箱体8中,所述箱体8中竖直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箱体8内部分割成缺氧池2、好氧池3、缓冲池4和mbr池5,所述缺氧池中设置有第一填料区,所述好氧池中设置有第二填料区和曝气机,所述mbr池中设置有mbr膜。
25.所述缺氧池2和好氧池3之间为隔板a21,所述隔板a21的下部分设置有连通口22,所述缺氧池2和好氧池3通过连通口22相连通,所述好氧池3和缓冲池4之间为隔板b31,所述隔板b31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一溢流口32,所述缓冲池4和mbr池5之间为隔板c46,所述隔板c46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二溢流口47。
26.所述调节池1通过调节池提升泵11与所述缺氧池2相连接,所述mbr池5通过mbr出水泵56与所述清水池6相连接。
27.所述回流泵7采用转子泵。
28.所述第二溢流口47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口32。
29.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调节池(1)、缺氧池(2)、好氧池(3)、缓冲池(4)、mbr池(5)和清水池(6),所述缓冲池(4)的下端设置有回流口(41),所述回流口(41)通过回流管道a(42)与回流泵(7)相连接,所述回流泵(7)通过回流管道b(43)与所述缺氧池(2)相连接,所述回流管道a(42)上设置有回流阀a(44),所述回流管道b(43)上设置有回流阀b(45),所述mbr池(5)的下端设置有排泥口(51),所述排泥口(51)通过排泥管道a(52)与所述回流泵(7)相连接,所述回流泵(7)的出口处还设置有排泥管道b(53),所述排泥管道a(52)上设置有排泥阀a(54),所述排泥管道b(53)上设置有排泥阀b(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2)、好氧池(3)、缓冲池(4)和mbr池(5)设置于同一箱体(8)中,所述箱体(8)中竖直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箱体(8)内部分割成缺氧池(2)、好氧池(3)、缓冲池(4)和mbr池(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2)和好氧池(3)之间为隔板a(21),所述隔板a(21)的下部分设置有连通口(22),所述缺氧池(2)和好氧池(3)通过连通口(22)相连通,所述好氧池(3)和缓冲池(4)之间为隔板b(31),所述隔板b(31)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一溢流口(32),所述缓冲池(4)和mbr池(5)之间为隔板c(46),所述隔板c(46)的上部分设置有第二溢流口(4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调节池(1)通过调节池提升泵(11)与所述缺氧池(2)相连接,所述mbr池(5)通过mbr出水泵(56)与所述清水池(6)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7)采用转子泵。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口(47)高于所述第一溢流口(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缓冲池、MBR池和清水池,所述缓冲池的下端设置有回流口,所述回流口通过回流管道A与回流泵相连接,所述回流泵通过回流管道B与所述缺氧池相连接,所述回流管道A上设置有回流阀A,所述回流管道B上设置有回流阀B,所述MBR池的下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排泥管道A与所述回流泵相连接,所述回流泵的出口处还设置有排泥管道B,所述排泥管道A上设置有排泥阀A,所述排泥管道B上设置有排泥阀B,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增加了缓冲池,通过回流后再次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COD值。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COD值。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COD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利 李鑫 刘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金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