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6882发布日期:2022-04-07 07:4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在污水处理领域,mbr反应器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厌氧反应器与超滤装置直接串联,超滤装置采用的多为中空纤维膜或板式膜,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3.传统的污水处理为了加快废水与水解酸化淤泥的相互触碰效率通常会在废水处理箱的底部增加一根曝气管,使得二者的相对效率增加,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得在水解酸化反应中产生的沼气含量降低,甚至无法利用废水处理箱内部产生的沼气,为此,提出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内部一侧设有集气室,所述集气室的内部上方通过固定板固定设有膜生物反应组件,所述集气室的中部固定设有两组三相分离器,所述集气室的内部下方设有紊流组件;
7.所述紊流组件包括固定设于集气室底部的涡轮机壳和设于反应箱一侧的送风机,所述涡轮机壳的内部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均布设有五个碟式圆盘,五个所述碟式圆盘的中部均开设有三个弧形透气孔,所述涡轮机壳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三个出气孔,且出气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转轴位于集气室内部下方的一端固定设有多组搅拌杆;
8.所述紊流组件还包括设于反应箱上端一侧的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输入端与集气室相连通,所述集气管的输出端与送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送风机输出端通过连通管与涡轮机壳内部的螺旋收敛腔相连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对称设有两块金属除沫网。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多组所述搅拌杆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增,所述集气室的底部位于涡轮机壳的外侧还设有导料倾角。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膜生物反应组件的一端中部设有设有排水管,两组所述三相分离器呈交错设置。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反应箱位于集气室的上端还设有沼气排出管。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送风机的输入端还与氮气启动瓶相连通。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紊流组件能够有效的利用在水解酸化反应中产生的沼气,利用沼气将集气室底部的水解酸化淤泥冲散开来,同时还能使得废水形成湍流,进一步增大了废水与水解酸化淤泥的相对接触面积,在水解酸化反应的整个过程不会引入外界空气,能够有效的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加快了水解酸化反应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进程。
附图说明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紊流组件放置位置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紊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涡轮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1、反应箱;101、集气室;102、固定板;103沼气排出管;2、膜生物反应组件;3、三相分离器;4、紊流组件;401、涡轮机壳;402、转轴;403、碟式圆盘;404、搅拌杆;405、送风机;406、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8.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1,反应箱1的内部一侧设有集气室101,集气室101的内部上方通过固定板102固定设有膜生物反应组件2,集气室101的中部固定设有两组三相分离器3,集气室101的内部下方设有紊流组件4;
29.紊流组件4包括固定设于集气室101底部的涡轮机壳401和设于反应箱1一侧的送风机405,涡轮机壳401的内部转动设有转轴402,转轴402的中部均布设有五个碟式圆盘403,五个碟式圆盘403的中部均开设有三个弧形透气孔,涡轮机壳40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三个出气孔,且出气孔内设有单向阀,转轴402位于集气室101内部下方的一端固定设有多组搅拌杆404;
30.紊流组件4还包括设于反应箱1上端一侧的集气管406,集气管406的输入端与集气室101相连通,集气管406的输出端与送风机405的输入端相连通,送风机405输出端通过连通管与涡轮机壳401内部的螺旋收敛腔相连通。
31.进一步,固定板102的中部对称设有两块金属除沫网。
32.进一步,多组搅拌杆404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增,集气室101的底部位于涡轮机壳401的外侧还设有导料倾角。
33.进一步,膜生物反应组件2的一端中部设有设有排水管,两组三相分离器3呈交错设置。
34.进一步,反应箱1位于集气室101的上端还设有沼气排出管。
35.进一步,送风机405的输入端还与氮气启动瓶相连通。
36.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通入反应箱1内部的集气室101内,当废水液面到达指定液面后,启动送风机405,这时集气室101内产生的气体较小,打开氮气启动瓶,送风机405先通过连通管将氮气送往涡轮机壳401内,从而持续的向碟式圆盘403的边缘吹入工作气流,气流会由于流体粘度和气体在表面层的粘滞性而吸附在圆盘上,当气流速度放慢,同时给碟式圆盘403施加以能量,气体会作螺旋向心运动并从涡轮机壳401上端开设的排气口排出,气流在驱使碟式圆盘403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转轴402,从而进一步带动三组搅拌杆404转动,工作气流排出时会使得废水出现紊流现象,同时多组搅拌杆404的转动也会使得水解酸化淤泥散开,大大增加了废水与水解酸化淤泥的接触面积,当集气室101内的水解酸化反应开始工作时,集气室101内的沼气含量增加,这时工作气流慢慢都由沼气构成,若集气室101内的沼气压力过大时,多余的沼气便会通过沼气排出管103排出并收集使用,整个过程不会引入外界气体,从而给水解酸化反应提供一个无氧的环境。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的内部一侧设有集气室(101),所述集气室(101)的内部上方通过固定板(102)固定设有膜生物反应组件(2),所述集气室(101)的中部固定设有两组三相分离器(3),所述集气室(101)的内部下方设有紊流组件(4);所述紊流组件(4)包括固定设于集气室(101)底部的涡轮机壳(401)和设于反应箱(1)一侧的送风机(405),所述涡轮机壳(401)的内部转动设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02)的中部均布设有五个碟式圆盘(403),五个所述碟式圆盘(403)的中部均开设有三个弧形透气孔,所述涡轮机壳(40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三个出气孔,且出气孔内设有单向阀,所述转轴(402)位于集气室(101)内部下方的一端固定设有多组搅拌杆(404);所述紊流组件(4)还包括设于反应箱(1)上端一侧的集气管(406),所述集气管(406)的输入端与集气室(101)相连通,所述集气管(406)的输出端与送风机(405)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送风机(405)输出端通过连通管与涡轮机壳(401)内部的螺旋收敛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2)的中部对称设有两块金属除沫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搅拌杆(404)的长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增,所述集气室(101)的底部位于涡轮机壳(401)的外侧还设有导料倾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组件(2)的一端中部设有排水管,两组所述三相分离器(3)呈交错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位于集气室(101)的上端还设有沼气排出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405)的输入端还与氮气启动瓶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MBR厌氧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的内部一侧设有集气室,所述集气室的内部上方通过固定板固定设有膜生物反应组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紊流组件能够有效的利用在水解酸化反应中产生的沼气,利用沼气将集气室底部的水解酸化淤泥冲散开来,同时还能使得废水形成湍流,进一步增大了废水与水解酸化淤泥的相对接触面积,在水解酸化反应的整个过程不会引入外界空气,能够有效的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加快了水解酸化反应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进程。快了水解酸化反应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进程。快了水解酸化反应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进程。


技术研发人员:韩厚强 许丹 魏冬冬 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三江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