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5868发布日期:2022-08-24 09: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脂肪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在对污水处理时,通过沉淀法将污水中的除去污水中的污泥,继而通过雾化将污水进行雾化,使之与臭氧相接触混合,继而实现杀菌除臭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混合装置在对其进行混合时,仅仅进行简单的搅拌混合,容易造成混合腔内局部臭氧较多,其余部分臭氧较少,造成臭氧与蒸汽混合效果较差,不仅造成臭氧的浪费,而且影响污水净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混合装置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包括支撑腔,支撑腔上设有混合腔,混合腔上设有混合结构;所述支撑腔上设有与混合腔相对应的进汽结构,支撑腔上还设有与进汽结构相对应的臭氧结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与混合腔转动连接的主轴,主轴上固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连接轴,连接轴上均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混合腔内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连接轴上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另一端设有与导向滑槽相配合的牵引块。
5.进一步地,所述进汽结构包括与支撑腔固接的进汽管,进汽管上连接有环形设置的分汽管;所述分汽管上均布有多个设于混合腔内的出汽管,出汽管上均布有出汽口。
6.进一步地,所述臭氧结构包括设于支撑腔内的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一端连接有进气管,臭氧发生器另一端连接有与混合腔底部相连通的出气管。
7.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腔内设有与出气管相对应的均分筒,均分筒上均布有穿孔,混合腔内设有与均分筒相连接的支撑架。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包括与混合腔固接的固定柱,固定柱上连接有下支撑块,下支撑块上滑动连接有上支撑块,导向滑槽设于上支撑块上。
9.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块上连接有与下支撑块滑动连接的支撑柱,下支撑块上设有与上支撑块相配合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于支撑柱上。
1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腔上设有排水管,混合腔上还设有与主轴相连接的电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机通过主轴、转动块、连接轴带动搅拌桨对蒸汽与臭氧进行混合,另外在搅拌桨进行搅拌时,在连接杆、牵引杆、牵引块与导向滑槽的作用下带动搅
拌桨往复的摆动,能够有效的促进臭氧与蒸汽的混合。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支撑腔,2、进气管,3、排水管,4、混合腔,5、电机,6、进汽管,7、分汽管,8、臭氧发生器,9、出汽管,10、支撑架,11、混合结构,12、均分筒,13、固定柱,14、下支撑块,15、导向滑槽,16、上支撑块,17、搅拌桨,18、牵引杆,19、转动块,2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腔1,支撑腔1上设有混合腔4,混合腔4上设有排水管3,混合腔4上设有混合结构11;所述支撑腔1上设有与混合腔4相对应的进汽结构,进汽结构与雾化塔相连接,雾化塔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支撑腔1上还设有与进汽结构相对应的臭氧结构;通过混合结构11对蒸汽及臭氧进行充分的混合,实现对污水的杀菌除臭。
18.所述混合结构11包括与混合腔4固接的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主轴上固接有转动块19;所述转动块19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连接轴,连接轴上均连接有搅拌桨17;所述混合腔4内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导向滑槽15;所述连接轴上固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18,牵引杆18另一端设有与导向滑槽15相配合的牵引块;电机5通过主轴、转动块19、连接轴带动搅拌桨17对蒸汽与臭氧进行混合,另外在搅拌桨17进行搅拌时,在连接杆20、牵引杆18、牵引块与导向滑槽15的作用下带动搅拌桨17往复的摆动,能够有效的促进臭氧与蒸汽的混合。
19.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进汽结构包括与支撑腔1固接的进汽管6,进汽管6上连接有环形设置的分汽管7;所述分汽管7上均布有多个设于混合腔4内的出汽管9,出汽管9上均布有出汽口;通过分汽管7、出汽管9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促进蒸汽均布于混合腔4内,提高本申请的混合效果。
2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臭氧结构包括设于支撑腔1内的臭氧发生器8,臭氧发生器8一端连接有进气管2,臭氧发生器8另一端连接有与混合腔4底部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混合腔4内设有与出气管相对应的均分筒12,均分筒12上均布有穿孔,混合腔4内设有与均分筒12相连接的支撑架10;通过均分筒12对臭氧进行导向,使臭氧均匀分布于混合腔4的上下层,提高本申请混合的效果。
21.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块包括与混合腔4固接的固定柱13,固定柱13上连接有下支撑块14,下支撑块14上滑动连接有上支撑块16,导向滑槽15设于上支撑块16上;所述上支撑块16上连接有与下支撑块14滑动连接的支撑柱,下支撑块14上设有与上支撑块16相配合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于支撑柱上;通过缓冲弹簧、支撑柱对上支撑块16进行导向,提高本申请的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2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雾化塔内的蒸汽通过进汽管6源源不断的进入分汽管7内,
分汽管7通过出汽管9上的出汽口将蒸汽源源不断的输送至混合腔4内;与此同时,臭氧发生器8源源不断的将臭氧通过出汽管9输送至混合腔4内,通过均分筒12对臭氧进行导向,使臭氧均匀分布于混合腔4的上下层,提高本申请混合的效果。
24.电机5动作,电机5通过主轴、转动块19、连接轴带动搅拌桨17对蒸汽与臭氧进行混合,另外在搅拌桨17进行搅拌时,在连接杆20、牵引杆18、牵引块与导向滑槽15的作用下带动搅拌桨17往复的摆动,能够有效的促进臭氧与蒸汽的混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腔(1),支撑腔(1)上设有混合腔(4),混合腔(4)上设有混合结构(11);所述支撑腔(1)上设有与混合腔(4)相对应的进汽结构,支撑腔(1)上还设有与进汽结构相对应的臭氧结构;所述混合结构(11)包括与混合腔(4)转动连接的主轴,主轴上固接有转动块(19);所述转动块(19)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连接轴,连接轴上均连接有搅拌桨(17);所述混合腔(4)内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导向滑槽(15);所述连接轴上固接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18),牵引杆(18)另一端设有与导向滑槽(15)相配合的牵引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结构包括与支撑腔(1)固接的进汽管(6),进汽管(6)上连接有环形设置的分汽管(7);所述分汽管(7)上均布有多个设于混合腔(4)内的出汽管(9),出汽管(9)上均布有出汽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结构包括设于支撑腔(1)内的臭氧发生器(8),臭氧发生器(8)一端连接有进气管(2),臭氧发生器(8)另一端连接有与混合腔(4)底部相连通的出气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4)内设有与出气管相对应的均分筒(12),均分筒(12)上均布有穿孔,混合腔(4)内设有与均分筒(12)相连接的支撑架(1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与混合腔(4)固接的固定柱(13),固定柱(13)上连接有下支撑块(14),下支撑块(14)上滑动连接有上支撑块(16),导向滑槽(15)设于上支撑块(16)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块(16)上连接有与下支撑块(14)滑动连接的支撑柱,下支撑块(14)上设有与上支撑块(16)相配合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套设于支撑柱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4)上设有排水管(3),混合腔(4)上还设有与主轴相连接的电机(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雾化混合装置,包括支撑腔,支撑腔上设有混合腔,混合腔上设有混合结构;所述支撑腔上设有与混合腔相对应的进汽结构,支撑腔上还设有与进汽结构相对应的臭氧结构;所述混合结构包括与混合腔转动连接的主轴,主轴上固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转动连接有一对对称设置的连接轴,连接轴上均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混合腔内固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连接轴上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另一端设有与导向滑槽相配合的牵引块;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混合装置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混合装置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混合装置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戎阳 戎建华 谢乃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万得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