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1404发布日期:2022-08-31 02:1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治理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水体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具有调节温度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健康的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水违法乱排等污染现象日益严重,逐渐超出了水体环境的承载限度。外源、内源双重污染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远远超出水环境容量,导致水质不断恶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透明度大幅下降;硫化物、氨氮、磷等污染物浓度升高,导致许多正常水体形成黑臭现象。健康水体的黑臭化对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逐步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一大环境问题。
3.现有技术中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一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环境调水、机械除藻、底泥疏浚等手段对污水进行治理;物理方法操作简单,但修复过程往往工程量大,成本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常常作为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化学法是通过一些专业药剂对污水进行混凝沉降、杀菌除藻、除cod以及通过高级氧化等技术对污水进行治理;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动植物分解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来实现水体治理的,具有适应性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优势。
4.申请人检索的背景技术包括:
5.公开号为cn216472756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两个浮艇和连接在两个所述浮艇之间的过滤箱体,还包括曝气机构、填料仓和框架,所述曝气机构固定在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还向上延伸固定有多根限位杆,所述填料仓可滑动插设在多根所述限位杆之间,且所述填料仓内放置有纳米生物填料,所述填料仓的上端还固定有多根支撑杆,所述框架可滑动插设在多根所述限位杆之间,且所述框架的下端抵靠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框架内间隔固定有多根安装杆,每根所述安装杆的下端连接有多根间隔分布的挂绳,每根所述挂绳上设置有多个微生物填料单元。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曝气机构单一,仅采用曝气风机,通过管路连接的曝气盘曝气,使空气充入到水体中,水与空气的接触只是在水体内,气水接触时间短,水体的循环不够充分,会使水体中含氧量低,对黑臭现象的处理效率低,周期长;二是上述现有技术对于水体的整体净化效果差,对水体中含有的n、p等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无机污染物无净化作用,无法去除这类污染物。
6.申请人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显著提升水
体循环,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
8.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9.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两侧装配有浮筒的箱体,箱体底部为透水结构,箱体内部设有内装微生物球的生物球格栅箱,曝气管道的曝气端设于箱体底部与生物球格栅箱之间;箱体底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水泵、出水管连通喷头,生物球格栅箱内设有花盆,水生植物选用挺水植物且栽设于花盆中;微生物球由内容厌氧微生物的球体致密部,位于球体致密部外侧且内容好氧微生物的球体疏松部组成。
1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造是:
11.为便于设备的安装,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水泵选用潜水泵。
12.为便于实现水体循环,同时利于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箱体底部采用格栅底板,箱体侧壁的侧板通过连接件与浮筒连接。
13.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吸收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更为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水生植物选用水生菖蒲。
14.为便于模块化的选用及快速装配,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曝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曝气机连接。
15.为便于实现零部件的定位,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箱体底部通过支撑架对进水管、曝气管道以及生物球格栅箱实现定位或支撑。
16.为便于实现设备的供电,同时便于能源供给,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水泵、曝气机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由太阳能板供电。
17.为便于零部件的装配,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太阳能板、蓄电池、曝气机设置于浮筒上。
18.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采用曝气管道、曝气机的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设备曝气程度;通过采用进水管、出水管、水泵、喷头的结构设计,一是增加了水体与空气的接触,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提高好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进而大幅度解决了黑臭问题;二是也可以美化水体的整体环境。
20.2、采用生物球格栅箱内种植水生植物,一是水生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含有n、p的有机污染物;二是也可以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无机污染物;三是有效增加景观效果。
21.3、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板发电与蓄电池储能相结合的方式为整体设备提供电力,无需外围供电,能源清洁,低碳环保。
22.4、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黑臭水体的水量、污染程度来灵活调整设备的用量。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微生物球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26.1、浮筒;2、连接件;3、侧板;4、格栅底板;5、支撑架;6、生物球格栅箱;7、太阳能板;
8、蓄电池;9、曝气机;10、曝气管道;11、空气气泡;12、微生物球;12a、球体疏松部;12b、球体致密部;13、进水管;14、水泵;15、出水管;16、喷头;17、花盆;18、水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27.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依据说明书所做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两侧装配有浮筒1的箱体,箱体底部为透水结构,箱体内部设有内装微生物球12的生物球格栅箱6,曝气管道10的曝气端设于箱体底部与生物球格栅箱6之间;箱体底部设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通过水泵14、出水管15连通喷头16,生物球格栅箱6内设有花盆17,水生植物18选用挺水植物且栽设于花盆17中;微生物球12由内容厌氧微生物的球体致密部12b,位于球体致密部12b外侧且内容好氧微生物的球体疏松部12a组成。
29.所述的水泵14选用潜水泵。
30.所述的箱体底部采用格栅底板4,箱体侧壁的侧板3通过连接件2与浮筒1连接。
31.所述的水生植物18选用水生菖蒲。
32.所述的曝气管道10的进气端与曝气机9连接。
33.箱体底部通过支撑架5对进水管13、曝气管道10以及生物球格栅箱6实现定位或支撑。
34.水泵14、曝气机9与蓄电池8电连接,蓄电池8由太阳能板7供电。
35.所述的太阳能板7、蓄电池8、曝气机9设置于浮筒1上。


技术特征:
1.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两侧装配有浮筒(1)的箱体,箱体底部为透水结构,箱体内部设有内装微生物球(12)的生物球格栅箱(6),曝气管道(10)的曝气端设于箱体底部与生物球格栅箱(6)之间;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设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通过水泵(14)、出水管(15)连通喷头(16),生物球格栅箱(6)内设有花盆(17),水生植物(18)选用挺水植物且栽设于花盆(17)中;微生物球(12)由内容厌氧微生物的球体致密部(12b)、位于球体致密部(12b)外侧且内容好氧微生物的球体疏松部(12a)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14)选用潜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底部采用格栅底板(4),箱体侧壁的侧板(3)通过连接件(2)与浮筒(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物(18)选用水生菖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道(10)的进气端与曝气机(9)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通过支撑架(5)对进水管(13)、曝气管道(10)以及生物球格栅箱(6)实现定位或支撑。7.根据权利要求1、2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14)、曝气机(9)与蓄电池(8)电连接,蓄电池(8)由太阳能板(7)供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板(7)、蓄电池(8)、曝气机(9)设置于浮筒(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治理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模块化黑臭水体治理装置。包括两侧装配有浮筒的箱体,箱体底部为透水结构,箱体内部设有内装微生物球的生物球格栅箱,曝气管道的曝气端设于箱体底部与生物球格栅箱之间;箱体底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水泵、出水管连通喷头,生物球格栅箱内设有花盆,水生植物选用挺水植物且栽设于花盆中;微生物球由内容厌氧微生物的球体致密部,位于球体致密部外侧且内容好氧微生物的球体疏松部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处理机构单一、水体与空气接触时间短,处理周期长,易产生黑臭现象的问题。具有水体与空气接触时间长,溶氧效果好,快速解决黑臭现象,景观效果好等优点。景观效果好等优点。景观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亚 栗勇田 赵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天大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5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