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过水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865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紫外过水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紫外光管照射,对水进行消毒处理的紫外过水消毒器。
目前已有的过水(海水、饮用水、原料水)消毒设备均采用一次辐射无反射式过水腔体,紫外光利用率较低,如果单纯加大腔体直径,降低流速,延长照射时间,无法解决流速不均和照射时间不等的问题,所以要加大过水量,只能靠增大紫外光源及腔体来实现,这样必然会增加设备的生产成本及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往复式单一光源全反射的紫外过水消毒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光辐射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在过水腔体内设有可使水流分层往复流动的同心石英玻璃水套(6)(7)(13),水套(6)的两端分别与腔体上下端盖(8)(3)封闭固定为一体;水套(7)的上端与腔体上端盖(8)同心封闭固定为一体,水套(7)的下端与腔体下端盖(3)之间呈开放状;水套(13)的下端与腔体下端盖(3)同心封闭固定为一体,水套(13)的上端与腔体上端盖(8)之间呈开放状。紫外光管位于整个腔体的中心位置,水套(6)外壁镀膜为真空镀铝膜,在水套(6)与保护外罩(4)之间填充石英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6)(7)(13)为石英玻璃水套,(8)(3)是腔体的上下端盖,(4)是保护外罩,(12)是紫外光管。水套(13)的下端与腔体下端盖(3)同心封闭固定为一体,其上端与腔体上端盖(8)之间呈开放状,进水管(1)与水套(13)相通,形成中心水道;水套(7)的上端与腔体上端盖(8)同心封闭固定为一体,其下端与腔体下端盖(3)之间呈开放状,形成第二水道;水套(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腔体上下端盖(8)(3)封闭固定为一体,出水管(11)与水套(6)相通形成第三水道。紫外光管(12)位于整个腔体的中心位置,水套(6)(7)(13)可用对紫外光损耗最小的石英玻璃制成,在水套(6)的外表采用镀膜技术蒸铝(金属铝对紫外光的反射效率最高),并涂敷保护层,使到达外层表面的紫外光全部返回,并在腔体内形成多次反射,增加腔体内的光辐射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紫外光的利用率。为保护石英玻璃水套,在水套(6)的外层加一保护外罩(4),保护罩(4)与水套(6)的间距以2~3厘米为宜,中间填充石英砂(5),以抵消水压对水套的膨胀力,法兰盘(2)(9)及螺栓(10)用于加强过水腔体的轴向受力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参照
图1,水流从进水口(1)进入水套(13)即中心水道,进行第一次紫外光辐射,水流上行到腔体上端盖(8)受阻后向下翻转进入水套(7)即第二水道,开始进行第二次光辐射,水流下行到腔体下端盖(3)受阻后向上翻转进入水套(6)即第三水道,进行第三次光辐射,水流在进行了三次光辐射后,从腔体上方的出水口(11)流出,完成了水的整个消毒过程,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一光源,往复式多次紫外光辐射,并在最外层水套外壁增加镀铝膜层,在相同功耗下,过水量可比一次辐射无反射式腔体的紫外过水消毒器提高了3~4倍,具有耗能低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泛,可对各种饮料厂、酿造厂的原料水进行消毒,也可对学校、企事业单位、各公共场所及家庭的饮用水消毒后直接饮用,还可对海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海水养殖的水质要求。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应用场合,做成大小不同的规格。
权利要求1.一种由紫外光管、过水腔体、保护外罩等组成的紫外过水消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水腔体是由可使水流分层往复流动的同心设置的石英玻璃水套(6)(7)(13)组成,在水套(6)的外壁上设有真空镀铝膜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过水消毒器,其特征是水套(6)的两端分别与腔体上下端盖(8)(3)封闭固定为一体;水套(7)的上端与腔体上端盖(8)同心封闭固定为一体,水套(7)的下端与腔体下端盖(3)之间呈开放状;水套(13)的下端与腔体的下端盖(3)同心并封闭固定为一体,水套(13)的上端与腔体上端盖(8)之间呈开放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过水消毒器,其特征是在水套(6)与保护外罩(4)之间填充石英砂(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对原料水、饮用水及养殖用海水消毒的紫外过水消毒器。其特点是过水腔体由三个同心设置并能使水流往复流动的石英玻璃水套组成,紫外光管位于腔体中心位置,水流依次进入由内向外的三个水套,分层往复流动进行三次光辐射后流出。由于采用单一光源往复式多次紫外光辐射,并在最外层水套外壁增加镀铝膜层,在相同功耗下,过水量比一次辐射无反射式腔体的紫外消毒器提高3~4倍,具有耗能低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C02F1/32GK2256876SQ9622809
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14日
发明者杨昕, 旗芳 申请人:杨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