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采暖水的防盗放方法

文档序号:488996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采暖水的防盗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决热水锅炉水暖系统中,需要缓蚀阻垢处理之软化水,同该水被采暖用户私自盗放之矛盾的方法。
锅炉摄取的自来水中含氧、氯、Ca2+、Mg2+、Fe3+等成份的硬水,理应进行炉前、炉内的软化处理,以减少锅体等的电化学腐蚀和CaCO3、MgCO3等沉积结成的硬垢,从而达到缓蚀阻垢的目的。但在现实社会中,尤其没有专供清洁洗浴用水设施的采暖用户,盗放采暖热水用于清洁的采暖用户,盗放采暖热水用于洁浴等的很普遍。这一盗放和软化锅炉用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司炉部门,使他们对缓蚀阻垢这一比较常识性的保养锅炉措施无法正常进行。偶尔检查发现盗放水的水笼头,也不过是没收处罚而已,制止不住,处于无奈。部分司炉部门往锅炉内加人大量的废液等污物,这些“土办法”虽然能够短期内抑制一部分用户的行为,但这些成份有的不溶于水,有的对锅炉有腐蚀性,他们最终是挥发或粘附于某些死角处,不利于热交换,对锅炉本身无保养作用,很不科学。
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亦未检索到解决此问题的先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使它既能实现锅炉采暖水的缓蚀阻垢处理,又能有效地阻止采暖用户盗放水行为的发生,进而实现锅炉运行、保养的良性循环。
为达此目的,我们采取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即在原采暖水加缓蚀阻垢剂的同时,再加一些使水体现出“又脏又臭”的感观效果的成份。从而使“用户”盗放出的水是“又脏又臭的污水”,而不是经锅炉内加热,已把大部分自来水中Ca(HCO3)2、Mg(HCO3)2等分解沉积出去的软水,※盗放行为就能制止了。
与缓蚀阻垢剂一样,再加的显色剂,异味剂等成份,必须满足普通低压热水锅炉额定工作条件(温度<150℃,压力<1.0MPa)下,各成份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以此为前提条件选择以下物质1、显色剂原则上讲,凡各种能满足此条件下,同其它成份不发生不良反应的,深色的,可溶、可乳化,以及比重与水相差不太大,经助悬能以微粒形态,较稳定的分散在水相中的不溶物质,都可以使用。但选择对棉、麻、毛等纤维素、蛋白质类成份有较强亲核力的着色剂,尤其直接染料,※比如用含量>50mg/l的直接黑染料,可使“用户”被染后难于皂洗掉,只是此者成本较高;而选用在2-3倍量的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助悬分散后的炭黑,尤其是Φ9~37nm,γ1.8~2.1g/CM3的色素炭黑,※其含量>2mg/l就已明显可见其暗色效应,此者成本较低,而且它在水中分散悬浮的炭黑颗粒,还可以吸附新生成的CaCO3、MgCO3等沉积,兼而起着阻垢作用,只是此者染色能力差,易于漂洗掉。
2、异味剂选择沸点、溶解度适中、毒性低,在使用浓度下绝对安全,气味令人讨厌,敏感的物质,如硫醇、氨等。其中以乙硫醇※最为优选,特点是空气中含量10-11g/l,即可被嗅觉到其恶臭味,毒性也很低,它的35℃低沸点,微溶于水的性质(其溶解度各文献中不太一至),使得它较其它成份用量少得多,既使在水中0.1mg/l的浓度也能明显嗅到其散发的恶臭味。它在空气中就可被很容易的氧化掉,最终产物为无毒无味的乙基磺酸盐,这更有利于环保。但也因此,即使在锅炉水暖系统密闭环境中,水中的少量氧、氯及Fe3+、Cu2+等氧化剂也能把它的0.1~1mg/l之使用浓度很快氧化掉,因此必须在水体中补充其消耗之量。又因其敏感的恶臭味,此剂不能象其它成份那样先加到补给水箱中,然后再用上水泵加到锅炉内,而应直接加到密闭的锅炉水体中。否则水箱中逸出和残留的恶臭味,将使司炉人员无法接受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
乙硫醇的补充应采用“缓释技术”,即把乙硫醇盐预先放到带有微孔的容器中,把该容器放到锅炉水体之中,或使容器之微孔部分与水体相接,让水能够自由通过微孔进入容器内,并和乙硫醇发生水解反应(PKa=10.5),生成的乙硫醇又通过微孔进入水体之中,以此保证水中的乙硫醇浓度平衡。
3、抗氧剂因自来水中含氧气、氯气、Fe3+、Cu2+等氧化剂,它们既对水暖系统有腐蚀性,又对药剂成份有氧化性,必须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消耗之。从用乙硫醇作异味剂的角度,使用以下成份构成的复合物为优选。其原理见以下反应式※经理论和实际综合结果,在水体中乙硫醇含量为0.5~1mg/l,Na2S为1~2mg/l,Na2SO3为20~40mg/l,效果最佳。
4、缓蚀阻垢剂这些成份作为水处理剂使用早已应用,不属于本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的范畴。按功能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螫合剂能把水中的Ca2+、Mg2+、Fe2+、Cu2+、Zn2+、Al3+等离子络合成可溶性盐,使其不能生成沉淀物而达到阻垢甚至除垢的目的。过去常用廉价的聚磷酸盐,它因可缓慢水解,作用时间较短;现发展趋势的羟、胺基膦酸盐,羟、胺基羧酸盐等,都是稳定高效的络合剂,但成本较高。而二者合用其效价比良好。※(2)分散剂用于吸附水中不溶性微粒,起着胶体稳定剂的作用,从而达到既使沉淀物生成,也不能形成密实坚固的水垢。原则上讲在水体条件下能够保证化学性质基本稳定,溶于水、乳化于水,或悬浮分散于水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或微粒等都可以使用。如天然的烤胶、树脂、木质素盐,以及人工合成的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酰胺等,其效价都很好。前述的炭黑,尤其色素炭黑,亦可起到兼顾此效的双重作用,而且上述可溶的高分子化合物等又可对本炭黑微粒起助悬作用,二者合用起着互相促进之功效。
(3)缓蚀剂;※这类成份其用量都很少,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微克/升级,但可明显起到金属腐蚀的抑制作用。它们是靠吸附于裸露部位的金属表面,形成疏水保护膜,起抑制或阻断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反应。一般的带有较强极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都有此作用。但某些基团对某些金属的吸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如R-COOH对钢铁;胺类和含S、N的杂环化合物对于铜及其合金,如较常用的苯并噻唑、苯并三氮唑等,使用量不大就对于水泵、阀门等设备起到明显的缓蚀增效作用。
把上述显色剂、异味剂、抗氧剂及缓蚀阻垢剂的各个组份加到普通低压热水锅炉的循环水中,既可因其“又脏又臭”的特点,使“用户”不敢盗放其采暖用水。同时又因无人放水,也就保留住了水位和水中的保养锅炉的有效成份,也就达到了少补生水、凉水、少结垢,进而提高了热效率,节省了煤,也就减轻了司炉工的劳动强度。如此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了越盗放、越补生水、凉水、越腐蚀结垢、越费煤、越累之恶性循环和用那些“土办法”之不科学的低效行为的发生。
以下用几个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之例1经对比实验结果,直接黑染料在水中浓度大于30mg/l,即已明显黑暗透明色液。把白布条、毛线、厚纸分别浸放于室温的50mg/l溶液中30分钟和100mg/l溶液10分钟后,取出,都被染上浅灰色,且此灰色用肥皂洗涤皆不退色。
例2取封腊炭黑50mg,苯甲醇1ml,二甘醇1ml,乙醇8ml,共放于乳钵中研磨约半小时,然后又取0.5%的聚乙烯醇液40ml混匀至总量50ml,然后取其2ml加入500ml水的点滴瓶中混匀,其灰墨色黑度与例1之30mg/l的直接黑液相近。此浊液含炭黑量为4mg/l。
例3取长龙牌墨汁(长春市长龙文化用品厂提供,是以色素炭黑加聚乙酸乙烯酯、甘油、混合醇等成份组成的)4滴约0.2ml加入500ml水的点滴瓶中,混匀后,其灰墨色黑色度与实例2相近。
例4取长龙牌墨汁20滴加水至500ml,以仿100mg/l的直接黑含量之黑色度(实际上比100mg/l的直接黑液黑暗,此时已不透明了)用同样的白布、毛线、厚纸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一涮就无墨迹了,说明炭黑极小或无染色活性。
例5用容积为23升的钢瓶改制成的电热自动控压装置。分别取1%的直接黑原液100ml和含量为0.1mg/l的Na2S、1mg/l的Na2S2O3、20mg/l的Na2SO3混合液30ml加入钢瓶中的20升水中,混匀后静放1小时。再取0.033%的乙硫醇NaOH乙醇液30ml,加入其中混匀。然后从中取出一满口点滴瓶约560ml,留做对比。之后,把钢瓶密封加热升温升压,在升至0.40MPa,并把压力控制在0.35~0.40MPa之间范围内维持12小时后,撤电降温降压,最后开盖取样560ml一满瓶,并与前留样的560ml者对比,其二者色度无明显区别,而后者已无乙硫醇的浓臭味可闻,说明乙硫醇已全部被氧化成乙基磺酸盐了,而不是轻度氧化成C2H5SS-C2H5,因此者仍有强烈的恶臭味,且更不易溶于水。
例6取容积为2L的塑料桶,先加自来水1L,再分别加入①、浓度为0.1mg/l的Na2S,1mg/lNa2S2O3,20mg/l的Na2SO3混合液2.5ml;②、1%的直接黑原液12.25ml;③、0.25%植酸液20ml;④、0.7%的EDTA(NH4)4液20ml;⑤、0.5%聚乙烯醇液10ml;⑥、0.5%明胶液15ml;⑦、0.5%阿拉伯树胶液10ml;⑧、0.001%苯并三氮唑液5ml。
然后再加水1升混匀,静放3小时后,取0.033%(0.33mg/ml)的乙硫醇NaOH乙醇液3ml,用移液管插入底部吹入,并加水至满瓶口,加盖拧紧。本液直接黑含量为50mg/l,乙硫醇含量为0.5mg/l。本液放置,并间断观察7个月以上,每次开盖都有浓郁的臭味,而黑色却随着时间逐渐变浅,是因底部黑褐色沉淀,加热剧晃后颜色又加深,为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等聚胶吸附所至。
例7本锅炉实验,是我利用本药厂的一台专供住宅,附带提取车间采暖用的小型热水锅炉的非职务性实验;是仅有锅炉班长及一住户同事二人协助情况下,保密性私自实验。又因无法取得该炉操作承包人——司炉工的配合,比如原计划的5天一取样改为10天;加补药在水箱中的反混,尤其是起炉后第二天司炉工把从化验室等地收集来的,成份复杂的一桶约40多公斤废药液倒入水箱中,以及该司炉工往水箱中加水,我曾多次碰上水满外逸现象,和该炉管路地下部分早就怀疑漏水,因施工时没建造成能进入的地沟子,不易解决,和循环泵及其它地方的跑冒滴漏等等原因的存在。后期的采样测定,还原剂实测耗碘值比按投药量计算的理论值小很多。但因本实验的目的,是水中乙硫醇臭味效果和缓释效果,耗碘值只是反应水中抗氧剂水平的参考值,所以它对实验目的和总体效果无本质上的影响。可以肯定,凭此实验结果,足以支持本防盗放方法的可行性。
本实验设备为QXH-120-7/95型热水采暖锅炉,额定出水温度95℃,实际补水压力0.3~0.4MPa,供热居民30户,外加一个提取车间小楼。整个水暖系统计算容水量为18吨,以20吨为总水量计算各成份的加入量,具体如下(一)准备阶段,本实验把各成份按性质分成几组A组份分别取Na2S2O3·5H2O500g、Na2S·9H2O100g、无水Na2SO31000g(说明因此是起炉加药,是加在全新的自来水中,其含大量的氧气、氯气、Fe3+、Cu2+等氧化性较强,根据反应式,可知,在炉前设备——补水箱中加Na2S2O3可以节省Na2SO3在锅内的消耗和用量)。
B组份取乙硫醇的NaOH乙醇液150ml,其中含乙硫醇25g,加饱合Na2S液150ml,加约250ml浓氨水至满口,拧紧瓶盖。
C组份此为“缓释技术”部分,参图1称取KOH片70g加于容量为100ml的“娃哈哈果奶”瓶(6)内,然后在冷水盆中边冷却边加入乙硫醇70ml,最终反应成雪冻样乙硫醇钾盐(5)。再把一张剪圆又径向剪口的PVC塑料薄片(4)卷送瓶中并展盖其上,为防(4)遮盖不完整,又剪盖一张涂塑厚纸片(3)。之后又用0.5%的聚乙烯醇液拌合的1∶1细沙与425号水泥浆,填满至瓶口之上,而制成的微孔缓释瓶塞(2)。再用棉布(9)把瓶全部包扎缠紧,之后用Φ1.2mm的铁丝(1)绕瓶颈拧紧,并留余量铁丝,以便固定锅炉某处时备用。
用水泥沙浆作瓶口塞的目的,是考虑到它的多微孔结构之渗水性,加入聚乙烯醇的目的是考虑到,聚乙烯醇只有在70℃以上时才能缓慢溶解于水,这样有利于只有在加入锅炉水中,只在起炉升温到70℃以上的运行状态下才能使水泥塞(2),成为“缓释技术”的微孔部位渗入水去,生成的乙硫醇再通过微孔进到水体中,而达到“缓释”目的。用Φ40mm的“娃哈哈果瓶”是因为当时时间紧,没有及时的找到更好、更适合于安全阀座Φ50mm内径的玻璃或其它容器,固而用之。外包几层棉布是因为棉布本身的吸透水性、耐、隔热性及在锅水中理化性质较稳定,对瓶体、瓶塞起保护作用。使瓶体既使在热水中软化也不发生大的变形,不溃破。我事先曾用压力锅把该瓶热压煮了半个多小时后仍保持原型不变。
(二)投放阶段,见图2准备好后,在11月20日本单位起炉的前一天(19日),在锅炉班长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操作①、首先把500gNa2S2O3·5H2O倒入水箱中,给水箱加满水,再把此Na2S2O3溶液泵到锅内一部分。
②、然后,从卸下安全阀的阀座(8)口处,把Na2SO31000g、Na2S·9H2O100g倒入锅内。之后,再把B组份瓶内物全部倒入,并用少量清水冲涮B瓶后再倒入,以便B液全部流入下部的Na2S2O3溶液中。
③、再把C组份的“缓释瓶”(6),慢慢从阀座口伸入到锅炉的上集箱中,至平稳为止。然后把上部留余的铁丝(1)盘卷并卡放在阀口内的卡沟(7)处,以备日后取出时之用。完后,在二人紧密配合情况下,给锅炉上水,当阀口刚刚出现水的瞬间停泵。最后,把安全阀重新上好,加药完毕。
(三)取样观察及测定阶段以下取样,皆从提取小二楼回水管路上接出的Φ20阀门中接放的水样。
11月1日取样,打开水阀放水,即可见,冒着热汽之水带着一股浓烈的臭蛋样臭气扑鼻,用250ml点滴瓶各接取2满瓶。静放一液之后,分别检测以下指标①、观察样液外观;②、开瓶盖和滴定时嗅其气味(注C2H5SSC2H5不溶于水,但仍为恶臭味);③、用5.5~9.0精密PH值试纸测PH值;④、取上清液20ml,加于锥形瓶中,加1%淀粉4滴,用5×10-4mol/l碘标准液滴定,在无色刚显蓝色时,为其终点,所耗碘液体积平均数V,为样液还原剂成份含量的参考指标;⑤、同地取自来水煮沸过后,作空白对照实验。
为节省篇幅,此把10月20日为加药起炉日算,每隔10日取样一次,为时1个月的取样检测结果汇于下表
11月21日,因一楼住户管路漏水来找,其中一段话“你们往里加的什么东西,那股臭味闻着都让人恶心,……”,也很说明问题。后因该漏水是铁管本身腐蚀漏水,需要更换新管,而由司炉工放掉了全部水暖水。
11月25日,再放水取样,水清极微黄,仍有微臭味,但明显小多了,测PH为6.5,滴定耗碘V=0.51ml。
例8本实例是在例7过程中构思完善的。
11月26日,取长龙牌墨汁20瓶(总量500ml×20=10L)加入水箱中。
11月28日,上午取Na2S2O3·5H2O500g,Na2S·9H2O100g,Na2SO31000g加于水箱中。并从水箱中取样,又在原取样阀处取样,二者对比,前者比后者墨色度明显为深,而后者与500ml水中滴加6滴墨色相近。
同日晚在二楼一朋友家中,在水平走向的管路三通上接出的阀门(20)上安装了乙硫醇的“热放——缓释瓶”。其连接及结构如下(一)乙硫醇的“热放——缓释瓶”的制作,见图3
①、首先在Φ20mm的短丝(12)一头用纸(10)包扎紧后,在电炉子上烤一会,使其达约80℃左右,把熔化的市售石腊(熔点在55~66℃,经实验,把石腊放到水中,给水加热升温,在水温58℃左右时,石腊表面熔化,并象油珠一样浮于水面)。从短丝(12)的另一端口倒入,使其在纸上形成厚约1cm的腊液柱,并缓慢冷却成“石腊塞(11)”。再把Φ40×20的变径管箍(14)与该短丝(12)的无腊端密封拧紧。此即成“热放室(13)”。
②、把布满纵向微孔的榆木杆,削成与Φ40短丝(16)内径相适应的圆柱,并横截成厚度1cm的“微孔隔(15)”,并把它慢慢推入该短丝约1cm左右的距离。之后再把它的另一端同另一个Φ40×20的管箍(18)密封拧到一起,此即成“缓释室(17)”。
③、把已用100gKOH加100ml乙硫醇预制成的雪冻样乙硫醇钾盐,取其50g放于“热放室(13)”中,取剩下的约130g放于“缓释室(17)”内,又用约30g的Na2S·9H2O填满后,把死堵(19)与管箍(18)密封拧紧。
④、最后,把“热放室(13)”的管箍(14)与“缓释室(17)”的短丝(16),对接密封拧紧为一体,至此,“热放——缓释瓶”制作完毕。
本“热放——缓释瓶”的工作原理是在水暖水温超过60℃时,“石腊塞(11)”便开始并很快熔化,使水进入“热放室(13)”中,并马上与乙硫醇钾接触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乙硫醇进入水暖水中。“热放室(13)”内的乙硫醇钾很快水解完毕后,水会进一步,缓慢通过“微孔隔(15)”中的微孔进到“缓释室(17)”内,进行反应,生成的乙硫醇再通过“微孔隔(15)”进到采暖水中。如此完成“热放—缓释”乙硫醇的过程。使用此“热放—缓释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随时根据水中乙硫醇含量的臭味情况,很方便的更换新瓶来继续进行补充。
(二)安装实验阶段,见图4在原水平走向管路接出的Φ20mm的阀门(20)关闭状态下,把“热放—缓释瓶”口上腊纸(10)揭掉,把短丝(12)与阀门(20)对接,密封拧紧,然后全开阀门(20),使热水与“石腊塞(11)”相接触。
虽然每个管件连接前,都在丝扣上抹了密封胶和丝扣带,但瓶体仍有臭味,为使该朋友家属少受其害(因为轻度空气氧化乙硫醇,生成的C2H2SSC2H5仍就为恶臭味),我用5%的KMnO4液擦洗了整个瓶体,又用塑料袋全包了整个瓶体至三通处。又再把浸湿了KMmO4液的湿布缠了一层,又在其外重包缠了塑料袋。
11月30日取样,如前的浓臭味,灰墨色,其色度与28日取样无明显差别。
12月5日取样,仍浓臭味,灰墨色度比28日之样略低,与5滴墨色度相近。
12月10日取样,仍浓臭味,其灰墨色度与4滴墨色度相近。
12月20日取样,仍浓臭味,其灰墨色度与3滴墨色相近。
12月30日取样,仍浓臭味,其灰墨色度比2滴墨色略低,以属暗淡色。
(三)分析总结阶段这一为时35天时间的取样嗅味,观察结果来看,从其浓臭味与乌黑的灰墨色之“又臭又脏”之感观效果,足以阻止“用户”盗用此采暖之水。


图1为例7的C组份“缓释瓶”的1/4剖视图;图2为例7的“缓释瓶”安放锅内示意图;
图3为例8的“热放—缓释瓶”的轴向剖面图;图4为例8的“热放—缓释瓶” 同管路之间的连接图;前文带“※”号的主要参考文献《低压锅炉水处理工艺及操作》王凤有 宋纯忠编《中国化工商品大全》编委会 俞志明主编《大学有机化学》[德]PAVL KARRER著 何君超编译《化学词典》 顾翼东主编《给水与排水常用数据手册》王海山 智修德主编《精细化工应用配方3000例》黄志超 许栋强主编《精细化学品辞典》[日]编委会 禹茂章等译校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采暖水的防盗放方法,它是在热水锅炉采暖水中加入缓蚀阻垢剂的同时,再加入一些能使水体显现出“又脏又臭”的感观效果的成份,其特征是A、显色剂,其中以色素炭黑为优选;B、异味剂,其中以乙硫醇为优选。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使用乙硫醇作异味剂的同时,需加抗氧剂进行保护,其中以Na2S和Na2SO3组成的复合物为优选。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乙硫醇的补充,需采用一种“缓释技术”,即把乙硫醇盐装入一个外带微孔的容器内,把该容器放入锅炉的水体中,或把该容器的微孔部位与水体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水锅炉采暖水防盗放的方法。锅炉采暖水需要缓蚀阻垢处理同采暖水被“用户”中途盗放,这是一长期困扰司炉部门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本发明采取在原缓蚀垢剂处理的水中加显色剂,如炭黑等,和异味剂,如硫醇等成分,使采暖水变得“又脏又臭”,“用户”不能放出适于清洁之水,从而达到防盗放,保水位,也就保留住了保养锅炉成分之水,进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文档编号C02F1/68GK1253914SQ9910250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日
发明者田洪发 申请人:田洪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