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1047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泥水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分离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量约300亿m3/a,产生含水(含水率98% )生化污泥约2 亿m3/a,"十二五"期间,剩余污泥产量仍将以年均15%增长,例如年产1000万吨级炼油厂, 每年会产生生化含水污泥约1万吨。
[0003] 生化含水污泥对环境危害大,内部主要成分:水、微生物、微生物代谢物、无机固型 物,其中含水达到98%~99%,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
[0004] 市面上的分离器通常为静态重力分离器,利用混合物间的质量不同,通过重力来 沉淀混合物,沉淀时间需要大约12个小时;面对如此快速的城市生化污水的产生速度,此 种分离装置,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大批量的工业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泥水分离器,尤其适 合快速分离泥水混合物。
[0006] 本装置用于在污泥脱水之前的预处理,使得泥水中大部分的水分预先脱去,减轻 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提高处理效率;对污泥进行"洗涤-沉淀"处理,其目的是让固体颗粒 与水分离,其原理为Stocks沉淀理论:
[0008] 其中u为颗粒沉速,Pg为颗粒密度,Py为液体密度,y为液体黏度,g为重力加 速度,d为颗粒粒径。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10] 一种泥水分离器,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桶体连通的清水出料 装置,所述桶体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料装置,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料装置,在所述 桶体内设置有分离装置。
[0011] 进一步,所述清水出料装置包括清水导流管、出水管和分离控制阀,所述清水导流 管的一端与所述桶体内部连通,所述清水导流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分离控制阀;所述清水导流管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清水 导流管沿所述桶体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桶体内部。
[0012] 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弯管和锥斗,所述进料管、所述弯管和所 述锥斗依次连接,所述弯管和所述锥斗均位于所述桶体内部。
[0013] 进一步,所述污泥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管、超声波探头、主控模块和泥位控制阀,所 述超声波探头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泥位控制阀电连接,所述泥位 控制阀与所述出料管相连通,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桶体底部。
[0014] 通过本申请中的装置实现泥水分离的具体方法为:
[0015] S1,通过进料口、锥斗和大管将泥水通入桶体中;
[0016] S2,在桶体中通过分离装置旋转,将泥水中的清水和固体混合物分离;
[0017] S3,通过清水导流管使泥水流至出水管,最终通过分离器压控阀流出桶体;
[0018] S4,通过清水导流管和桶体的桶壁之间污泥沉降到桶体底部,通过超声波探头,将 检测到的高度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高度信号控制泥位控制阀的开闭。
[0019]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可在动态中快速分离污泥和水这两种质量密度十分接近的物质,效果十分理想,并 且不需要长时间沉淀,可以做到连续运行,在成本和体积相比于现有的装置有绝对优势。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0022] 1、超声波探头 2、清水导流管3、分离控制阀
[0023] 4、出水管 5、分离装置 6、进料管
[0024]7、锥斗 8、大管 9、出料管
[0025] 10、泥位控制阀11、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泥水分离器,包括桶体11,在所述桶体11上部设置有与所 述桶体11连通的清水出料装置,所述桶体11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料装置,所述桶体11的 底部设置有污泥出料装置,在所述桶体11内设置有分离装置5。所述清水出料装置包括清 水导流管2、出水管4和分离控制阀3,所述清水导流管2的一端与所述桶体11内部连通, 所述清水导流管2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出水管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 有所述分离控制阀3;所述清水导流管2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清水导流管2沿所述桶体11 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桶体11内部;所述污水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6、弯管和锥斗7, 所述进料管6、所述弯管和所述锥斗7依次连接,所述弯管和所述锥斗7均位于所述桶体11 内部;所述污泥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管9、超声波探头1、主控模块和泥位控制阀10,所述超声 波探头1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泥位控制阀10电连接,所述泥位控 制阀10与所述出料管9相连通,所述出料管9设置在所述桶体11底部。
[0027] 通过本申请中的装置实现泥水分离的具体方法为:
[0028] S1,通过进料口、锥斗7和大管8将泥水通入桶体11中;
[0029]S2,在桶体11中通过分离装置5旋转,将泥水中的清水和固体混合物分离;
[0030]S3,通过清水导流管2使泥水流至出水管4,最终通过分离器压控阀流出桶体11;
[0031] S4,通过清水导流管2和桶体11的桶壁之间污泥沉降到桶体11底部,通过超声波 探头,将检测到的高度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高度信号控制泥位控制阀10的 开闭。
[0032] 本申请中所涉及到的分离装置5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0033] 分离装置5,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中设有料斗,所述的架体上设有挤水板,所述的 挤水板与料斗相匹配,所述的挤水板通过电机相推动,所述的料斗的侧壁设有排液口。
[0034]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 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桶体连通 的清水出料装置,所述桶体的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料装置,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料 装置,在所述桶体内设置有分离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出料装置包括清水导流 管、出水管和分离控制阀,所述清水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桶体内部连通,所述清水导流管的 另外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分离控制阀;所述 清水导流管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清水导流管沿所述桶体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桶体 内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弯 管和锥斗,所述进料管、所述弯管和所述锥斗依次连接,所述弯管和所述锥斗均位于所述桶 体内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管、超 声波探头、主控模块和泥位控制阀,所述超声波探头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与所述泥位控制阀电连接,所述泥位控制阀与所述出料管相连通,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 桶体底部。5. -种采用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泥水分离器进行泥水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通过进料口、锥斗和大管将泥水通入桶体中; 52, 在桶体中通过分离装置旋转,将泥水中的清水和固体混合物分离; 53, 通过清水导流管使泥水流至出水管,最终通过分离器压控阀流出桶体; 54, 通过清水导流管和桶体的桶壁之间污泥沉降到桶体底部,通过超声波探头,将检测 到的高度信号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高度信号控制泥位控制阀的开闭。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泥水分离器,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中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桶体连通的清水出料装置,所述桶体的中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料装置,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泥出料装置,在所述桶体内的中下部设置有分离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可在动态中快速分离污泥和水这两种质量密度十分接近的物质,效果十分理想,并且不需要长时间沉淀,可以做到连续运行,在成本和体积相比于现有的装置有绝对优势。
【IPC分类】C02F11/12
【公开号】CN104926065
【申请号】CN201510270569
【发明人】吴骏腾
【申请人】湛江远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