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09286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净化设备,尤其是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生产的不断发展,资源越来越紧张,水资源世界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我国南方水质性缺水,北方水量缺水。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初期的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能满足企业相应需求,由于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的水量水质标准都逐步提高,初期的净水器已满足。原有产品产水水质差、产水量小、反冲洗排污水量大且能耗较高的缺点,均不能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及企业发展要求的提产降耗的要求。
[0003]传统的除浊、降色、去除有机物方法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但几个单元区均为独立的,对大型的厂家及生活集中供水区是适用的,但小型的厂家或边远山区来说都是很不经济的。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用、稳定、运行费用低的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具体技术方案为:
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包括配水区、絮凝区、沉降区、清水室和集水区;所述配水区位于底部,内部有布水管;所述集水区位于顶部,集水区一侧有水箱;所述絮凝区在配水区上方,絮凝区内有折板絮凝装置,絮凝区两侧分别为集泥区和清水室;所述清水室内部有过滤区,顶部有出水管,清水室通过管道与集水区连接;
过滤区顶部有冲洗管,底部水帽,水帽上方是过滤料,冲洗管与水箱连接,过滤区通过管道与清水室侧面的虹吸管连接;所述沉降区在絮凝区上方,沉降区内有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沉降区与分别与集泥区和过滤区联通;所述沉降区上方是分离区,分离区通过管道与絮凝区联通。
[0005]所述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安装角度为45° -60°。
[0006]折板絮凝装置增大水头损失和流速梯度值,使药剂与水多方位接触,水中悬浮物絮凝成疏水性物质。
[0007]用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安装角度45° -60°,使泥很依靠自身重力,很快下滑,无需人工操作。
[0008]当过滤水区由于滤层不断截留进水的悬浮物,滤层的水头损失逐渐增大,使得虹吸上升,管中的水位上升进入抽气管时,由于水头作用将虹吸管内的空气带走,形成负压,当负压达到设计值,便发生虹吸现象,此时水箱中的水自下而上地反冲洗而得以“再生”,由于不断反洗滤层,水箱中水位下降至虹吸控制器时,虹吸停止,反洗结束,过滤装置又重新开始工作。
[0009]本发明提供的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工作可靠,基建工期短,高效节能、水的利用率彡97%,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包括配水区2、絮凝区3、沉降区4、清水室10和集水区12 ;
所述配水区2位于底部,内部有布水管I ;所述集水区12位于顶部,集水区12—侧有水箱8 ;
所述絮凝区3在配水区2上方,絮凝区3内有折板絮凝装置,絮凝区3两侧分别为集泥区6和清水室10 ;
所述清水室10内部有过滤区7,顶部有出水管11,清水室10通过管道与集水区12连接;
过滤区7顶部有冲洗管13,底部水帽14,水帽14上方是过滤料,冲洗管13与水箱8连接,过滤区7通过管道与清水室10侧面的虹吸管9连接;
所述沉降区4在絮凝区3上方,沉降区4内有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沉降区4与分别与集泥区6和过滤区7联通;所述沉降区4上方是分离区5,分离区5通过管道与絮凝区3联通。
[0012]所述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安装角度为45° -60°。
【主权项】
1.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区(2)、絮凝区(3)、沉降区(4)、清水室(10)和集水区(12);所述配水区(2)位于底部,内部有布水管(I);所述集水区(12)位于顶部,集水区(12)—侧有水箱(8);所述絮凝区(3)在配水区(2)上方,絮凝区(3)内有折板絮凝装置,絮凝区(3)两侧分别为集泥区(6)和清水室(10);所述清水室(10)内部有过滤区(7),顶部有出水管(11),清水室(10)通过管道与集水区(12)连接;过滤区(7)顶部有冲洗管(13),底部水帽(14),水帽(14)上方是过滤料,冲洗管(13)与水箱(8)连接,过滤区(7)通过管道与清水室(10)侧面的虹吸管(9)连接;所述沉降区(4)在絮凝区(3)上方,沉降区(4)内有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沉降区(4)与分别与集泥区(6)和过滤区(7)联通;所述沉降区(4)上方是分离区(5),分离区(5)通过管道与絮凝区(3)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安装角度为45° -6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净化设备,尤其是无动力一体化净水器,配水区位于底部,内部有布水管;集水区位于顶部,集水区一侧有水箱;絮凝区在配水区上方,絮凝区内有折板絮凝装置,絮凝区两侧分别为集泥区和清水室;清水室内部有过滤区,顶部有出水管,清水室通过管道与集水区连接;过滤区顶部有冲洗管,底部水帽,水帽上方是过滤料,冲洗管与水箱连接,过滤区通过管道与清水室侧面的虹吸管连接;沉降区在絮凝区上方,沉降区内有导泥异向流沉淀斜管,沉降区与分别与集泥区和过滤区联通;沉降区上方是分离区,分离区通过管道与絮凝区联通。该设备工作可靠,基建工期短,高效节能、水的利用率≥97%,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
【IPC分类】C02F9/04
【公开号】CN105130059
【申请号】CN201510581691
【发明人】吴建芳, 董文茜, 吴鸿
【申请人】江苏二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