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9443420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园林绿化工程领域,具体而言,设及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壤的修复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园林绿化工程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 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 环境的重要措施。打造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 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W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W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 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
[0003] 其中,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壤状况是确保植物生长良好,实现景观效果达到 最佳的重要因素。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化肥、农药及外来化学物质的污染,机械娠压、深 层未活化板结±壤的渗入等原因使±壤的基本结构和使用功能受到极大的破坏和降低,植 物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上壤理化性质和管理结构及生物种群稳定性愈来愈差,也会影响上 壤的后续应用。
[0004] 现有技术中,为了有效改善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通常做法是通过在工厂中人工 合成的生物菌肥来达到改良植物±壤环境的目的,虽具有广谱性但不具有针对性,实践证 明其效果不够显著和稳定,不能很好的对±壤进行修复,而且还是会存在着影响园林植物 正常生长的现象发生。
[0005]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壤的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通过当地 已经形成的稳定微生物种群来实现对±壤进行有效的修复,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生 物种群落因为具有地域适应性和稳定性,所^对±壤修复的效率和效果能够立竿见影,在 提高植物移植后成活率、促进植物后期健康生长等方面也具有积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运 种显著效果是外来菌种或菌群所无法替代和相提并论的。
[0007]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W下技术方案:
[000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壤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A)将发酵原料放置在待修复±壤上密封发酵5-7d,得到菌落,将菌落与红糖、麦 教、水混合揽拌均匀后,培养得到菌液;
[0010] 度)将菌液与草炭±混合揽拌均匀施撒到所述待修复±壤上,即可。
[0011] 园林建设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 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不可忽视。尤其是现在环 境破坏日益严重,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加强环境的保护,建设美好家园,为大家赖W生 存的家园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鉴于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运种工 程项目的实施也越来越广泛,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当地的±壤状况是确保植物生长良 好,实现景观效果达到最佳的重要因素。±壤本身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绿化工程的成败,为了 有效改善修复±壤环境,现有技术中的通常做法是通过在工厂中人工合成的生物菌肥来达 到改良植物±壤环境的目的,但是运种方法虽具有广谱性但不具有针对性,实践证明其效 果不够显著和稳定,不能很好的对±壤进行修复,园林植物生长状况依然不佳。因此寻找一 种切实能够提高±壤环境的有效方法是现如今园林绿化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 本发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W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种植园林植物的 上壤的修复方法,该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投入低,上壤修复的效率和效果立竿见影,修复后 在该±壤上移植的植物长势好。具体操作时,先采用发酵原料在待修复±壤上进行密封发 酵5-7d,为了实现密封一般采用长30畑1,宽15畑1,高IOcm的木箱,上口盖有生宣纸密封, 埋于在待修复地区500m范围内,木箱外侧最好加上铁皮W防止动物侵蚀和破坏,还有最好 寻找一处多年形成的植物群落树丛下,环境宜潮湿背阴且富含生物种群的动植物残体的位 置,运样的环境更利于菌落的繁殖,环境相对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控制在60%W上, 优选70-80%,发酵5-7d形成白色的菌落,即获得了当地稳定的生物菌群落。尤其是环境 湿度运个条件参数对于微生物的繁殖至关重要,因此如果环境太过干燥会影响菌落的生 长,最好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另外发酵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菌落还没完全长成,会影响后 续步骤的顺利进行,时间太长又无形之中延长了操作时间,因此经过实践发现5-7d最为适 宜。
[0013] 其中,发酵原料一般选用白米饭、熟慢头、小米饭、熟麦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物,运些原料不仅易得,成本低而且生长出的菌落含量高,虽然在使用之前均经过了蒸熟操 作,但是最好保证八成熟,不要全熟否则会影响发酵效果。上述四种发酵原料较优的选择白 米饭,因为白米饭本身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后腐烂,形成的菌落中微生物 含量高,而且后续取样混合时容易捣碎,操作也比较方便,相比较来说其他=种发酵原料均 存在着取样不方便或微生物总数含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最优选择白米饭。
[0014] 经过初步培养出菌落后,为了使菌落形成更稳定的菌群,需要将菌落与红糖、麦 教、水混合揽拌均匀形成菌液,红糖最好选用的是薦糖,红糖、麦教能够给予菌种充足的养 分,使得菌落成长更快,发展成更稳定的菌落,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用红糖与麦教运种养分 组合方式,而不能选用其他的糖类比如白砂糖,因为经过实践发现白砂糖的添加菌落并不 能正常的生长,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发现只有同时添加红糖、麦教运两种物质才能达到 生物群落复壮的目的。另外,菌落、红糖、麦教的添加是有一定的用量配比要求的,质量比最 好控制在1:1-2:0. 1-0. 2,优选质量比控制在1:1. 5:0. 15,通过反复实践,配比控制在运个 适宜的范围内既不会浪费原料还能使得生物群落的复壮效果达到最佳。
[0015] 为了进一步提高菌群的稳定性,在添加红糖、麦教的同时,将待修复±壤上生长出 的无病无虫害的植物取其嫩叶棒汁也渗入菌液中,具体操作时最好选择周边500米范围内 植物种群中生长和萌芽力强无病虫害的灌木或乔木的嫩叶或侧芽,棒汁后渗100-200倍的 水,因为植物的嫩芽中富含大量的植物生长激素,能够显著增强菌落的生长,可W促进菌群 的快速生长。添加完供菌种生长的养分物质后需要培养一段时间,培养的时间控制在5-8山 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0 %,溫度控制在23-30°C;优选地,培养的时间控制在6-7山环境相对 湿度大于85%,溫度控制在25-28°C,在运个培养条件下最利于菌落的成长,溫度不宜过 高,环境要保证背光潮湿。
[0016] 在本发明的步骤度)中,形成的菌液与草炭±混合揽拌后堆放4她W上再进行施 撒,因为在堆放的过程中可W使得菌液更好得渗透到草炭±中,并促进进一步发酵繁殖,堆 放的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草炭±最好选用消毒过的进口草炭,运样的草炭质量有 保证,为上好的灭菌±,菌液与草炭±混合揽拌均匀充分融合后即可开始施撒W用于修复 当地±壤,施撒之后最好2-化之后进行诱水,^使±壤达到快速修复的目的,环境溫度控 制在10-25°C,为了保证修复效果,环境溫度也不宜过高。
[0017] 最后,将所述步骤(A)中的菌液取出部分并添加水形成水溶菌液,在施撒并诱水 7-lOd之后,将所述水溶菌液分2-3次喷于待修复±壤上。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制备菌 液时可W直接留出一部分作为后续巩固±壤的修复效果之用,部分的菌液与添加水的质量 比最好控制在1:500-600,形成水溶菌液后一般于傍晚时进行灌根或喷到地表上,因为白天 阳光比较充足喷洒的菌液容易挥发,运样连续2-3次喷洒即可形成稳定的种群,W上操作 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达到更好的修复±壤的效果,菌液与复壮的菌群互相配合能够提高植物 移植成活率,促进植物长势,尽快形成景观效果。
[0018] 需要说明的在于,本发明的±壤的修复方法不只是用于园林工程,也可用于提高 除园林植物其他植物本身的成活率,W及改善当地±壤的品质。本发明运种改善±壤品质、 促进植物长势的工艺方法小到每一个添加物质的选取,工艺参数的范围的控制,大到整个 工艺路线的整体走向,均是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到的,具体操作时步骤的前后顺序,W 及每个步骤的严格操控都是要按照本发明的方案来操作的,不可随意删减操作步骤,也不 可颠倒顺序操作。较现有技术中采用生物菌肥的做法,其更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法也 更适用于当地的植物生长环境,是个值得大力推广的改善±壤的方法。还有整个路线中所 设及的原料均可通过市面购买到,价廉易得。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0] (1)本发明的种植园林植物±壤的修复方法本身操作简单,操作溫和不苛刻,通过 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溫控发酵)、简单的原料(腐叶、大米、红糖、麦教)和较低的投入获得 当地稳定的优异的生物菌群落,施撒于地表后,不仅可W使得地表更加肥沃,减少肥料的添 加量,具有预防地表板结W及盐碱化的功效,而且植物移植后成活率高,长势好,生长速度 快,虫害、病害发生的几率降低了很多;
[0021] (2)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实现了在当地滋生并长期形成的稳定生物种群落在短时间 内进行了复壮,此生物群落稳定,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壤的PH值和EC值环境,快速 地焕发活力和生机,对于±壤修复的效率和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0022] (3)本发明的方法克服和解决了工厂中合成的具有广谱性的外来菌种或菌群落存 活率低、适应性慢、发挥效能低的缺陷,操作步骤简单,一般工作人员即能按照规范操作,无 需专业的设备和严格的无菌环境,整体治理投入小;
[0023] (4)本发明的整个工艺路线更加标准化,步骤之间衔接非常紧凑,每个步骤的前后 顺序均有严格的限制,不能前后颠倒,也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步骤,完全通过发明人的大量实 验将具体的工艺步骤标准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