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01419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村镇垃圾中转和污水处理通常都是分开建设的,占地面积较大,浪费空间,并且运营不好会有恶臭。现有农村污水大多采用一体化(玻璃钢、PE或碳钢)A20工艺设备直接出水或者后面增加人工湿地,传统的A20工艺理论上确实具有脱氮除磷的效果,但由于投资费用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大多农村污水在建成之后或者调试运营阶段氨氮和总磷往往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大部分村镇垃圾中转站,中转内异味很大,并且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未得到处理,污染环境。总体而言,目前的村镇垃圾中转和污水处理存在如下问题:1、村镇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分开建设占用土地面积较大;2、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异味较大;3、垃圾中转站内的产生的渗滤液体污染很大,没有得到处理;4、村镇污水处理后大多氮磷很难长期保持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5、村镇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都会产生一定的异味甚至是恶臭;6、会产生大量污泥,需要定期清理,花费人力,需要污泥处理和运输费用,而且不定期清理的话会影响放流水的指标,往往总磷会超标;7、大多不能起到景观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0004]本发明针对村镇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分开建设占地面积较大,垃圾中转站臭味较大,渗滤液未得到处理,并且农村污水氮磷出水很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特提出一种新的工艺一一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面积,减少垃圾站臭味和垃圾渗滤液污染环境,在投资小、运营管理技术较差的情况下,使村镇污水处理后氮磷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排放标准。采用该技术,垃圾中转产生的异味得到生物吸附,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得到正常处理,最终使得本技术所建处理系统无异味,并且能够美化村镇,起到景观性的作用。
[0006]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格栅井、曝气调节池、垃圾中转站、强化生态池和若干个串联的蚯蚓自然分解池;
格栅井设有进入污水的进水管,
曝气调节池内设有组合填料和提升栗;
垃圾中转站内设有集气管道、集气风机和回转风机,垃圾中转站底部设有集水坑;
强化生态池内设有平流布水器、曝气管、浮水植物、池底污泥斗; 格栅井通污水管与曝气调节池相连;曝气调节池通过提升栗和管路与强化生态池内的平流布水器相连,强化生态池通过管路与蚯蚓自然分解池相连;蚯蚓自然分解池之间通过污水管相连;集气管道与集气风机相连,并通过集气风机和气体管路与曝气调节池相连,集水坑通过渗滤液管与曝气调节池相连,回转风机通过管路与曝气调节池和强化生态池内的曝气管相连。
[0007]作为优选,所述强化生态池内水面设有植物隔离区和浮水植物种植区,植物隔离区的面积为池面总面积的10-15%。
[0008]作为优选,蚯蚓自然分解池从下至上的结构为土工膜、碎石层、煤灰层和泥土层;且蚯蚓自然分解池内养殖有蚯蚓。
[0009]作为优选,蚯蚓自然分解池上部设有布水管,底部设有排泥管。
[0010]作为优选,格珊井和曝气调节池位于地面以下,其他位于地面以上;强化生态池位于垃圾中转站上方,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与强化生态池同高,其他蚯蚓自然分解池的位置依次降低。
[0011]作为优选,蚯蚓自然分解池设置有3个,3个蚯蚓自然分解池由高到低排列,之间采用管路相连。
[0012]作为优选,第一个蚯蚓自然分解池与强化生态池通过管路相连。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为一体,减少了占地面积;
2、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看管;
3、无剩余污泥外排,减少污泥处置费用;
4、出水氮磷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
5、建成后具有景观效应,美化村镇;
6、处理系统无异味;
7、减少村镇垃圾污水处理方面投资建设费用;
8、垃圾渗滤残液得到很好处理;
9、垃圾中转站臭味得到生物吸附处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蚯蚓自然分解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强化生态池的俯视图。
[0015]图中:1格栅井,2曝气调节池,3垃圾中转站,4强化生态池,5蚯蚓自然分解池,6污水管,7气体管路;11进水管,21组合填料,31集气管道,32集气风机,33回转风机,34集水坑,35渗滤液管,41平流布水器,42曝气管,43浮水植物,44池底污泥斗,45植物隔离区,46浮水植物种植区,51土工膜,52碎石层,53煤灰层,54泥土层,55布水管,56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0017]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18]实施例:
一种一体化村镇生态景观型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格栅井1、曝气调节池2、垃圾中转站3、强化生态池4和若干个串联的蚯蚓自然分解池5;
格栅井1设有进入污水的进水管11;格栅井为污水过滤装置,井内设置格栅,其主要作用为过滤较大的垃圾和固体污染物
曝气调节池2内设有组合填料12和提升栗22;
此构筑物的作用是处理来自经过格珊井1过滤的生活污水和来自垃圾中转站3的垃圾渗滤液以及垃圾中转站3的臭气。生活污水和部分垃圾渗滤液在组合填料和曝气的作用下,形成生物膜,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C0D和氨氮及部分磷。而来自垃圾中转站3的臭气,通过集气风机通入生物膜处进行生物吸附,进行生物除臭。
[0019]垃圾中转站3内设有集气管道31、集气风机32和回转风机33,垃圾中转站3底部设有集水坑34;
垃圾中转站3主要是用来存放中转垃圾的场所,设有曝气回转风机33、集气风机32及集气管道31(收集臭气送至曝气调节池2的生物膜处),另外在集水坑34处设置了地面过滤网,该部分主要作用是存放中转垃圾的主要场所,收集垃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送至曝气调节池进行处理,收集垃圾产生的臭气送至曝气调节池生物膜处进行生物吸附除臭。
[0020]强化生态池4内设有平流布水器41、曝气管42、浮水植物43、池底污泥斗44;如图3所示,所述强化生态池4内水面设有植物隔离区45和浮水植物种植区46,植物隔离区45的面积为池面总面积的10-15%。
[0021 ]强化生态池4内设有来自曝气调节池的进水管路,平流布水器41、曝气管42,池面上分为植物隔离区45、浮水植物种植区46,池底设有池底污泥斗44,池底污泥斗44上设置了排泥阀,此部分的主要作用:来自曝气调节池2的进水到平流布水器41均匀布水,在平流布水器附近设曝气管两条,起到人工增氧的作用。表面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种植区46),并设置两到三个区域不种植任何植物(占表面积的1/10左右,植物隔离区45),保证水底生态正常。水面所种植物主要有:黄花水龙、凤眼莲、石龙茵、酸模、菖蒲、鸢尾。所选植物对氮磷的去除率很高。植物生长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