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和蛋白质回收方法

文档序号:980259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和蛋白质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之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和蛋白质回收方法,适用于玉米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其进行蛋白质回收,同时降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
【背景技术】
[0002]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以水为介质,需耗用大量的水来实现玉米组分的分离洗涤,因而会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据统计,每吨淀粉废水产生废水量约3-10t,废水的 COD 值一般在 8000-30000mg/L,B0D 值在 5000_20000mg/L,SS 值在 3000_5000mg/L,pH值4-6,属偏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玉米深加工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对污染治理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污染治理工艺复杂。一些已建成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尽管采用了物理/生物化学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但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期间,由于污染负荷波动大、治理技术复杂,都发生过废水超标排放,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事件。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对玉米深加工废水进行处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COD可以有效去除,但是系统耐冲击能力较差,难以保障污染物稳定高效去除。因此,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技术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0003]玉米深加工废水中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和少量的淀粉、糖类,如对废水中蛋白质进行有效回收,不仅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也降低了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减轻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机负荷,保障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高效、稳定运行。目前,工业废水中蛋白质回收的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超滤法和絮凝沉淀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和超滤法由于投资高、处理成本较大等原因,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而絮凝沉淀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因此,本发明将蛋白质回收与废水处理工艺有机结合,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玉米深加工废水组合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玉米深加工废水组合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竖流沉淀预处理装置,对废水中蛋白质等有经济价值的成分进行有效回收,为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回收蛋白质后的轻质液进入生化处理设施,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总排出水可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浓度玉米深加工废水首先进入二级强化竖流沉淀池,增强蛋白质等物质的高效回收;随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将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着进入EGSB厌氧反应器,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高效降解,随后进入A/0生化反应池,通过二沉池的污泥沉淀后,废水可以实现稳定地达标排放。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二级竖流沉淀强化回收蛋白质,蛋白质纯度高、投资成本低、产品收益显著;2.回收蛋白质后的废水可使C0D、TN降低36.7%和41.1%,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即可实现低浓度废水的稳定高效处理;3.处理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廉,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吉林省四平市某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例:该企业年加工玉米60万吨,生产工艺采用湿磨法。废水来源包括玉米输送水、蛋白分离的黄浆废水、玉米浸泡水制取玉米浆后的蒸发冷凝水以及设备、地面冲洗水。废水产生量为2800-3000m3/d,其中废水COD为9000-21000mg/L, TN为800_950mg/L。该企业采用本发明后,二沉池出水COD、TN平均浓度从124mg/L、62mg/L下降到55mg/L、8mg/L,系统运行稳定性显著提高,出水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要求。与此同时,回收的蛋白质可为企业创造1232.04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主权项】
1.一种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和蛋白质回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二级竖流沉淀预处理装置,对废水中蛋白质等有经济价值的成分进行有效回收;随后进入水解酸化池,将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着进入EGSB厌氧反应器,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高效降解,随后进入A/Ο生化反应池,通过二沉池的污泥沉淀后,废水可以达标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深加工废水蛋白质回收方法,其特征是所回收的蛋白质纯度高达100%。
【专利摘要】一种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和蛋白质回收方法,应用二级竖流沉淀预处理装置分离并富集了玉米深加工企业废水中的蛋白质,回收蛋白质后的轻质废水经过水解酸化/EGSB/A/O一系列生化处理后,废水可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本发明不仅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保障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IPC分类】C02F9/14, C02F103/32
【公开号】CN105565585
【申请号】CN201410618974
【发明人】闫海红, 年跃刚, 殷勤, 高鹏, 郭晓娅
【申请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