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19934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对固体工业废物处理的投入不足,使得大量的固体工业废气资源在城市边缘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来处理,工业固体废物可以造成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而其中的危险废弃物可以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且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0003]对土壤的污染由于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大量的土地,大量有毒废渣在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下,到处流失,对土壤造成污染。冶炼废渣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因此,对土壤的危害也是严重的。这些有毒废渣长期堆存,可溶成分随雨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转化,使得土壤富集有害物质,以致渣堆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和放射性等污染。
[0004]对水域的污染工业废物除了通过土壤渗入到地下水外,还可通过风吹、雨淋或人为因素进入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与破坏。有些企业将工业废渣或垃圾直接倒入河流、湖泊或沿海海域中,造成更大的污染。
[0005]对大气的污染工业废渣与垃圾在堆放过程中,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一些腐败的垃圾废物散发出腥臭味,对空气污染,此外,在运输与处理工业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粉尘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
[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0008]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所述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进料装置、位于所述进料装置下方的第一处理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处理结构下方的第一回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右侧的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升降装置右侧的第二处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处理结构下方的烘干装置、位于所述烘干装置下方的支架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第二回收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斗、位于所述第一进料斗内的第一三角块、位于所述第一进料斗下方的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块下方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下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右侧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滚轮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左侧的第一集中块,所述第一处理结构包括第一处理框、位于所述第一处理框上方的第一管道、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处理框左侧的第一进料管、位于所述第一处理框内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滚轮下方的第二三角块、位于所述第一处理框下方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回收框、设置于所述第一回收框上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框内的第一推块、位于所述第一推块左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侧的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二回收框、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框上方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框下方的第二斜杆及第一堵塞块,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左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下方的第三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连接线、位于所述连接线下方的提升框、位于所述连接线左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气缸右侧的第一磁铁、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下方的第七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七支架下方的第四斜杆,所述第二处理结构包括第二处理框、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框下表面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处理框内的第三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二处理框右侧的第四推动杆、位于所述第四推动杆右侧的第四气缸、位于所述第四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处理框上方的进料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堵塞块、位于所述第二堵塞块下方的第一旋转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旋转架左侧的第九支架,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前壁、位于所述前壁后侧的后壁、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的第五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右侧的出气框、位于所述出气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出气框右侧的集中框、位于所述集中框右侧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六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六支撑杆上的第三堵塞块,所述支架装置包括收集箱、位于所述收集箱右侧的第七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七支撑杆右侧的第五斜杆、位于所述第七支撑杆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左侧的第一顶靠块、位于所述收集箱左侧的第八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八支撑杆右侧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回收装置包括第四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右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上方的第三回收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左侧的第五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右侧的第六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架右侧的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转轴及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拉线。
[0010]所述第一进料斗的横截面呈空心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一进料斗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进料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三角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接触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固定杆及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轴转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推动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下方的第一弹性杆,所述第一弹性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下方,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若干第一粉碎齿,所述第一粉碎齿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与所述第一弹性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集中块的右端设有第二集中块,所述第二集中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的上表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一集中块与所述第二集中块形成位于其中间的通道,所述通道呈圆柱体状。
[0011]所述第一处理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处理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处理框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呈竖直状,所述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通道且与所述第一集中块及第二集中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呈L型,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料管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第二进料斗、位于所述第二进料斗内的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管上的第一阀门及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管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进料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二进料斗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进料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且与所述第一进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处理框内且可以在所述第一处理框内旋转,所述第二滚轮上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块,所述第一过滤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块与所述第二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三角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处理框内,所述第二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三角块的下表面及侧面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倾斜状,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连接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一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一回收框呈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回收框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方,所述第一回收框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五通孔、位于其内部的第三支架及第一定位块,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及左表面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回收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推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左侧,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四支架及位于其下方的第五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回收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回收框位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回收框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正下方,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处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二斜杆上设有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四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右侧的第三斜杆,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堵塞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堵塞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堵塞块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一回收框接触,所述第一堵塞块上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三三角块及位于其右侧的第一握持架,所述第一握持架呈L型,所述第一握持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堵塞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握持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三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三三角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堵塞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回收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三角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
[0013]所述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进料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第一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连接线的上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第六通孔,所述连接线上设有位于左侧的分支线,所述分支线的上端与所述连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