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3795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S1、将污水排入格栅井内,格栅井内的格栅拦截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而污水穿过格栅进入格栅井内;S3、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混合液回流至调节池;S5、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同时去除污水中的磷;S6、通过人工快渗池内的植被吸收污水中的氮磷,随后自流进入管式紫外消毒器内,通过管式紫外消毒器向管道内照射的紫外线杀死污水中的病菌等,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清水经管式紫外消毒器排入到沟渠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硝酸盐、磷、悬浮物等,工艺先进可靠,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布局合理,处理效果好。
【专利说明】
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生活污水主要是由粪便和洗涤污水组成,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硝酸盐、污泥或漂浮物等,生活污水中主要为有机污染物,其成分复杂,主要有油类、漂浮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氮、磷等富营养物质,若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入水体,污水中的有机物、表面活性剂、芳香剂、磷等污染物,不仅产生泡沫,而且废水中的磷、表面活性剂会吸收水体中的氧,破坏有机生物,致使水体变黑发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制约投资发展。同时,水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因水体流动而四处传播,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将污水中的有机物、硝酸盐、污泥和漂浮物去除掉,并经后续的工艺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而现有的处理系统存在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处理效果差,处理效率低的缺陷,此外各工序之间采用水栗来输送污水,在输送过程中,污水中的漂浮物、泥沙等会堵塞水栗,这无疑是增加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硝酸盐、磷、泥沙等、污水处理效率高、处理工艺简单的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
-H-
O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51、将污水排入格栅井内,格栅井内的格栅拦截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而污水穿过格栅进入格栅井内;
52、经步骤SI处理后的污水由格栅井自流进入调节池内,随后提升进入反硝化池内,降解污水中的油类、有机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起到脱氮的作用;反硝化池内的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并释放出分子态氮或一氧化二氮,实现了污水中硝酸盐的去除;
53、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先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污水栗入生物转盘内,再将生物转盘的盘片约40%部分浸没在污水中,然后使盘片做周向转动,盘片交替接触污水与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培养,盘片上会附着有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污水中的氨态氮在生物转盘内转化为硝酸盐,同混合液回流至调节池内;
54、经步骤S3处理后的污水由生物转盘自流进入沉淀池,污水中的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堆积于泥斗内,污泥又流入污泥浓缩池,实现了泥水分离;
55、污水中悬浮物和磷进一步去除,经步骤S4处理后的污水由沉淀池自流进入滤布滤池,在通入滤布滤池前经除磷剂添加装置向污水中添加适量除磷药剂,除磷药剂与污水进行混凝反应后,流入滤布滤池内的进行过滤,实现了污水中悬浮物和磷的去除; S6、经步骤S5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人工快渗池内,通过人工快渗池内的植被进一步吸收污水中的氮磷,随后自流进入管式紫外消毒器内,通过管式紫外消毒器向管道内照射的紫外线杀死污水中的病菌等,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清水经管式紫外消毒器排入到沟渠内。
[0005]所述的步骤S4中位于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沉降于池底部,而上清液自流进入调节池内。
[0006]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硝酸盐、磷、泥沙等,工艺有先进可靠,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布局合理,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高效生物转盘膜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工快渗池与管式紫外消毒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格栅井,2-格栅,3-调节池,4-反硝化池,5-生物转盘,6-沉淀池,7-泥斗,8-污泥浓缩池,9-滤布滤池,10-除磷剂添加装置,11-人工快渗池,12-管式紫外消毒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51、将污水排入格栅井I内,格栅井I内的格栅2拦截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而污水穿过格栅2进入格栅井I内;
52、经步骤SI处理后的污水由格栅井I自流进入调节池3内,随后提升进入反硝化池4内,降解污水中的油类、有机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起到脱氮的作用,反硝化池4内的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并释放出分子态氮或一氧化二氮,实现了污水中硝酸盐的去除;
53、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先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污水栗入生物转盘5内,再将生物转盘5的盘片约40%部分浸没在污水中,然后使盘片做周向转动,盘片交替接触污水与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培养,盘片上会附着有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污水中的氨态氮在生物转盘5内转化为硝酸盐,同混合液回流至调节池3内;
54、经步骤S3处理后的污水由生物转盘5自流进入沉淀池6,污水中的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堆积于泥斗7内,污泥又流入污泥浓缩池8,实现了泥水分离;
55、污水中悬浮物和磷进一步去除,经步骤S4处理后的污水由沉淀池6自流进入滤布滤池9,在通入滤布滤池9前经除磷剂添加装置10向污水中添加适量除磷药剂,除磷药剂与污水进行混凝反应后,流入滤布滤池内的进行过滤,实现了污水中悬浮物和磷的去除;
56、经步骤S5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人工快渗池11内,通过人工快渗池11内的植被进一步吸收污水中的氮磷,随后自流进入管式紫外消毒器12内,通过管式紫外消毒器12向管道内照射的紫外线杀死污水中的病菌等,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清水经管式紫外消毒器12排入到沟渠内。
[0009]所述的步骤S4中位于污泥浓缩池8内的污泥沉降于池底部,而上清液自流进入调节池3内。污泥最后外运处置。
[0010]如图1所示,采用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处理生物污水的装置,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连接的格栅井1、调节池3、反硝化池4、生物转盘5、沉淀池6、滤布滤池9和人工快渗池11,所述的格栅井I内设置有格栅,格栅井I上设置有连通调节池3的出水口,调节池3内设置有水栗,沉淀池6左墙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的人工快渗池11内设置有多层不同粒度的砂石,位于最顶层的砂石上种植有植被,该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8,所述的污泥浓缩池8的一端与泥斗7连通,污泥浓缩池8的另一端与调节池3连通,所述的水栗的出水口与反硝化池4的入口端连通,反硝化池4的出口端与生物转盘5的入口端连接,生物转盘5的出口端与沉淀池6的进水口连接,沉淀池6与滤布滤池9的入口端连接,混合器上连接有除磷剂添加装置10,滤布滤池9的出口端与人工快渗池11的一端连接,人工快渗池11的另一端连接有管式紫外消毒器12。
[0011 ]所述的滤布滤池9采用定盘过滤的处理法,内含纤维滤布材质的滤元。滤布滤池设备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滤布滤池进水端添加除磷剂,通过化学方式辅助除磷,以保证出水总磷稳定达标。
【主权项】
1.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51、将污水排入格栅井(I)内,格栅井(I)内的格栅(2)拦截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而污水穿过格栅(2)进入格栅井(I)内; 52、经步骤SI处理后的污水由格栅井(I)自流进入调节池(3)内,降解污水中的油类、有机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起到脱氮的作用,随后提升进入反硝化池(4)内,反硝化池(4)内的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并释放出分子态氮或一氧化二氮,实现了污水中硝酸盐的去除; 53、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先将经步骤S2处理后的污水栗入生物转盘(5)内,再将生物转盘(5)的盘片约40%部分浸没在污水中,然后使盘片做周向转动,盘片交替接触污水与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培养,盘片上会附着有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污水中的氨态氮在生物转盘(5)内转化为硝酸盐,同混合液回流至调节池(3)内; 54、经步骤S3处理后的污水由生物转盘(5)自流进入沉淀池(6),污水中的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堆积于泥斗(7)内,污泥又流入污泥浓缩池(8),实现了泥水分离; 55、污水中悬浮物和磷进一步去除,经步骤S4处理后的污水由沉淀池(6)自流进入滤布滤池(9),在通入滤布滤池(9)前经除磷剂添加装置(10)向污水中添加适量除磷药剂,除磷药剂与污水进行混凝反应后,流入滤布滤池内的进行过滤,实现了污水中悬浮物和磷的去除; 56、经步骤S5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进入人工快渗池(11)内,通过人工快渗池(11)内的植被进一步吸收污水中的氮磷,随后自流进入管式紫外消毒器(12)内,通过管式紫外消毒器(12)向管道内照射的紫外线杀死污水中的病菌等,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清水经管式紫外消毒器(12)排入到沟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生物转盘A-RBC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位于污泥浓缩池(8 )内的污泥沉降于池底部,而上清液自流进入调节池(3 )内。
【文档编号】C02F9/14GK105923923SQ201610467776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4日
【发明人】张少华
【申请人】成都孚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