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3333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高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中污泥的沉降性,进行有效处理。具有设置为串联两级的第一生物处理槽及第二生物处理槽的生物处理装置,进行重复下述工序(1)~(6)的间歇式运转。(1)将有机性排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槽;(2)停止导入,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气,利用细菌的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转换为分散菌;(3)停止曝气,将包含分散菌的第一生物处理水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4)停止导入,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气,使微小动物捕食分散菌;(5)停止曝气,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沉降槽内污泥;(6)排出上清水。
【专利说明】
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能够用于W生活排水、污水、食品厂或纸浆厂为代表的宽的排水 浓度范围的有机性排水处理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装置。特别是,本发 明设及一种不使处理水质变差,能提高处理效率,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的有机性排水的 生物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一种省略生物处理槽后级的沉淀槽或污泥回送管道从而能够简化装置设备、 运转操作的生物处理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为人们所熟知。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在一 个槽内,W投入原水、曝气、静置(沉淀)、排出上清水(处理水)运四个连续工序为一个循环, 每天W间歇式运转方式处理规定的循环数的方法。具体来讲,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重复进行 下述工序,因为曝气槽兼用作沉淀槽,所W无需沉淀槽,具有装置结构简单的优点。
[0003] 工序(1):将原水投入曝气槽。
[0004] 工序(2):在槽内曝气,从而通过活性污泥进行有机物的生物分解。
[0005] 工序(3):然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活性污泥。
[0006] 工序(4):之后,将上清水作为处理水排出。
[0007] 工序(5):之后,再次将原水投入曝气槽,重复进行上述工序(1)~(4)的处理。
[000引为了在运种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中提高污泥的沉降性,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微生 物污泥生成方法,该方法在污泥粒状化的初始阶段,向曝气槽投入用于促进微生物污泥粒 状化的原生动物及丝状细菌。
[0009] 在不停止曝气槽中的曝气的情况下进行的连续式活性污泥法中,大量提到利用比 细菌高级的原生动物或后生动物的捕食的生物处理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4)。在该方法 中,将生物处理槽设置为两级,将有机性排水导入第一级生物处理槽并由细菌进行生物处 理,将来自第一级生物处理槽的包含分散状态的细菌的处理水导入第二级生物处理槽并使 微小动物捕食,对第二级生物处理槽的处理水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处理水。在该方法中,通 过微小动物的捕食作用能够减少剩余污泥,并能够高负荷运转,提高处理效率。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04888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51414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54412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21558号公报
[0014] 在W往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中,因为污泥的沉降速度小,所W,存在工序(3)静置 的沉降工序耗时长,不能够有效处理有机性排水运一问题。
[0015] 专利文献1中,W促进污泥粒状化提高沉降性为目的,向曝气槽投入原生动物和丝 状细菌。但是,专利文献1的方法难W稳定地实现粒状化,且不能够充分提高污泥的沉降性。 因此,沉降工序耗时且不能有效地处理有机性排水。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中污泥的沉降性并进行 有效的处理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装置。
[0017]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8] 本发明人发现,将间歇式生物处理分为第一生物处理槽和第二生物处理槽,在串 联两级生物处理槽中分别进行间歇式运转,能够可靠地生成沉降性良好的污泥并进行有效 的处理,所述第一生物处理槽利用分散状态的细菌分解有机物,所述第二生物处理槽进行 难分解性有机物的分解并使过滤捕食型微小动物捕食分散性细菌。
[0019]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0020] [1]-种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使用具有设置为串联两级的第一生物处 理槽和第二生物处理槽的生物处理装置,W间歇式运转的方式处理有机性排水,其特征在 于,
[0021] 该间歇式运转是W下述工序(1)~(6)为基本周期重复进行的运转,
[0022] (1)第一导入工序,将有机性排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槽;
[0023] (2)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有机性排水,在该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 气,利用细菌对该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转换为分散菌;
[0024] (3)第一排出和第二导入工序,将在该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得到的包含分散菌的第 一生物处理水从该第一生物处理槽排出,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
[00巧](4)第二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第一生物处理水,在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进行 曝气,生物处理该第一生物处理水,使微小动物捕食分散菌;
[00%] (5)静置工序,停止该第二生物处理槽的曝气,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沉降包含槽内 污泥的固形物;
[0027] (6)第二排出工序,在该静置工序之后,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上清水。
[0028] [2巧日[1]所述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生物处理 槽的C0化r容积负荷设置为2kg-C0化r/V/天W上,将所述第二生物处理槽的溶解性B0的亏泥 负荷设置为0.0 lkg-BOD/kg-MLSS/天W上。
[0029] [3巧日[1]或[2]所述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生 物处理槽的溶解氧浓度为Img/LW下。
[0030] [4巧日[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去槽 内污泥,W使所述第二生物处理槽的SRT为15~60天。
[0031 ][引一种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具有:
[0032] 设置为串联两级的第一生物处理槽和第二生物处理槽,
[0033] 向该第一生物处理槽导入有机性排水的装置,
[0034] 将在该第一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得到的第一生物处理水导入第二生物处理 槽的装置,
[0035] 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水的装置,
[0036] 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的装置,
[0037] 所述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0038] 该第一生物处理槽是利用细菌对导入槽内的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从而将有 机物转换为分散菌的生物处理槽,
[0039] 该第二生物处理槽是使微小动物捕食来自第一生物处理槽的包含分散菌的第一 生物处理水内的分散菌的生物处理槽,
[0040] 所述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具有用于进行间歇式运转的控制装置,所述间歇 式运转W下述工序(1)~(6)为基本周期重复运转,
[0041 ] (1)第一导入工序,将有机性排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槽;
[0042] (2)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有机性排水,在该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 气,利用细菌对该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转换为分散菌;
[0043] (3)第一排出和第二导入工序,将在该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得到的包含分散菌的第 一生物处理水从该第一生物处理槽排出,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
[0044] (4)第二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第一生物处理水,在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进行 曝气,生物处理该第一生物处理水,使微小动物捕食分散菌;
[0045] (5)静置工序,停止该第二生物处理槽的曝气,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沉降包含槽内 污泥的固形物;
[0046] (6)第二排出工序,在该静置工序之后,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上清水。
[0047] 发明效果
[0048] 根据本发明,在基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中,能够提高污 泥的沉降性,并进行有效的生物处理。
[0049] 在本发明中,因为进行了间歇式运转,所W,能够省略沉淀槽及回送管道,运转操 作变得简易,并且,W在第一生物处理槽和第二生物处理槽的曝气时间不重复的方式构成 运转工序的时间表,从而能够抑制曝气所耗功率。另外,若将鼓风机设置为通用,则还能缩 减设备。
[0050] 在本发明中,虽然是间歇式运转,但是能够得到高沉降性的污泥,所W,能够一边 维持稳定的处理水水质一边高负荷运转,相比W往的间歇式运转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51] 图1的图la和图化是表示本发明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系统 图。
[0052] 图2的图2a-图2f是表示本发明的各个工序的流程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装置的实施方 式。
[0054] 在本发明中,如图la、图lb所示,使用设置为两级串联的第一生物处理槽1和第二 生物处理槽2,分别W间歇式运转的方式进行两级生物处理,所述两级生物处理是指在第一 生物处理槽1中利用分散状态的细菌分解有机物,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进行难分解性有机 物的分解和使过滤捕食型微小动物捕食分散性细菌的处理。
[0055] 图化是表示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第二生物处理槽2上均设置有固定床的情况下的 系统图。
[0化6]图la、图化中,1A、2A是散气管等曝气装置,Pi、P2是累。如图la、图化及图2a-图2d所 示,因曝气而产生气泡。
[0057]如图化所示,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及第二生物处理槽2上设置有固定床1BJB的情 况下,需要设计为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中,已设置的固定床1B的上端低于通向第二生物处理 槽2的第一生物处理水移送用管道的下端la,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已设置的固定床2B的 上端低于上清水的排出用管道的下端2a,优选调整各个固定床的上端的高度为来自各个管 道的下端部的水深的50~90%左右。即,在图化中优选设计为W2 =(0.5 X0.9) XWi。在该情 况下,需要W固定床的上端通常在水面下的方式调整各个槽的排出量或槽的容积。
[0化引 < 第一生物处理>
[0059] 第一生物处理槽1中的第一生物处理工序优选按下述方式来实施。
[0060] 将原水的有机性排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槽1,利用细菌进行好氧性生物处理,并将 有机成分(溶解性B0D)的70% W上、优选80% W上、更优选90% W上进行氧化分解,得到第 一生物处理水。优选调整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抑为6~8.5。在原水中含油分多的情况下,为 了提高分解速度,可W将抑调整为8.0~9.0。
[0061] 通过将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处理条件设定为C0化r容积负荷为2kg-C0化r/mV天W 上、优选为2~20kg-C0Dcr/V/天、HRT (水理学的滞留时间)为24小时W下、优选8小时W下、 例如2~6小时,从而能够得到非凝集性细菌占优势的第一生物处理水。缩短HRT,从而能够 W高负荷处理有机物浓度低的排水。处理水水质变差时(例如,溶解性有机物浓度为规定值 W上时),可W将来自后级的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污泥的一部分送回。为了应对负荷变动也 可W添加载体。载体既可W是流动床载体,也可W是固定床载体。
[0062] 在向第一生物处理槽1添加流动床载体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载体的形状可W是球 状、颗粒状、空屯、筒状、线状、板状等任意形状,大小可W是直径0.1~10mm左右的尺寸。载体 的材料可W是天然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任意材料,也可W使用凝胶状物质。在使 用流动床载体的情况下,需要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排出部设置用于防止载体流出的分离 滤网。
[0063] 固定床载体的至少一部分载体固定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底、侧面、上部中的任一 个。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设置有固定床载体的情况下,载体的形状是线状、板状、窄条状等任 意形状,材料为天然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任意材料,也可W使用凝胶状物质。优选 为多孔质的聚氨醋泡沫。优选固定床载体是例如第二生物处理槽1的深度方向的长度为50 ~400cmX宽度5~200cmX0.5~5cm的窄条状或者板状载体。
[0064] 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中的载体的填充率高的情况下,不生成分散菌,细菌附着在载 体上,或者,繁殖线状性细菌。所W,在向第一生物处理槽1添加载体的情况下,优选载体的 填充率(相对槽容积的载体的容积率)为20% W下,特别为5% W下。如此,通过降低载体的 填充率,能够不受浓度变化影响,生成易捕食的分散菌。
[0065] 优选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溶解氧(DO)浓度控制为Img/LW下,特别为0.5mg/LW下, 例如,0.05~0.5mg/L。由此,一方面能够抑制线状性细菌的繁殖,另一方面大小为1~扣m左 右的分散菌占优势,其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被快速捕食。
[0066] 第一生物处理槽1可W-直进行曝气,也可W在原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水排出时 w及从排出结束到下一次原水导入开始为止的等候时间停止曝气或者降低功率。在停止曝 气或者降低功率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曝气动力。在一直进行曝气的情况下,能够简化操作, 并能够在原水导入和/或第一生物处理水排出时或者到下一次原水导入开始为止的等候时 间里也进行生物处理,提高处理效率。
[0067] 本发明中,多数情况下,从第一生物处理水排出时到下一次原水导入开始为止的 等候时间长,所W,优选至少该等候时间停止曝气或者降低功率。
[0068] 第一生物处理时,为了维持上述溶解氧浓度,需要进行控制W调整曝气输出或者 进行间断曝气等。
[0069] 向第一生物处理槽1导入原水,进行规定时间的生物处理后,排出第一生物处理 水。此时,优选第一生物处理水的排出量为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槽内液体量(第一生物处理 槽1的有效容量)的1/2~7/8左右。若第一生物处理水的排出量过少,则处理效率降低。若过 多排出槽内液体,则槽内菌体也被排出,其结果,有机成分的分解效率降低。第一生物处理 槽1中的生物处理时间(第一生物处理工序的时间)因原水水质、有机物分解性、其他处理条 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通常优选30分钟~21小时左右。
[0070] <第二生物处理>
[0071] 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的第二生物处理工序优选按下述方式来实施。
[0072] 将来自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第一生物处理水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在此,通过残留 的有机成分的氧化分解、分散性细菌的自溶W及微小动物的捕食来减少剩余污泥。在第二 生物处理槽2中,为了利用比细菌繁殖速度慢的微小动物的功能和细菌的自溶,采用微小动 物和细菌留在系统内运样的运转条件W及处理装置。例如,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内设置固定 床载体,从而能够提高微小动物在槽内的保持量。
[0073] 固定床载体的至少一部分载体固定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底、侧面、上部中的任一 个。载体的形状为线状、板状、窄条状等任意形状,材料为天然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 等任意材料,也可W使用凝胶状物质。优选为多孔质的聚氨醋泡沫。优选固定床载体是例如 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深度方向的长度为50~400cmX宽度5~200cmX0.5~5cm的窄条状或 者板状载体。
[0074] 优选载体的填充率为0.5% W上,例如为1~20%。优选载体W下述=种方式设置 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内,所述=种方式是指:载体的板状或者窄条状的长度方向形成为第二 生物处理槽2的深度方向的方式;板状或者窄条状的载体的板面形成铅垂方向的方式;板状 或者窄条状的载体的板面相对于第一生物处理水流入第二生物处理槽2而从第二生物处理 槽2流出的水的水流形成为交叉(优选正交)的方向。
[0075] 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容量大于载体尺寸时,准备多张在载体上下面安装有紧固件 的构件,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深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上排列规定数量的该构件,在由SUS 等材质构成的框材上固定安装有载体的紧固件并使其单元化,并且,可W根据需要设置多 张该载体单元。
[0076] 为了促进微小动物的捕食,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优选将pH设置为7W下,例如, 设置pH为5.5~6.5。优选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DO浓度为1~4mg/L左右。
[0077] 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不仅繁殖捕食分散状态的菌体的过滤捕食型微小动物,也 繁殖能够捕食絮凝化的污泥的凝集体捕食型微小动物。后者一边游泳一边捕食絮凝体,所 w,在其占优势的情况下,污泥被捕食得散乱,形成分散着微细化的絮凝片的污泥。该絮凝 片使得到的处理水(上清水)的水质变差。因此,为了筛选凝集体捕食型微小动物,配合处理 水SS的流出,优选WSRT(污泥滞留时间)为60天W下,尤其优选为45天W下,特别优选为15 ~30天的方式抽取槽内污泥。计算此时的SRT时,不包含附着于载体的那部分污泥。
[0078] 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完全分解溶解性有机物的情况下,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不形成 絮凝体,另外,用于微小动物繁殖的营养不足,成为仅低压密性污泥占优势的生物处理槽。 因此,如上所述,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中需要分解有机物的大部分,即排水B0D的70% W上、 优选80% W上,并将其转换为菌体。此处,因为需要适度的有机物负荷,所W,优选W对第二 生物处理槽2的溶解性B0D的污泥负荷为O.Olkg-BOD/kg-MLSS/天W上、尤其是0.025~ 0.1 kg-BOD/kg-MLSS/天、特别是0.025~0.05kg-B0D/kg-MLSS/天的方式进行运转。因此,可 W直接将原水的一部分供给至第二生物处理槽2。此时的MLSS也包含附着于载体的那部分 MLSS。
[0079] 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在启动时或者毒物流入活性低下时等污泥的沉降性差的情 况下,可W添加沉降剂。沉降剂为铁系、侣系无机凝集剂及作为重物(鍾)的无机物(巧及铁 等)等的任意一种。为了促进污泥的凝集,可W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添加阳离子高分子凝 集剂、阴离子高分子凝集剂、两性高分子凝集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W上。
[0080] 为了 W上述适当条件进行处理,优选将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槽有效容积设置为第 一生物处理槽1的槽有效容积的1~10倍。
[0081] 第二生物处理槽2在第二生物处理工序中进行曝气,在静置工序和排出上清水的 第二排出工序中停止曝气,但是,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水时,既可W停止曝气也可W进行曝 气。
[0082] 在氮浓度高的情况下,可W加入脱氮工序,在憐浓度高的情况下,可W加入用于生 物脱憐的厌氧工序。在该情况下,在静置工序之外,形成停止曝气或者降低功率W减少曝气 量的工序。有时,需要用于使槽内混合的揽拌设备或用于增加有机物源的设备。
[0083] 向第二生物处理槽2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水,进行规定时间的生物处理后静置,然后 排出上清水,优选此时的上清水的排出量为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槽内液体(第二生物处理槽 2的有效容量)的1/8~1/3左右。若上清水的排出量过多,贝巧自出水的SS浓度变高,若上清水 的排出量过少,则处理效率降低。
[0084] 优选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的生物处理时间(第二生物处理工序的时间)为1小时W 上、尤其优选为3~48小时左右。
[00化] < 间歇式运转>
[0086] 下面,参考图2a-图2f对使用图1的生物处理装置的间歇式运转的一个例子进行说 明。
[0087] 在图2a-图2f中,用粗实线表示水流过的管道。
[008引 (1)第一导入工序(图2a)
[0089] 装置启动时,根据原水的分解性,向第一生物处理槽1添加槽有效容量的1/8~1/2 量的初始污泥,并流入剩余槽容量那么多的原水。
[0090] 在一个循环结束时的第一导入工序中,W排出第一生物处理水而减少的容量导入 原水。使导入的原水量与排出的第一生物处理水量相同。
[0091] 优选原水的导入时间为第一生物处理工序的处理时间的1/10 W下,例如,1~120 分钟。
[0092] 因为第一生物处理工序的负荷高于第二生物处理工序的负荷,所W优选第一生物 处理槽1内在原水流入时已经进行曝气。
[0093] 优选使用水位传感器W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水位来管理原水的导入量。
[0094] (2)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图2b)
[00M] 原水导入后,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中,在曝气条件下,进行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处理 时间因原水的分解性的不同而不同,优选为30分钟W上21小时W下。
[0096] (3)第一排出和第二导入工序(图2c)
[0097] 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后,将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有效容量(槽内液体量)的1/2~7/8 量的第一生物处理水从第一生物处理槽1移送至第二生物处理槽2。优选第一生物处理水的 排出时间及向第二生物处理槽2导入的时间分别为各自生物处理槽中生物处理时间的1/10 W下,例如为10~120分钟。
[0098] 在第一排出和第二导入工序中,优选使用水位传感器,W第一生物处理槽1的水位 和/或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水位管理排出量、导入量。
[0099] 第一生物处理水排出时,第一生物处理槽1可W进行曝气也可W停止曝气,但是, 基于与第一导入工序相同的理由,优选进行曝气。
[0100] 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第一生物处理水导入时可W进行曝气也可W停止曝气。
[0101] (4)第二生物处理工序(图2d)
[0102] 第一生物处理水导入后,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在曝气的条件下,进行第二生物 处理工序。
[0103] 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的生物处理时间需要设定为从第一生物处理水导入完成后起 至少1小时W上,优选为3~48小时。若该时间小于1小时,贝阿能会因为静置工序中的沉降 分离而流出分散菌。
[0104] (5)静置工序(图化)
[01化]停止曝气,结束上述第二生物处理工序,静置3~60分钟、优选静置3~30分钟左 右,使污泥沉降。在静置工序中,本发明通过进行第一生物处理槽1和第二生物处理槽2运两 级处理,从而能够形成沉降性良好的污泥,所W,与W往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情况相比, 能够大幅度缩短静置时间。
[0106] (6)第二排出工序(图2f)
[0107] 排出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有效容量(槽内液体量)的1/8~1/3量左右的在静置工序 中沉降分离了污泥的上清水。优选上清水排出量与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第一生物处理 水的导入量相同。优选上清水的排出时间为3~60分钟左右。
[0108] 优选上清水排出时,也使用水位传感器,W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水位管理其排出 量。
[0109] 此后,重复进行上述(1)~(6)的工序。
[0110] 在本发明中,作为下表1所示时间表,W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和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 曝气时间不重合的方式组合时间表,从而能够抑制曝气所需要的功率。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 和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共同使用曝气用鼓风机,能够缩减设备。
[0111] [表 1]
[0112]
[011引《0:实施曝气
[0114] A :实施曝气、停止曝气中的任一个均可 [011引 X:停止曝气
[0116] 上述间歇式运转通过控制装置能够自动运转,所述控制装置与设置于各个槽中的 水位传感器联动W控制分别设置于=条管道上的阀口的切换W及累的运转,并控制第一生 物处理槽1的曝气装置和第二生物处理槽2的曝气装置的开、关操作,所述=条管道是指向 第一生物处理槽1导入原水的管道、从第一生物处理槽1向第二生物处理槽2移送第一生物 处理水的管道和从第二生物处理槽2排出上清水的管道。
[0117] 实施例
[0118] 下面,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
[0119] [实施例1]
[0120] 使用图la所示生物处理装置,进行C0DGrl250mg/L、B0D800mg/L的原水的生物处理。 并如图化所示那样向第二生物处理槽2填充固定床载体。第一生物处理槽1及第二生物处理 槽2的规格及处理条件如下所示。
[0121] <第一生物处理槽>
[0122] 有效容量:6化
[0123] D0:0.5mg/L
[0124] CODcr 容积负荷:7.5kg-C0Dcr/mV 天
[0125] HRT:4小时
[0126] pH:7
[0127] <第二生物处理槽>
[0128] 有效容量:120L(高度800 X 宽度300 X 500mm)
[0129] D0:2~3mg/L
[0130] 载体:聚氨醋泡沫型固定床载体(560X120X10mm的板状)
[0131] 载体填充率:0.5 %
[0132] HRT:8 小时
[0133] SRT:30天
[0134] 溶解性BOD污泥负荷:0.0化g-BOD/kg-MLSS/天
[0135] pH:6.5
[0136] 整个装置中的CODcr容积负荷为2.化g-CODcr/m3/天,整个装置中的HRT为12小时,原 水处理量为15L/小时。
[0137] 在第一生物处理槽1中实施循环处理,即:用3分钟排出槽内液体中的30L,然后,用 3分钟导入原水30L后,进行114分钟的生物处理。运转期间,不停止曝气,一直进行曝气。
[0138] 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中实施循环处理,即:停止曝气,静置5分钟后,用3分钟排出上 清水30L,然后,用3分钟导入30L第一生物槽处理水,再次进行曝气,进行109分钟的生物处 理。
[0139] 从第二生物处理槽2适当除去污泥。
[0140] 各个槽的时间表如下表2所示。
[0141] 「亲21
[0142]
12345 其结果,在第二生物处理槽2生成固液分离性非常好的污泥,处理水(第二生物处 理槽2的上清水)的SS为30mg/LW下,合并处理水SS与抽出污泥量后的污泥转换率为 0.1 f5kg-SS/kg-C0Dcr。 2
[比较例1] 3 仅使用一个容量为18化的生物处理槽来实施W往的间歇式运转。生物处理槽的DO 为2~3mg/L。原水水质、原水量、整个装置的CODer容积负荷W及HRT与实施例1条件相同。 4 在生物处理槽中实施循环处理,即:停止曝气后,静置30分钟,然后,用3分钟排出 3化上清水后,用3分钟导入原水30L,再次进行曝气,进行84分钟的生物处理。 5 其结果,不生成固液分离性良好的污泥,固液分离耗时,需要延长静置时间,所W, 生物处理时间减少,处理水的SS为60mg/L,合并处理水SS与抽出污泥量后的污泥转换率为 0.2 化 g-SS/kg-CODcr。
[0148] 使用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 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0149] 本申请是根据2014年7月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35951而提出的,在此通 过引用而援用其全部内容。
[0150] 附图标记说明
[0151] 1第一生物处理槽
[0152] 2第二生物处理槽
【主权项】
1. 一种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使用具有串联设置为两级的第一生物处理槽和 第二生物处理槽的生物处理装置,以间歇式运转的方式处理有机性排水,其特征在于, 该间歇式运转是以下述工序(1)~(6)为基本周期重复进行的运转, (1) 第一导入工序,将有机性排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槽; (2) 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有机性排水,在该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气,利 用细菌对该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转换为分散菌; (3) 第一排出和第二导入工序,将在该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得到的包含分散菌的第一生 物处理水从该第一生物处理槽排出,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 (4) 第二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第一生物处理水,在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 气,对该第一生物处理水进行生物处理,使微小动物捕食分散菌; (5) 静置工序,停止该第二生物处理槽的曝气,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沉降包含槽内污泥 的固形物; (6) 第二排出工序,在该静置工序之后,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上清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生物处理槽的CODCr容积负荷设置为2kg-C0DCr/m3/天以上,将所述第二生物 处理槽的溶解性BOD污泥负荷设置为0.0 lkg-BOD/kg-MLSS/天以上。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生 物处理槽的溶解氧浓度为lmg/L以下。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去槽 内污泥,以使所述第二生物处理槽的SRT为15~60天。5. -种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其具有: 串联设置为两级的第一生物处理槽和第二生物处理槽, 向该第一生物处理槽导入有机性排水的装置, 将在该第一生物处理槽进行生物处理得到的第一生物处理水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的 装置, 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水的装置, 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污泥的装置, 所述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第一生物处理槽是利用细菌对导入槽内的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从而将有机物 转换为分散菌的生物处理槽, 该第二生物处理槽是使微小动物捕食来自第一生物处理槽的包含分散菌的第一生物 处理水内的分散菌的生物处理槽, 所述有机性排水的生物处理装置具有用于进行间歇式运转的控制装置,所述间歇式运 转以下述工序(1)~(6)为基本周期重复运转, (1) 第一导入工序,将有机性排水导入第一生物处理槽; (2) 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有机性排水,在该第一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气,利 用细菌对该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转换为分散菌; (3) 第一排出和第二导入工序,将在该第一生物处理工序得到的包含分散菌的第一生 物处理水从该第一生物处理槽排出,导入第二生物处理槽; (4) 第二生物处理工序,停止导入该第一生物处理水,在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进行曝 气,对该第一生物处理水进行生物处理,使微小动物捕食分散菌; (5) 静置工序,停止该第二生物处理槽的曝气,在第二生物处理槽内沉降包含槽内污泥 的固形物; (6) 第二排出工序,在该静置工序之后,排出该第二生物处理槽内的上清水。
【文档编号】C02F3/12GK106061906SQ20158001185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日 公开号201580011854.2, CN 106061906 A, CN 106061906A, CN 201580011854, CN-A-106061906, CN106061906 A, CN106061906A, CN201580011854, CN201580011854.2, PCT/2015/68941, PCT/JP/15/068941, PCT/JP/15/68941, PCT/JP/2015/068941, PCT/JP/2015/68941, PCT/JP15/068941, PCT/JP15/68941, PCT/JP15068941, PCT/JP1568941, PCT/JP2015/068941, PCT/JP2015/68941, PCT/JP2015068941, PCT/JP201568941
【发明人】藤岛繁树
【申请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