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ic高效厌氧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8564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u-ic高效厌氧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U-1C高效厌氧塔。
【背景技术】
[0002]IC厌氧塔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系统中。现有的IC厌氧塔结构为壳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布水器、进水管、一级三相分离器、二级三相分离器、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旋流气液分离器上部上装有沼气出口,布水器与一级三相分离器之间为流化床反应室,一级三相分离器上盖上装有通往气液分离器的上升管,一级三相分离器至二级三相分离器之间为深度净化反应室,壳体中心设有自气液分离器通往布水器的泥水下降管。但是高盐分的废水会对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IC厌氧塔的缺陷,提供一种布水均匀、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耐盐分,出水效果好、基建投资省、占地面积少的高效厌氧塔。
[000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U-1C高效厌氧塔,包括布水器、进水管、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在进入第一反应室之前先经过一个高效生物填料层;所述厌氧塔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布水器、进水管、高效生物填料层、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
[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上部装有沼气出口。
[0007]所述第一反应室上方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一级三相分离器上盖上装有通往旋流气液分离器的上升管,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设置有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的底部;所述第二反应室上方设置有二级三相分离器,第二反应室反应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管进入旋流气液分离器。
[0008]所述厌氧塔中心设有自旋流气液分离器通往布水器的泥水下降管。
[0009]所述厌氧塔高径比为4-8,高度为16-25m。
[0010]本实用新型U-1C高效厌氧塔的优点:
[0011](I)容积负荷高:U-1C高效厌氧塔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
[0012](2)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U-1C高效厌氧塔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应器3倍左右,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而且U-1C高效厌氧塔高径比很大(一般为4~8),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合用地紧张的工矿企业。(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0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2~3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0D=10000~15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10~20倍。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4)抗低温能力强: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是对消化速率的影响。IC反应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和严重。通常U-1C高效厌氧塔厌氧消化可在常温条件(20~25°C )下进行,这样减少了消化保温的困难,节省了能量。(5)具有缓冲pH的能力: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I反应室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转化的碱度,对pH起缓冲作用,使反应器内pH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还可减少进水的投碱量。(6)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U-1C高效厌氧塔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7)出水稳定性好:利用二级UASB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过程中K s高产生的不利影响。Van Lier在1994年证明,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VFA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使反应进行稳定。(8)启动周期短:U-1C高效厌氧塔内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U-1C高效厌氧塔启动周期一般为I?2个月,而普通UASB启动周期长达4?6个月。(9)沼气利用价值高:反应器产生的生物气纯度高,CH4为70%?80%,C02为20%?30%,其它有机物为1%?5%,可作为燃料加以利用。
[0013](10)抗盐分能力强:高盐分的废水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活动,U-1C高效厌氧塔中采用的高效生物填料可形成高浓度片状、絮状污泥,可加快微生物的生长,大大降低了盐分对微生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一种U-1C高效厌氧塔,其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布水器1、进水管2、高效生物填料层4、第一反应室5、第二反应室7、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9。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9上部装有沼气出口 10。所述第一反应室5上方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6, —级三相分离器6上盖上装有通往旋流气液分离器9的上升管,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9设置有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5的底部;所述第二反应室7上方设置有二级三相分离器8,第二反应室反7应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管进入旋流气液分离器9 ;所述厌氧塔中心设有自旋流气液分离器9通往布水器I的泥水下降管3。所述厌氧塔高径比为4-8,高度为16-25m。
[0016]在外形上看U-1C高效厌氧塔实际上是个厌氧生化反应塔。由图1可知,进水通过泵由反应器底部通过高效生物填料层4进入第一反应室5,与该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混合,废水中所含的大部分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成沼气,所产生的沼气被第一反应室5的集气罩收集,沼气将沿着提升管上升。而混合液通过高效生物填料层4后,形成高浓度片状、絮状污泥,使其中的菌类快速生长,大部分进水COD在此处被降解。沼气上升的同时,把第一反应室5的混合液提升至设在反应器顶部的旋流气液分离器9,被分离出的沼气由旋流气液分离器9顶部的沼气出口 10排走。分离出的泥水混合液将沿着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5的底部,并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第一反应器混合液的内部循环。在第一反应室5前增加高效生物填料层4的结果是,使第一反应室5不仅有很高的生物量、很长的污泥龄并具有很大的升流速度,使该室内的颗粒污泥完全达到流化状态,有很高的传质速率,使生化反应速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第一反应室5的去除有机物能力。经膨胀床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外,其余污水通过一级三相分离器后,进入第二反应室7的颗粒污泥床区进行剩余COD降解与产沼气过程,提高和保证了出水水质。由于大部分COD已经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的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较小。该处产生的沼气由二级三相分离器8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旋流气液分离器9并被导出处理系统。经过第二反应室7处理后的废水经二级三相分离器9作用后,上清液经出水区排走,沉淀下来的污泥可自动回到第二反应室7。
【主权项】
1.一种U-1C高效厌氧塔,包括布水器、进水管、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在进入第一反应室之前先经过一个高效生物填料层;所述厌氧塔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布水器、进水管、高效生物填料层、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1C高效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上部装有沼气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1C高效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室上方设置有一级三相分离器,一级三相分离器上盖上装有通往旋流气液分离器的上升管,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设置有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的底部;所述第二反应室上方设置有二级三相分离器,第二反应室反应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管进入旋流气液分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1C高效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塔中心设有自旋流气液分离器通往布水器的泥水下降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U-1C高效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塔高径比为4-8,高度为16-25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U-IC高效厌氧塔,包括布水器、进水管、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进水在进入第一反应室之前先经过一个高效生物填料层;所述厌氧塔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布水器、进水管、高效生物填料层、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出水口、旋流气液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高效生物填料,使污水流经该填料时形成高浓度片状、絮状污泥,令其中的菌类快速生长,实现内循环具有布水均匀、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耐盐分,出水效果好、基建投资省、占地面积少等优点。
【IPC分类】C02F3-28
【公开号】CN204417211
【申请号】CN201420802439
【发明人】何正新, 费飞, 王洁
【申请人】江苏源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