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20254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体形式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完污水之后常常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一般采用浓缩或脱水的方法进行前期处理,以便将污泥的含水率从90%以上降低到60-80%,之后会对经处理过的污泥进行填埋、固化或干化处理。填埋容易使污泥发酵而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固化或干化设备由于效率低且能耗大,减量效果差且难于实施后续处理。
[0003]中国发明专利(CNlO 1186422A)提出了一种闭式多室流化床污泥干燥方法。这种方法中所采用的流化床不仅耗费能源且效率很低,难以实现连续且大规模的污泥干化处理。
[0004]由本申请人提交并授权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000261Y)提出了一种污泥低温干燥装置。这种干燥装置尽管实现一定的污泥减量,但耗费时间长,因此既消耗能源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提高干化效率的目的。
[000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319838U)提出了一种污泥固化处理搅拌机。这种搅拌机通过搅拌将污泥与干粉混合以实现污泥的固化,不仅没有去除污泥中的水分,还增加了污泥的体积量,并导致固化后的污泥无法再被利用。
[0006]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63472U)提出了一种台阶式多级结构强风干燥机。这种干燥机通过将污泥铺放在台阶式干燥台上并从侧向和底部输送压缩气体,且污泥由压缩气体移动。因此,这种干燥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干燥台越多机体就越大,占地面积大,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污泥干化处理。
[0007]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耗低、体积小、减量大的污泥干化装置。

【发明内容】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单体形式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中,由于干燥室内的翻动装置对污泥的连续剪切、破碎和翻动,使污泥与干燥气体频繁接触,从而解决了污泥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内、外部干燥程度不均匀的问题。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中,干燥气体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用于分隔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的分隔板上形成的连通口从底部对污泥进行干燥。随着翻动装置对污泥的剪切、破碎和翻动,污泥的颗粒度不断发生变化,导致污泥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有利于干燥气体进入第一干燥室。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中,通过鼓风装置来提高干燥气体进入第一干燥室的速度,从而加快干燥气体的流动速度,促进干燥气体与污泥的充分接触,提高了干化效率。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中,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对干燥气体的加热来提高污泥的干燥效率。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中,通过在第一干燥室内设置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翻动装置,其中,至少两个翻动装置的多个翻动组件可以彼此相互交错布置,不仅提高了污泥干化装置的干燥效率,而且还使得污泥干化装置的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0013]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基本上是单体形式,它具有干化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减量大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完全适用于目前市场的需要。由于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污水处理厂的设置较为分散,因此,在极少改变现有污水处理厂中的设备的情况下就可以配置这种单体形式的污泥干化装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利用在第一干燥室内设置的翻动装置的翻动组件不断地剪切、破碎和翻动第一干燥室内的污泥,使污泥与干燥气体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和方法能够解决污泥的粘性强、易结块和难破碎的难题,不仅显著去除污泥中的水分,而且将污泥的颗粒状转变为粉粒状,从而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构造、优点以及技术效果,其中: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0017]图2是沿图1的污泥干化装置横向截取的剖视图;
[0018]图3是图1的污泥干化装置的第一干燥室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表示设置在图3中的第一干燥室内的翻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5是翻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中的第二干燥室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局部横剖视图;
[0023]图8是图7中的曲面的分隔板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0024]图9表示设置在图7中的第一干燥室内的翻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和2分别以纵向剖开和横向剖开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装置I总体上呈单体形式且其包括有壳体,其中,壳体内设有分隔板4,从而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在分隔板4上形成用于连通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的连通口 5,以使干燥气体能够从第二干燥室6b进入到第一干燥室6a中。如图所示,尽管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是上下布置的,但也可以有其它布置形式。壳体包括本体2、上盖(或盖)3和底板4a,其中,本体2的上部分、上盖3以及分隔板4构成第一干燥室6a,而本体2的下部分、分隔板4和底板4a构成第二干燥室6b。然而,壳体可以由多个部件或多种方式构造而成,例如,本体2的上部分可以与分隔板4 一体形成,其中,将分隔板的上面用作第一干燥室6a的底部,且将本体2的下部分固定到分隔板上,其中,将分隔板的下面用作第二干燥室6b的顶部。另外,还可以将本体2的下部分与分隔板4或底板一体形成,或者取消底板4a,将本体2设置在地面B上等等。
[0026]如图所示,在壳体的上盖3上分别设有用于引入待干燥或要干燥的污泥的进料口8和用于排出已干燥污泥的尾气或干燥气体的排气口 10,而在远离进料口 8的分隔板4附近的本体2的上部分的端壁上设有用于已干燥的污泥的出料口 9。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用于第一干燥室6a的进料口 8或排气口 10设置在本体2和上盖3的其中一个上的任意位置,也即第一干燥室6a的上部分的任意位置。同样,出料口 9可以设置在本体2的上部分的包括侧壁和端壁的周向壁的任意位置,也即第一干燥室6a的周向壁的任意位置。
[0027]在分隔板4上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连通口 5。如图3所示,在分隔板4上形成有多个不同形状的连通口 5,它可以包括梯形5a、长方形5b、多边形5c,以及五边形、圆形、T形等等。连通口的形状不仅限于所示出的规则的几何形状,还可以有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而且,这些不同形状的连通口可以任意地分布在分隔板4上的任何位置。换句话说,连通口 5在数量、形状和排列规则上没有限制,都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
[0028]在图4中示出了在第一干燥室6a内设置两个用于翻动污泥的翻动装置7a、7b的优选实施例,其中,两个翻动装置7a、7b沿壳体的纵向方向G彼此平行且水平布置。每个翻动装置7a、7b具有转动轴701a、701b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用于翻动污泥的多个翻动组件702a、702b,而且每个翻动装置7a、7b可以具有不同数量或不同构造的翻动组件702a、702b。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翻动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翻动装置7具有转动轴701和固定在转动轴701上的用于翻动污泥的多个翻动组件702a、702b、702c和702d。与图4中所示的翻动装置的翻动组件不同,这些翻动组件分别具有不同构造或形状。翻动组件702a包括有四个叶片或棘齿703a,而翻动组件702b包括有三个叶片或棘齿703b,它们在轮廓上类似于螺旋桨的桨叶,且其中一个叶片或棘齿可以比其它的要长。翻动组件702c具有类似于齿轮的盘状,其中,在盘部分的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