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聚氨酯生产废水的污水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968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聚氨酯生产废水的污水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治理系统,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聚氨酯生产废水的污水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聚氨酯全称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总称。通过改变聚氨酯的原料组成,可以大幅的改变得到不同软硬度的产品,包括油漆涂料、泡沫塑料、弹性纤维等。目前聚氨酯正被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医疗、石油化工等。
[0003]聚酯生产中发生的酯化反应会生成废水,废水中含有溶解其中的醇类,有机酸,惰性溶剂(如甲苯二甲苯),如用催化剂的话有可能溶解有部分催化剂。废水如果直接排放的话,里面的有机酸等会使环境酸碱失衡,同时废水中的醇类、惰性溶剂等还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这些废水只是简单的过滤出大颗粒物质,并没有进行其他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使废水中的各种物质没有得到回收而浪费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一种实时模拟种植地环境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聚氨酯生产废水的污水治理系统,由调节池、厌氧池、电解设备、若干个渗透处理设备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调节池为密闭结构,调节池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排气的出气口,调节池对应入水口下方设置有一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2-4mm ;所述厌氧池的长和宽均为1.5_2m,水深1-1.5m ;所述电解设备为微型电解塔,所述渗透处理设备的渗透膜为纳滤膜。所述调节池、所述厌氧池填充有氮气。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以广泛推行。同时,调节池中的过滤网孔径为2-4_,可以很好的过滤出大颗粒物质,又能保障进水时不会堵塞。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分解成多肽等分子相对较小的有机物,电解塔能够将分子较小的有机物吸附沉淀。采用的渗透膜为纳滤膜,纳滤膜只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可以截留二价以上的离子和其他颗粒,所透过的只有水分子和一些一价的离子(如钠、钾、氯离子)。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0]参考图1,一种适用于聚氨酯生产废水的污水治理系统,由调节池1、厌氧池2、电解设备3、若干个渗透处理设备4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调节池I为密闭结构,调节池I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排气的出气口 7,调节池I对应入水口 5下方设置有一层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的孔径为2-4mm ;所述厌氧池2的长和宽均为1.5_2m,水深1-1.5m ;所述电解设备3为微型电解塔,所述渗透处理设备4的渗透膜为纳滤膜。所述调节池1、所述厌氧池2填充有氮气。
[0011 ] 聚氨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经管道排入调节池I,设置在调节池I中的过滤网6可以先初步的过滤出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调节池I还能够控制池中的废水量;之后废水进入厌氧池2进行分解,可以将一些有机大分子分解为有机小分子;然后废水排入微型电解塔中,电解塔产生的铁离子具有吸附性,可以将废水中的部分物质吸附沉淀;最后废水进入渗透处理设备4中,在纳滤膜的作用下渗透出水和小部分低价离子。由于聚氨酯的生产原料会和氧气产生反应从而发热,所以本实用新型特别在调节池I和厌氧池2中充有氮气。
[00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聚氨酯生产废水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调节池、厌氧池、电解设备、若干个渗透处理设备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调节池为密闭结构,调节池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排气的出气口,调节池对应入水口下方设置有一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2-4mm ;所述厌氧池的长和宽均为1.5_2m,水深1-1.5m ;所述电解设备为微型电解塔,所述渗透处理设备的渗透膜为纳滤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聚氨酯生产废水的污水治理系统,由调节池、厌氧池、电解设备、若干个渗透处理设备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调节池为密闭结构,调节池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排气的出气口,调节池对应入水口下方设置有一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2-4mm;所述厌氧池的长和宽均为1.5-2m,水深1-1.5m;所述电解设备为微型电解塔,所述渗透处理设备的渗透膜为纳滤膜;所述调节池、所述厌氧池填充有氮气。调节池中的过滤网孔径为2-4mm,可以很好的过滤出大颗粒物质;纳滤膜只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可以截留二价以上的离子和其他颗粒,所透过的只有水分子和一些一价的离子,从而保证处理水的洁净度。
【IPC分类】C02F103/38, C02F9/14
【公开号】CN204939187
【申请号】CN201520522467
【发明人】陈元盛
【申请人】福建南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