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抑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872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人工湿地抑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抑堵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人工湿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造成堵塞,而目前解决堵塞的成本相对较高。经研究发现,普通人工湿地在中段和尾段的堵塞比较严重。目前解决普通人工湿度堵塞的技术手段一般是对湿地进水进行预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污水、尤其是含有大量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时,必须在湿地之前设置预处理设施。尽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以及其它一些不利于人工湿地处理过程的物质,以减少湿地中的沉积,防止堵塞。常见的预处理设施有隔栅、沉砂池、曝气池、沉淀池、厌氧沉淀塘等。
[000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预处理设施仅仅能除掉一部分的悬浮物和漂浮物,而其它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将进入至人工湿地,积少成多,同样会导致人工湿地的堵塞,因此,人们采用比如以反向水流冲洗并冲洗方向交替循环等方式来解决堵塞问题,但防堵塞结构均相对复杂,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解决了杂质堵塞人工湿地的问题,保证了人工湿地的正常运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包括设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两端的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该第一配水渠、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第二配水渠依次相连通且其内的水流呈单向流通,所述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分别由其中部所设置的第一斜管区、第二斜管区分隔为上下两区,该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下部区域对应为第一沉淀区、第二沉淀区,该第一沉淀区、第二沉淀区截面底部均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状,并在该倒梯形状底部对应设置有第一穿孔排泥管、第二穿孔排泥管,其中,所述第一沉淀区外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配水渠上部区域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之间连通有第一过水管;所述第二配水渠上部区域外接有排水管,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与所述第二沉淀区之间连通有第二过水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的底部水平位置均低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的底部水平位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第二穿孔排泥管对应沿所述第一配水渠、第二配水渠长度方向设置。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与所述第二配水渠之间连通有溢流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水管、第二过水管、溢流孔数量为多个,其分别并列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的两端。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在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两端的配水渠上设置斜管区,由斜管区对流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的水流或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沉淀过滤,最后由沉淀区中的穿孔排泥管将沉淀在沉淀区的污泥或杂质定期排除,以此抑制人工湿地填料堵塞,解决了杂质堵塞人工湿地的问题,保证了人工湿地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不意简图;
[0012]图2是图1中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4]一种如图1、图2所述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包括设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两端的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该第一配水渠2、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第二配水渠3依次相连通且其内的水流呈单向流通,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分别由其中部所设置的第一斜管区21、第二斜管区31分隔为上下两区,该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下部区域对应为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该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截面底部均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状,并在该倒梯形状底部对应设置有第一穿孔排泥管24、第二穿孔排泥管34,其中,第一沉淀区22外接有进水管23,第一配水渠2上部区域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之间连通有第一过水管25 ;第二配水渠3上部区域外接有排水管37,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与第二沉淀区32之间连通有第二过水管35。
[0015]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在于对人工湿地的抑堵,其可应用于生态浮床、植物塘、或者其它形态结构。水流或废水经由进水管23依次进入至第一沉淀区22、第一斜管区21、第一配水渠上部区域、第一过水管25、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后再由第二过水管35、第二沉淀区32、第二斜管区31、第二配水渠上部区域、排水管37排出,其中,第一斜管区21、第二斜管区31用于对水流或废水中的悬浮杂质等进行物理沉淀过滤,过滤后的悬浮杂质等沉淀于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底部,因该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底部截面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状,沉淀的悬浮杂质将由该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底部的第一穿孔排泥管24、第二穿孔排泥管34定期排出,以此保证整个人工湿地的正常应用,抑堵效果明显。
[0016]具体地,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的底部水平位置均低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的底部水平位置,较之传统的人工湿地来说,该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的深度大大增加,当然,第一沉淀区22、第一斜管区21 ;第二沉淀区32、第二斜管区31等的布局合理情况下,可对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的深度进行合理调整。
[0017]为了保证对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的排污效率,第一穿孔排泥管24、第二穿孔排泥管34对应沿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长度方向设置。
[0018]在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与第二配水渠3之间连通有溢流孔36。最后,第一过水管25、第二过水管35、溢流孔36数量为多个,其分别并列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的两端。
[00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包括设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两端的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该第一配水渠(2)、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第二配水渠(3)依次相连通且其内的水流呈单向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分别由其中部所设置的第一斜管区(21)、第二斜管区(31)分隔为上下两区,该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下部区域对应为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该第一沉淀区(22)、第二沉淀区(32)截面底部均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状,并在该倒梯形状底部对应设置有第一穿孔排泥管(24)、第二穿孔排泥管(34),其中,所述第一沉淀区(22)外接有进水管(23),所述第一配水渠(2)上部区域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之间连通有第一过水管(25);所述第二配水渠(3)上部区域外接有排水管(37),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与所述第二沉淀区(32)之间连通有第二过水管(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的底部水平位置均低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的底部水平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排泥管(24)、第二穿孔排泥管(34)对应沿所述第一配水渠(2)、第二配水渠(3)长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与所述第二配水渠(3)之间连通有溢流孔(3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水管(25)、第二过水管(35)、溢流孔(36)数量为多个,其分别并列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抑堵结构,其包括设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两端的第一、二配水渠,该第一配水渠、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第二配水渠依次相连通且其内的水流呈单向流通,第一、二配水渠分别由其中部所设置的第一、二斜管区分隔为上下两区,该第一、二配水渠下部区域对应的第一、二沉淀区截面底部均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状,在其底部对应设置有第一、二穿孔排泥管,其中,所述第一沉淀区接有进水管,第一配水渠上部区域与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之间连通有第一过水管;第二配水渠上部区域外接有排水管,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与第二沉淀区之间连通有第二过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解决了杂质堵塞人工湿地的问题。
【IPC分类】C02F1/52, C02F9/14, C02F3/32
【公开号】CN204958678
【申请号】CN201520682267
【发明人】于东盛, 汤红花, 江郑, 陈梁, 刘金梅, 李有为, 唐世田
【申请人】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