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433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合成湿地,特别涉及一种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背景技术】
[0002]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0003]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潜流式湿地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潜流式湿地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0004]现有的潜流式湿地根据地形和水流等因素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但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水流的不稳定性和地形复杂等因素,导致上述两种方式都不能有效的进行污水的处理,污水经常会在某一处理环节中长期停滞,很难进行后续的处理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防止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污水停滞情况,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包括湿地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湿地本体一侧的水栗,所述水栗与所述湿地本体之间通过集水管和给水孔连接,所述湿地本体的顶部为垂直集水层,所述垂直集水层的表面种植有植被,所述植被底部的植被根须生在所述垂直集水层的内部,所述垂直集水层的底部通过垂直栅栏网格连接垂直净化层,所述垂直净化层的底部连接出水层,所述出水层通过出水孔连接出水管,所述湿地本体的两侧为水平集水层,所述水平集水层的内侧通过水平栅栏网格分别连接水平净化层,所述水平净化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水层。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垂直净化层和所述水平净化层均由厌氧处理层、好氧处理层和平板膜生物反应层组成,所述厌氧处理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好氧处理层,所述好氧处理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平板膜生物反应层。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垂直集水层和所述水平集水层的内部均填充有沙砾和土壤。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相结合,可适应各种地形和水流,防止因处理方式单一,导致水流停止,能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该种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立体化的对污水进行处理,有效的处理生活、工业、农业等多种污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优化环境。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2]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净化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1、湿地本体;2、水栗;3、集水管;4、给水孔;5、垂直集水层;6、垂直栅栏网格;7、垂直净化层;8、出水层;9、出水孔;10、出水管;11、植被;12、植被根须;13、水平集水层;14、水平栅栏网格;15、水平净化层;16、厌氧处理层;17、好氧处理层;18、平板膜生物反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包括湿地本体1及设置在所述湿地本体1 一侧的水栗2,所述水栗2与所述湿地本体1之间通过集水管3和给水孔4连接,所述湿地本体1的顶部为垂直集水层5,所述垂直集水层5的表面种植有植被11,所述植被11底部的植被根须12生在所述垂直集水层5的内部,所述垂直集水层5的底部通过垂直栅栏网格6连接垂直净化层7,所述垂直净化层7的底部连接出水层8,所述出水层8通过出水孔9连接出水管10,所述湿地本体1的两侧为水平集水层13,所述水平集水层13的内侧通过水平栅栏网格14分别连接水平净化层15,所述水平净化层15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水层8 ;将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的运行模式,结合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可在复杂地形和水流不稳定地区使用,对于地形和水流的依赖性降低,使用能力更强。
[0018]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净化层7和所述水平净化层15均由厌氧处理层16、好氧处理层17和平板膜生物反应层18组成,所述厌氧处理层16的底部连接所述好氧处理层17,所述好氧处理层17的底部连接所述平板膜生物反应层18。所述垂直集水层5和所述水平集水层13的内部均填充有沙砾和土壤,当污水通过集水层集水后,利用压力或水流力,污水会分别进入厌氧处理层16、好氧处理层17和平板膜生物反应层18从生物、化学、物理三方面逐步对污水进行厌氧、好氧和过滤处理,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优化了环境。
[0019]具体的,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水流,决定使用哪种潜流人工湿地,在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时,能及时的调整处理方式,污水通过植被、土壤、和栅栏网格进行生物和物理初步处理,再经过厌氧处理层16、好氧处理层17和平板膜生物反应层18依次进行处理,随后通过出水层8排出。
[0020]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相结合,可适应各种地形和水流,防止因处理方式单一,导致水流停止,能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该种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立体化的对污水进行处理,有效的处理生活、工业、农业等多种污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优化环境。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包括湿地本体(1)及设置在所述湿地本体(1)一侧的水栗(2),所述水栗(2)与所述湿地本体(1)之间通过集水管(3)和给水孔(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本体(1)的顶部为垂直集水层(5),所述垂直集水层(5)的表面种植有植被(11),所述植被(11)底部的植被根须(12)生在所述垂直集水层(5)的内部,所述垂直集水层(5)的底部通过垂直栅栏网格(6)连接垂直净化层(7),所述垂直净化层(7)的底部连接出水层(8),所述出水层⑶通过出水孔(9)连接出水管(10),所述湿地本体(1)的两侧为水平集水层(13),所述水平集水层(13)的内侧通过水平栅栏网格(14)分别连接水平净化层(15),所述水平净化层(15)的底部连接所述出水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净化层(7)和所述水平净化层(15)均由厌氧处理层(16)、好氧处理层(17)和平板膜生物反应层(18)组成,所述厌氧处理层(16)的底部连接所述好氧处理层(17),所述好氧处理层(17)的底部连接所述平板膜生物反应层(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集水层(5)和所述水平集水层(13)的内部均填充有沙砾和土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运行模式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包括湿地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湿地本体一侧的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湿地本体之间通过集水管和给水孔连接,所述湿地本体的顶部为垂直集水层,所述垂直集水层的表面种植有植被,所述植被底部的植被根须生在所述垂直集水层的内部,所述垂直集水层的顶部通过垂直栅栏网格连接垂直净化层,所述垂直净化层的底部连接出水层,所述出水层通过出水孔连接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相结合,可适应各种地形和水流,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该种人工湿地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立体化的对污水进行处理。
【IPC分类】C02F3/30, C02F3/32
【公开号】CN205023951
【申请号】CN201520742926
【发明人】肖振华, 张毅, 周广友
【申请人】济宁同太环保科技服务中心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