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0121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工艺主要有:人工湿地,MBR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氧化沟,厌氧滴虑等等。人工湿地投资低,但容易被堵塞,施工期长,出水水质不稳定,易受季节影响;MBR工艺出水水质好,但膜片需化学药剂清洗,并且需定期更换膜片,成本高、维护管理复杂;生物接触氧化一般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焊接钢板做为箱体,钢混结构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钢板结构易腐蚀、寿命短。氧化沟占地面积太大,浪费土地资源,不宜大规模推广;厌氧滴虑费用低,但出水水质差,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的左侧上端均设有进水管,右侧上端均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分别包括外罐体及设于外罐体内与外罐体同心设置的内罐体,所述内罐体的底端设有至少2个过水孔,内罐体的上方为锥形结构,且与外罐体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圆形沉淀区,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的内侧上方设有圆形溢水堰,所述第三罐体内设有竖流管、储泥锥斗、斜板沉淀器和污泥栗。
[0005]进一步的,所述内罐体内设曝气管路系统,所述的曝气管路系统为外圆形曝气管和内圆形曝气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构成,连接管上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伸出罐体与曝气机相连。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的上方均设有三个检查孔,三个检查孔的中心线与罐体进出水口中心线重合,其中一个检查孔位于中间,另两个检查孔位于中间检查孔的两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罐体内设有生物填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斜板沉淀器位于储泥锥斗上方呈环形布置,斜板沉淀器上部清水区高度大于0.4米。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采用新型玻璃钢材料做罐体,设备不会腐蚀,抗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可批量生产,缩短建设工期,与其他工艺相比,施工和安装比较便捷,使用的人力相对较少,降低了成本。适合当前广大农村乡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大规模建设需求。
[0012]2、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均采用内、外两层罐体设计,内罐体的上方为锥形结构,且与外罐体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圆形沉淀区,沉淀的污泥通过过水孔回到内罐体,使罐体内活性污泥浓度增大,提高了单位罐体体积有机负荷,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曝气管路系统采用同心圆布置方式,使污水在罐体内形成环流,在相同的停留时间内污水在罐体内流动更长的路程,接触到更多的氧气和微生物。由于污水在相同的停留时间内接触更多的氧气和微生物,污水中的有机物将会被更多的微生物降解,显著提高出水排放标准。
[0013]3、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组合式沉淀器,沉淀效果是单一方式的2-3倍。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C-MBBR为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C-MBBR的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和第三罐体3,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和第三罐体3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和第三罐体3的左侧上端均设有进水管6,右侧上端均设有出水管7,各罐体的内部在距离灌顶200mm-1000mm范围内设置圆形溢水堰8,进水管6分别穿过溢流堰8、内层罐体;出水管7收集溢流堰的水后穿出外罐体。其中,第一罐体I和第二罐体2分别包括外罐体4及设于外罐体4内与外罐体4同心设置的内罐体5,内罐体5的上部采用锥形结构并与外罐体4一并构成一个圆形沉淀区,在内罐体底部到内罐体垂直高度之间的位置开过水孔(图未示出),过水孔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同心圆线上,过水孔的数量大于2个,并且平均分布在同心圆线上,这些过水孔可实现内罐体5里面的污水流入内外罐体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内外罐体之间的污水向上流经过罐体上部的溢水堰8收集后经出水管7排出。
[0019]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和第三罐体3的上方均设有三个检查孔9,三个检查孔9的中心线与罐体进出水口中心线重合,其中一个检查孔位于中间另两个检查孔位于中间检查孔的两侧,内罐体5内设曝气管路系统10,该曝气管路系统10为外圆形曝气管和内圆形曝气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构成,连接管上连接进气管11,进气管11的一端伸出罐体与曝气机相连,其中曝气孔可采用直接穿孔或安装曝气头等方式,曝气机可采用罗茨风机、回转式风机。内罐体5内设有生物填料12,采用纳米悬浮料、水草填料等,填料安置方式及投放量依据不同情况而定。
[0020]第三罐体3为沉淀澄清处理单元,特别的采用了坚流式沉淀和斜板沉淀两种沉淀技术相结合的沉淀装置,其内部设有竖流管15、储泥锥斗14、斜板沉淀器16和污泥栗13,坚流管15设在第三罐体3内的中间位置,坚流管15直径以通过其流速不大于30mm/s以准,第三罐体3罐体外直径与沉淀区的储泥锥斗14深度的比值小于3,储泥锥斗14底部设有污泥栗13,可用污泥栗13排泥或气提排泥。斜板沉淀器位16于储泥锥斗14上方呈环形布置,斜板沉淀器16上部清水区高度大于0.4米。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0022]污水通过进水管6进入第一罐体I的内罐体5,在内罐体5曝气处理后通过过水孔流入内外罐体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内外罐体之间的污水向上流经过罐体上部的溢水堰8收集后经出水管7排出入第二罐体2的内罐体5,第一罐体I和第二罐体2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阐述,污水从第二罐体2上部的溢水堰8收集后经出水管7排出入第三罐体3的竖流管15,污水经过竖流管15后,污泥沉入储泥锥斗14,清水向上折流,流经斜板沉淀器16,经过斜板沉淀器16二次沉淀分离污泥,清水再经溢流堰收集后流出,达标排放。
[0023]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罐体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位置可以灵活的变动,不一定按照本发明说描述的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在同一中心线上,设备检查口根据不同情况可开1-3个,内外罐体形状不一定为圆,可以为方型或其它型状。另外罐体材质不一定为玻璃钢,可以为普通钢板、不锈钢或混凝土材质。以及曝气管布置方式不一定为同心圆,可以为同心六边形、八边形等。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的左侧上端均设有进水管,右侧上端均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分别包括外罐体及设于外罐体内与外罐体同心设置的内罐体,所述内罐体的底端设有至少2个过水孔,内罐体的上方为锥形结构,且与外罐体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圆形沉淀区,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的内侧上方设有圆形溢水堰,所述第三罐体内设有竖流管、储泥锥斗、斜板沉淀器和污泥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内设曝气管路系统,所述的曝气管路系统为外圆形曝气管和内圆形曝气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构成,连接管上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伸出罐体与曝气机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的上方均设有三个检查孔,三个检查孔的中心线与罐体进出水口中心线重合,其中一个检查孔位于中间,另两个检查孔位于中间检查孔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罐体内设有生物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沉淀器位于储泥锥斗上方呈环形布置,斜板沉淀器上部清水区高度大于0.4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均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复合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和第三罐体的左侧上端均设有进水管,右侧上端均设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分别包括外罐体及设于外罐体内与外罐体同心设置的内罐体,内罐体的底端设有至少2个过水孔,内罐体的上方为锥形结构,且与外罐体的内壁之间构成一个圆形沉淀区,罐体的内侧上方设有圆形溢水堰第三罐体内设有竖流管、储泥锥斗、斜板沉淀器和污泥泵。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设备使用寿命长,出水水质好,易管理的特点。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205313322
【申请号】CN201521029912
【发明人】李海, 王昌盛, 张大俊, 黄永杰, 李晓文
【申请人】广西南宁绿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