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60986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沉淀区、过滤区和絮凝区,絮凝区、沉淀区及过滤区相互对应连接;过滤区包括滤料腔及虹吸反洗机构,设置虹吸反洗机构,对过滤腔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较为及时,不用人为进行清洗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虹吸反洗机构内设置抽气管,进行虹吸破坏,使管体内掺杂水泡从而形成高频率断续式虹吸,从而搅浑堆积层使清洗效率更高,清洗更为彻底。
【专利说明】
虹吸反洗式_体化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对环境和资源的不断重视,净水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在净水设备对污水进行过滤时需要进行絮凝剂,污水进入过滤腔时含有凝胶或絮凝物,进行过滤时容易在过滤层上形成堆积,当堆积层过多时容易堵塞过滤腔,现有设备对过滤腔的清洗不够方便,清洗效果较差,清洗效率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过滤腔自清洗的新型净水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为:一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沉淀区、过滤区和絮凝区,絮凝区、沉淀区及过滤区相互对应连接;絮凝区通过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内腔,其侧壁上设有进水管;
[0005]沉淀区内腔上部设有斜板填料,底部通过集泥板连接有沉淀排泥管;沉淀区侧壁上沿设有若干个溢流堰,溢流堰通过U形管连接在过滤区内部,过滤区侧壁设有出水管;
[0006]过滤区包括滤料腔及虹吸反洗机构,滤料腔设置在过滤区腔体中部,所述U形管伸入滤料腔,虹吸反洗机构竖向设置在过滤区侧部,包括由外向内相互套接的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及抽气管;虹吸上升管上端为封闭状态,下端密封连接在虹吸下降管侧壁上,虹吸上升管通过虹吸管连通滤料腔腔体;虹吸下降管上端置于虹吸上升管内腔,下端伸入排污腔内;抽气管下端伸出虹吸下降管下端侧壁外部,上端穿过虹吸上升管侧壁和虹吸下降管侧壁伸入过滤区腔体内,抽气管中部设有穿过虹吸下降管侧壁与虹吸上升管内腔相互连通的连接管。
[0007]沉淀区集泥板截面为V形,沉淀排泥管侧壁顶部设有与其轴向对应的排泥缝,集泥板两侧侧壁对应连接在排泥缝两侧;排泥缝长度与沉淀区宽度相对应,排泥缝宽度为30mm。
[0008]絮凝区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絮凝腔、第二絮凝腔和第三絮凝腔,三个絮凝腔相互连通,所述絮凝腔内部均设有絮凝板,底部设有絮凝排泥管;第一絮凝腔侧壁设有进水管,第三絮凝腔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内腔;絮凝腔内设有两个宽度与其内腔相匹配的絮凝板,两絮凝板分别对应连接在絮凝腔上下端面上,两絮凝板非连接端与其所对应的絮凝腔端面之间留有缝隙;第一絮凝腔和第二絮凝腔内部絮凝板为折板,第三絮凝腔内部絮凝板为直板。
[0009]进一步地,相邻的两絮凝腔侧壁上通过设置连通缺口使水流在絮凝腔内曲折流动,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絮凝腔相互对应的两侧侧壁上,相互对应的两个连通缺口在同一侧壁上的投影关于该侧壁中心对称;絮凝排泥管侧壁均匀分布有排泥孔。
[0010]沉淀区、过滤区和絮凝区侧壁上均设有人孔,沉淀区侧壁还设有排空管;抽气管上端通过变径接头连接在过滤区腔体内,所述变径接头直径大于抽气管,侧壁设有排气孔;沉淀区上沿设有横向的波水堰,波水堰缺口底部低于溢流堰最低点。
[0011]滤料腔内滤料为石英砂,设有通孔的隔板设置在滤料腔底部,隔板通孔内装配有滤帽;U形管中部管体埋入滤料腔底部滤料内,出水端置于滤料腔腔体中;滤料腔周围设有连通滤料腔上下方过滤区腔体的水流通道;通过连接在滤料腔腔体内;虹吸管为L形,虹吸管一端连接在虹吸上升管侧壁下沿并连通其内腔,另一端指向滤料上表面。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设置虹吸反洗机构,对过滤腔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较为及时,不用人为进行清洗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虹吸反洗机构内设置抽气管,进行虹吸破坏,使管体内掺杂水泡从而形成高频率断续式虹吸,从而搅浑堆积层使清洗效率更高,清洗更为彻底。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装置主视图;
[0014]附图2为本装置俯视图;
[0015]附图3为附图1中C-C向剖视图;
[0016]附图4为附图2中A-A向剖视图;
[0017]附图5为本装置左视图;
[0018]附图6为附图2中B-B向剖视图;
[0019]附图7为絮凝区俯视图;
[0020]附图8为附图7中1-1向剖视图;
[0021]附图9为附图7中2-2向剖视图;
[0022]附图10为附图7中3-3向剖视图;
[0023]附图11为虹吸反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12为附图11中变径接头放大图;
[0025]附图13为波水堰机构简图;
[0026]附图14为絮凝排泥管机构简图。
[0027]图中I为沉淀区、2为絮凝区、3为过滤区、4为斜板填料、5为溢流堰、6为沉淀排泥管、7为出水管、8为人孔、9为进水管、10为虹吸上升管、11为集泥板、12为絮凝排泥管、13为排污腔、14为虹吸下降管、15为抽气管、16为排空管、17为U形管、18为滤料、19为虹吸管、20为变径接头、21为波水堰、201为第一絮凝腔、202为第二絮凝腔、203为第三絮凝腔、204为絮凝折板、205为絮凝直板、206为絮凝腔连通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一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参见附图1-6、11:包括沉淀区1、过滤区3和絮凝区2,絮凝区2、沉淀区I及过滤区3相互对应连接;絮凝区2通过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I内腔,其侧壁上设有进水管9 ;
[0029]沉淀区I内腔上部设有斜板填料4,底部通过集泥板11连接有沉淀排泥管6;沉淀区I侧壁上沿设有若干个溢流堰5,溢流堰5通过U形管17连接在过滤区3内部,过滤区3侧壁设有出水管7;
[0030]过滤区3包括滤料腔及虹吸反洗机构,滤料腔设置在过滤区3腔体中部,所述U形管17伸入滤料腔,虹吸反洗机构竖向设置在过滤区3侧部,包括由外向内相互套接的虹吸上升管10、虹吸下降管14及抽气管15;虹吸上升管10上端为封闭状态,下端密封连接在虹吸下降管14侧壁上,虹吸上升管10通过虹吸管19连通滤料腔腔体;虹吸下降管14上端置于虹吸上升管10内腔,下端伸入排污腔13内;抽气管15下端伸出虹吸下降管14下端侧壁外部,上端穿过虹吸上升管10侧壁和虹吸下降管14侧壁伸入过滤区3腔体内,抽气管15中部设有穿过虹吸下降管14侧壁与虹吸上升管10内腔相互连通的连接管。
[0031 ]设置虹吸反洗机构,对过滤腔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较为及时,不用人为进行清洗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虹吸反洗机构内设置抽气管15,进行虹吸破坏,使管体内掺杂水泡从而形成高频率断续式虹吸,从而搅浑堆积层使清洗效率更高,清洗更为彻底。
[0032]实施例2 —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参见附图1_11、14:包括沉淀区1、过滤区3和絮凝区2,絮凝区2、沉淀区I及过滤区3相互对应连接;絮凝区2通过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I内腔,其侧壁上设有进水管9 ;
[0033]沉淀区I内腔上部设有斜板填料4,底部通过集泥板11连接有沉淀排泥管6;沉淀区I侧壁上沿设有若干个溢流堰5,溢流堰5通过U形管17连接在过滤区3内部,过滤区3侧壁设有出水管7;
[0034]过滤区3包括滤料腔及虹吸反洗机构,滤料腔设置在过滤区3腔体中部,所述U形管17伸入滤料腔,虹吸反洗机构竖向设置在过滤区3侧部,包括由外向内相互套接的虹吸上升管10、虹吸下降管14及抽气管15;虹吸上升管10上端为封闭状态,下端密封连接在虹吸下降管14侧壁上,虹吸上升管10通过虹吸管19连通滤料腔腔体;虹吸下降管14上端置于虹吸上升管10内腔,下端伸入排污腔13内;抽气管15下端伸出虹吸下降管14下端侧壁外部,上端穿过虹吸上升管10侧壁和虹吸下降管14侧壁伸入过滤区3腔体内,抽气管15中部设有穿过虹吸下降管14侧壁与虹吸上升管10内腔相互连通的连接管。
[0035]设置虹吸反洗机构,对过滤腔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较为及时,不用人为进行清洗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虹吸反洗机构内设置抽气管15,进行虹吸破坏,使管体内掺杂水泡从而形成高频率断续式虹吸,从而搅浑堆积层使清洗效率更高,清洗更为彻底。
[0036]沉淀区I集泥板11截面为V形,沉淀排泥管6侧壁顶部设有与其轴向对应的排泥缝,集泥板11两侧侧壁对应连接在排泥缝两侧;排泥缝长度与沉淀区I宽度相对应,排泥缝宽度为30mmο
[0037]设置与集泥板11相对应的排泥缝,沉淀区I排泥效率更高,排泥更为顺畅,排泥过程中所需的排水量更少。
[0038]絮凝区2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絮凝腔201、第二絮凝腔202和第三絮凝腔203,三个絮凝腔相互连通,所述絮凝腔内部均设有絮凝板,底部设有絮凝排泥管12;第一絮凝腔201侧壁设有进水管9,第三絮凝腔203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I内腔;絮凝腔内设有两个宽度与其内腔相匹配的絮凝板,两絮凝板分别对应连接在絮凝腔上下端面上,两絮凝板非连接端与其所对应的絮凝腔端面之间留有缝隙;第一絮凝腔201和第二絮凝腔202内部絮凝板为折板204,第三絮凝腔203内部絮凝板为直板205。
[0039]相邻的两絮凝腔侧壁上通过设置连通缺口206使水流在絮凝腔内曲折流动,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絮凝腔相互对应的两侧侧壁上,相互对应的两个连通缺口 206在同一侧壁上的投影关于该侧壁中心对称;絮凝排泥管12侧壁均匀分布有排泥孔。
[0040]水流在絮凝腔内曲折流动,使水流流速更缓慢,增加了污水在絮凝腔内的滞留时间,提高了污水的絮凝效果;设置排泥絮凝管,便于对絮凝沉淀物进行排出。
[0041]实施例3 —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参见附图1-14:包括沉淀区1、过滤区3和絮凝区2,絮凝区2、沉淀区I及过滤区3相互对应连接;絮凝区2通过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I内腔,其侧壁上设有进水管9 ;
[0042]沉淀区I内腔上部设有斜板填料4,底部通过集泥板11连接有沉淀排泥管6;沉淀区I侧壁上沿设有若干个溢流堰5,溢流堰5通过U形管17连接在过滤区3内部;
[0043]过滤区3包括滤料腔及虹吸反洗机构,滤料腔设置在过滤区3腔体中部,所述U形管17伸入滤料腔,U形管17中部管体埋入滤料腔底部滤料18内,出水端置于滤料腔腔体中;滤料腔周围设有连通滤料腔上下方过滤区3腔体的水流通道,过滤区3侧壁设有出水管7;虹吸反洗机构竖向设置在过滤区3侧部,包括由外向内相互套接的虹吸上升管10、虹吸下降管14及抽气管15;虹吸上升管10上端为封闭状态,下端密封连接在虹吸下降管14侧壁上,虹吸上升管10侧壁下沿通过虹吸管19连接在滤料腔腔体内;虹吸下降管14上端置于虹吸上升管10内腔,下端伸入排污腔13内;抽气管15下端伸出虹吸下降管14下端侧壁外部,上端穿过虹吸上升管10侧壁和虹吸下降管14侧壁伸入过滤区3腔体内,抽气管15中部设有穿过虹吸下降管14侧壁与虹吸上升管10内腔相互连通的连接管。
[0044]设置虹吸反洗机构,对过滤腔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较为及时,不用人为进行清洗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虹吸反洗机构内设置抽气管15,进行虹吸破坏,使管体内掺杂水泡从而形成高频率断续式虹吸,从而搅浑堆积层使清洗效率更高,清洗更为彻底。
[0045]沉淀区I集泥板11截面为V形,沉淀排泥管6侧壁顶部设有与其轴向对应的排泥缝,集泥板11两侧侧壁对应连接在排泥缝两侧;排泥缝长度与沉淀区I宽度相对应,排泥缝宽度为30mmο
[0046]设置与集泥板11相对应的排泥缝,沉淀区I排泥效率更高,排泥更为顺畅,排泥过程中所需的排水量更少。
[0047]絮凝区2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絮凝腔201、第二絮凝腔202和第三絮凝腔203,三个絮凝腔相互连通,所述絮凝腔内部均设有絮凝板,底部设有絮凝排泥管12;第一絮凝腔201侧壁设有进水管9,第三絮凝腔203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I内腔;絮凝腔内设有两个宽度与其内腔相匹配的絮凝板,两絮凝板分别对应连接在絮凝腔上下端面上,两絮凝板非连接端与其所对应的絮凝腔端面之间留有缝隙;第一絮凝腔201和第二絮凝腔202内部絮凝板为折板204,第三絮凝腔203内部絮凝板为直板205。
[0048]相邻的两絮凝腔侧壁上通过设置连通缺口使水流在絮凝腔内曲折流动,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絮凝腔相互对应的两侧侧壁上,相互对应的两个连通缺口在同一侧壁上的投影关于该侧壁中心对称;絮凝排泥管12侧壁均匀分布有排泥孔。
[0049]水流在絮凝腔内曲折流动,使水流流速更缓慢,增加了污水在絮凝腔内的滞留时间,提高了污水的絮凝效果;设置排泥絮凝管,便于对絮凝沉淀物进行排出。
[0050]沉淀区1、过滤区3和絮凝区2侧壁上均设有人孔8,沉淀区I侧壁还设有排空管16;抽气管15上端通过变径接头20连接在过滤区3腔体内,所述变径接头20直径大于抽气管15,侧壁设有排气孔;沉淀区I上沿设有横向的波水堰21,波水堰21缺口底部低于溢流堰5最低点。设置人孔8便于对设备内部进行检修,抽气管15末端设置变径接头20,使气体排出更为顺畅。
[0051]具体地,滤料腔内滤料18为石英砂,设有通孔的隔板设置在滤料腔底部,隔板通孔内装配有滤帽;U形管17中部管体埋入滤料腔底部滤料18内,出水端置于滤料腔腔体中;滤料腔周围设有连通滤料腔上下方过滤区3腔体的水流通道;通过连接在滤料腔腔体内;虹吸管19为L形,虹吸管19 一端连接在虹吸上升管10侧壁下沿并连通其内腔,另一端指向滤料18上表面。
【主权项】
1.一种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沉淀区、过滤区和絮凝区,其特征是:絮凝区、沉淀区及过滤区相互对应连接;絮凝区通过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内腔,其侧壁上设有进水管; 沉淀区内腔上部设有斜板填料,底部通过集泥板连接有沉淀排泥管;沉淀区侧壁上沿设有若干个溢流堰,溢流堰通过U形管连接在过滤区内部,过滤区侧壁设有出水管; 过滤区包括滤料腔及虹吸反洗机构,滤料腔设置在过滤区腔体中部,所述U形管伸入滤料腔,虹吸反洗机构竖向设置在过滤区侧部,包括由外向内相互套接的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及抽气管;虹吸上升管上端为封闭状态,下端密封连接在虹吸下降管侧壁上,虹吸上升管通过虹吸管连通滤料腔腔体;虹吸下降管上端置于虹吸上升管内腔,下端伸入排污腔内;抽气管下端伸出虹吸下降管下端侧壁外部,上端穿过虹吸上升管侧壁和虹吸下降管侧壁伸入过滤区腔体内,抽气管中部设有穿过虹吸下降管侧壁与虹吸上升管内腔相互连通的连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沉淀区集泥板截面为V形,沉淀排泥管侧壁顶部设有与其轴向对应的排泥缝,集泥板两侧侧壁对应连接在排泥缝两侧;排泥缝长度与沉淀区宽度相对应,排泥缝宽度为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絮凝区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絮凝腔、第二絮凝腔和第三絮凝腔,三个絮凝腔相互连通,所述絮凝腔内部均设有絮凝板,底部设有絮凝排泥管;第一絮凝腔侧壁设有进水管,第三絮凝腔侧壁通孔连通沉淀区内腔;絮凝腔内设有两个宽度与其内腔相匹配的絮凝板,两絮凝板分别对应连接在絮凝腔上下端面上,两絮凝板非连接端与其所对应的絮凝腔端面之间留有缝隙;第一絮凝腔和第二絮凝腔内部絮凝板为折板,第三絮凝腔内部絮凝板为直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相邻的两絮凝腔侧壁上通过设置连通缺口使水流在絮凝腔内曲折流动,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絮凝腔相互对应的两侧侧壁上,相互对应的两个连通缺口在同一侧壁上的投影关于该侧壁中心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絮凝排泥管侧壁均匀分布有排泥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沉淀区、过滤区和絮凝区侧壁上均设有人孔,沉淀区侧壁还设有排空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抽气管上端通过变径接头连接在过滤区腔体内,所述变径接头直径大于抽气管,侧壁设有排气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沉淀区上沿设有横向的波水堰,波水堰缺口底部低于溢流堰最低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滤料腔内滤料为石英砂,设有通孔的隔板设置在滤料腔底部,隔板通孔内装配有滤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虹吸反洗式一体化净水设备,其特征是:U形管中部管体埋入滤料腔底部滤料内,出水端置于滤料腔腔体中;滤料腔周围设有连通滤料腔上下方过滤区腔体的水流通道;通过连接在滤料腔腔体内;虹吸管为L形,虹吸管一端连接在虹吸上升管侧壁下沿并连通其内腔,另一端指向滤料上表面。
【文档编号】C02F1/52GK205442750SQ201620010818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发明人】葛清波, 刘刚磊
【申请人】河南清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