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054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包括:投放部,用于容纳及投放底泥修复物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单元、容纳框,容纳框设置在上盖板、下盖板单元之间,容纳框设置有若干个均匀的容纳格,下盖板单元包括多个呈百叶窗式设置的长条板;收放部,用于放下投放部后回收;控制部,控制下盖板的开合,以投放底泥修复物质。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较深水体、水底直接投放、投放均匀的用于河道底泥原位覆盖修复的修复物质投放的可回收装置。
【专利说明】
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20世纪60年代起,水体治理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对外源污染物有一定控制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仍然居高不下。原因在于,河道底泥能持续而缓慢地释放污染物。
[0003]目前来看,底泥的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分两大类,即底泥污染异位控制技术和底泥污染原位控制技术。由于异位控制技术存在成本高昂、污染物残留或漏失以及对原有底栖生物的生境有重大影响等缺点,使它难以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目前主要采用原位控制技术。
[0004]原位覆盖技术是原位控制技术采用的方式之一,即采用投放修复物质原位覆盖来阻隔污染物重新进入水体,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具备灵活有效防治各类污染物质,并且经济节省,所以应用前景广阔。
[0005]目前的原位覆盖技术投放修复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0006]直接倾倒自然沉降,容易造成倾倒不均,而且只适用岸边区域;驳船移动表层撒布自然沉降,直接往水体撒布修复物质,大量修复物质很容易被水体冲击扩散,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由于大量修复物质难以到达预计修复的河底,所以难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水力喷射,将修复物质通过高压水喷射入水中,只适合水深4m以下的覆盖;驳船管道水下覆盖,通过管道将修复物质引入水底,直接接触底泥,对底泥扰动小,但工艺复杂、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进一步提高河道底泥覆盖修复技术效果。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部,用于容纳及投放底泥修复物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单元、容纳框,容纳框设置在上盖板、下盖板单元之间;收放部,用于放下投放部后回收,包括滑轮,及绕在滑轮上的绳索,绳索与投放部连接;控制部,用于控制下盖板的开合;其中,容纳框设置有若干个均匀的容纳格。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下盖板单元包括多个呈百叶窗式设置的长条板,长条板相互平行设置在容纳框的下部。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长条板的尺寸与每个容纳格的内壁尺寸相符,长条板的长度与每列容纳格的尺寸相符。
[0012]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控制部包括牵引绳索、连杆,连杆数量与长条板数量一致,一端与长条板枢轴连接,另一端与容纳框和牵引绳索枢轴连接。
[0013]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盖板尺寸小于容纳框内部尺寸,用于调整容纳框的容纳高度。
[0014]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收放部还包括支座、摇杆,支座与滑轮连接固定滑轮,摇杆与滑轮连接转动滑轮。
[0015]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投放部呈方形。
[0016]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绳索与容纳框四角连接。
[0017]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容纳框外形尺寸为长60cm,宽60cm,高8cm。
[0018]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包括:投放部,用于容纳及投放底泥修复物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单元、容纳框,容纳框设置在上盖板、下盖板单元之间,容纳框设置有若干个均匀的容纳格,下盖板单元包括多个呈百叶窗式设置的长条板;收放部,用于放下投放部后回收,包括滑轮,及绕在滑轮上的绳索,绳索与投放部连接;控制部,控制下盖板的开合,以投放底泥修复物质,包括牵引绳索、连杆。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将装置直接下沉至底泥上,通过装置将修复物质直接投放到河底泥上,保证了覆盖修复效果,而且避免了直接往水体投放时,因为水体冲击造成的修复物质扩散,极大的减少了浪费;投放底泥修复物质后,可以回收再用,不搁置在河中,防止了对水体深度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绳索调整下放深度,能直接覆盖水体较深的河底泥;多个均匀容纳格及下盖板单元的呈百叶窗式设置的长条板,可以保证修复物质投放时均匀投放;该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容纳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下盖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下盖板打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
[0027]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1,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100包括:投放部10、收放部20、控制部30,;
[0029]投放部10,呈方形,用于容纳及投放底泥修复物质,包括上盖板11、下盖板单元12、容纳框13,容纳框13设置在上盖板11、下盖板单元12之间,上盖板11长宽高尺寸小于容纳框13的内部长宽高尺寸,用于调整容纳框的容纳高度;
[0030]收放部20,用于放下投放部20后回收,包括滑轮21、绳索22、摇杆24、支座23,绳索22绕在滑轮21上并与容纳框13四角连接,通过摇杆24滚动滑轮21调节绳索22的长度,支座23与滑轮21连接,用于固定滑轮21,;
[0031]控制部30,用于控制下盖板单元12的开合,控制部30包括牵引绳索31、连杆(未画出),牵引绳索31两根。
[0032]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容纳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3]如图2,容纳框外形尺寸为长60cm,宽60cm,高8cm;
[0034]容纳框13设置有一百四十四个(12X12)均匀的容纳格131,容纳格131长、宽、高均为 5cm。
[0035]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下盖板单元的示意图。
[0036]如图3,下盖板单元12,包括十二个长条板121,长条板121相互平行设置在容纳框13的下部,呈百叶窗式设置,长条板121长度60cm、宽度5cm。
[0037]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的下盖板打开的示意图。
[0038]如图4,使用中,控制部30的连杆(未画出)一端与长条板121枢轴连接,连杆另一端与容纳框13和牵引绳31索枢轴连接,拉动牵引绳索31时,长条板121在连杆带动下扭转90度,全部打开,反之则关闭。
[0039]使用方法
[0040]本实施例以投放重金属稳定剂为例讲解该投放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100(以下简称本装置)的使用方法。
[0041]投放本装置前,将下盖板单元12和容纳框13连接好,然后将一定量的稳定剂填入容纳框13中设置的容纳格131中,均匀铺放,盖上上盖板11,并将上盖板11向容纳框13内推,压平容纳格131中的稳定剂,使稳定剂均匀铺平。
[0042]将装好稳定剂的本装置放到投放用工作船上,滑轮21通过支座23固定在工作船上,将合适长度的绳索22上做好位置标记(本实施例水体深度8米,水面到船体上操作高度3米,算上连接部分,所以选用二十米长的绳索)作为投放是否到了预先设定距离的标记,投放后,长条板121在河底泥上方打开后,应该刚好碰触河底泥,据此做好合适的位置标记,然后将绳索22在滑轮21上绕好,并将绳索22另一端与投放部10四角连接好,固定好牵引绳索31,固定牵引绳索31时注意保持长条板121在盖合状态。
[0043]开始进行投放:将投放部10放入水中,摇动摇杆24滚动滑轮21调整绳索22长度,使投放部10逐渐沉降,当绳索22长度调整下放到了做好的位置标记,即沉降距底泥上方5cm左右位置,固定不动,待水体中条件(如河流流速等)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后,拉动牵引绳索31,使得长条板121向外扭转九十度打开,释放容纳格131中的稳定剂投放,均匀覆盖到需要治理的河底泥上。
[0044]投放后,滚动滑轮21调整绳索22长度,收回投放部10。
[0045]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容纳格131高度可以在3-5cm之间调整。
[0046]本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0047]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
[0048]修复物质可以直接投到底泥上,避免了水面投放时水体冲击造成修复物质的大量浪费;
[0049]该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绳索长度,从而可以沉降至较深的水底,能直接覆盖水体较深的水底泥;
[0050]投放修复物质后可以回收再用,避免搁置水底影响水体深度;
[0051]使用均匀的容纳格放置修复物质,能均匀铺放修复物质,加上呈百叶窗式结构的下盖板,保证了均匀投放,使修复物质均匀覆盖到水底泥上。
[0052]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放部,用于容纳及投放所述底泥修复物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单元、容纳框,所述容纳框设置在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单元之间; 收放部,用于放下所述投放部后回收,包括滑轮,及绕在所述滑轮上的绳索,所述绳索与所述投放部连接; 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下盖板单元的开合; 其中,所述容纳框设置有若干个均匀的容纳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下盖板单元包括多个呈百叶窗式设置的长条板,所述长条板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容纳框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长条板的尺寸与每个容纳格的内壁尺寸相符,所述长条板的长度与每列容纳格的尺寸相符。4.根据权利要求2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控制部包括牵引绳索、连杆, 所述连杆数量与所述长条板数量一致,一端与所述长条板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框和所述牵引绳索枢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上盖板尺寸小于容纳框内部尺寸,用于调整所述容纳框的容纳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收放部还包括支座、摇杆,所述支座与所述滑轮连接固定滑轮,所述摇杆与所述滑轮连接转动滑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投放部呈方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绳索与所述容纳框四角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投放河道底泥修复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容纳框外形尺寸为长60cm,宽60cm,高8cm。
【文档编号】C02F11/00GK205473284SQ20162004276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8日
【发明人】徐宏明, 刘颖, 欧嘉怡, 王吟, 刘平平, 蒋巧云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