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802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相连的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厌氧池、生物转盘反应池、沉淀池和贮泥池,沉淀池的出水通过管道流入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包括生物滤池池体,生物滤池池体内设有进水结构、出水结构、填料和覆盖层。污水通过收集流入厢式污水处理系统装置,首先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生物反应,再进入生物转盘反应池,进行好氧生物反应,生物转盘反应池的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池的出水进入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进行深度净化,微生物附着在生物滤池内的填料上生长,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够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
【专利说明】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污水排放量大,生活污水是污水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但是出水中仍然含有较高的氮、磷和C0D,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了推荐污水的资源化,应当对污水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将污水再生回用,使得供水和排水循环。
[0003]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有石灰混凝处理工艺、高级氧化法、生物塘等,石灰混凝处理工艺会造成二次污染,而高级氧化法如臭氧法等具有较高的处理成本,生物塘占地面积大且处理效率低。开发一种成本低且处理效率高的深度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连的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所述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厌氧池、生物转盘反应池、沉淀池和贮泥池,所述厌氧池、生物转盘反应池、沉淀池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厢式污水处理装置设有进水结构,所述污水自进水结构进入所述厌氧池,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包括池体、至少一个生物转盘、转动轴和驱动装置,所述生物转盘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生物转盘的轴水平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生物转盘,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的部分出水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所述厌氧池,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的另一部分出水通过管道流入所述沉淀池,所述贮泥池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沉淀池的出水通过管道流入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设于地下,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包括生物滤池池体,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内设有进水结构、出水结构、填料和覆盖层。
[0007]优选地,所述生物转盘包括扁筒形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分隔片,所述分隔片成放射状分布,所述分隔片将所述生物转盘内的空腔分隔为多个生物带,所述生物带内设有多孔填料,所述筒体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每个所述生物带对应的所述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出水口。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个进水口围绕所述端面的中心环形布置在所述端面的边缘,所述多个出水口靠近所述端面的中心呈环形布置。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孔填料的粒径为5-20_。
[0010]优选地,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为至少两级串联的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相邻两级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分别为降流式生物滤池或升流式生物滤池,所述降流式生物滤池的生物滤池池体内自底部而上依次设置出水结构、填料、进水结构、覆盖层,所述升流式生物滤池的生物滤池池体内自底部而上依次设置进水结构、填料、出水结构、覆盖层。
[0011 ]优选地,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内的填料由三层填料组成,底层填料的粒径为l-2cm,中层填料的粒径为0.5-1011,上层填料的粒径为3-201111]1。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内的所述填料占池体总容积的60%_75%。
[0013]优选地,所述覆盖层为绿地、旱地、浮土或硬化地面中的任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贮泥池设于所述厌氧池的下方,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厌氧池通过所述排泥口向所述贮泥池排泥,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污泥栗,所述污泥栗将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抽往所述贮泥池。
[0015]优选地,所述厌氧池内填充有可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所述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相连的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分散式污水通过收集流入厢式污水处理系统装置,首先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生物反应,出水进入生物转盘反应池,进行好氧生物反应,生物转盘反应池的部分回流至厌氧池内,污水和回流的水在厌氧池内充分混合接触,污水中的部分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氮气,从而实现脱氮,而生物转盘反应池内生物转盘旋转,氧气和污水进入转盘内,氧气和污水和微生物充分接触,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氨氮在好氧环境下氧化成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并随着部分出水回流至厌氧池,生物转盘反应池的另一部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池的出水进入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进行深度净化,微生物附着在生物滤池内的填料上生长,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够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采用所述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的氮、磷和有机物,提升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厢式污水处理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0018]图2为厢式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0019]图3为生物转盘的主视剖视图;
[0020]图4为生物转盘的主视图;
[0021 ]图5为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0022]图6为图5中A-A截面剖面图;
[0023]图7为图5中B-B截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相连的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所述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厌氧池2、生物转盘反应池3、沉淀池4和贮泥池5,所述厌氧池2、生物转盘反应池3、沉淀池4设于所述箱体I内,并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厢式污水处理装置设有进水结构6,所述污水自进水结构6进入所述厌氧池2,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3的部分出水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所述厌氧池2,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3包括池体7、至少一个生物转盘8、转动轴9和驱动装置17,所述生物转盘8设于所述池体7内,所述生物转盘8的轴水平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连接所述生物转盘8,所述贮泥池5设于所述箱体I的底部,所述沉淀池4的出水通过管道通往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的进水结构10,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设于地下,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包括一生物滤池池体11,所述生物滤池池体11内设有进水结构10、出水结构13、填料18和覆盖层14。
[0025]参照图1,所述贮泥池5设于所述厌氧池2和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3的下方,所述厌氧池2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15,所述厌氧池2通过所述排泥口 15向所述贮泥池5排泥。所述沉淀池4为斜管沉淀池,所述沉淀池4的底部连接有污泥栗16,所述污泥栗16将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抽往所述贮泥池5。
[0026]参照图3,所述生物转盘8包括扁筒形的筒体8a,所述筒体8a内设有多个分隔片8d,所述分隔片8d成放射状分布,所述分隔片8d将所述生物转盘8内的空腔分隔为多个生物带8e,所述生物带8e内设有多孔填料8f,所述多孔填料8f的粒径为5_20mm。
[0027]参照图4,所述生物转盘8的所述筒体8a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进水口8c和多个出水口 8b,每个所述生物带8e对应的所述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 8c和至少一个出水口 8b。所述多个进水口 Sc围绕所述端面的中心环形布置在所述端面的边缘,所述多个出水口 Sb靠近所述端面的中心呈环形布置。传统的生物转盘的进水口是设于生物转盘的侧面,而本实用新型中在生物转盘8内设有多个放射状的分隔片8d,将所述生物转盘8内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生物带8e,在所述生物带8e内设有多孔填料8f,对应每个生物带8d在生物转盘8的端面上设置进水口 Sc和出水口 Sb,可以让污水进入所述生物带Se后与其中的多孔填料Sf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多个所述生物带Se之间是相互隔离的,而且在所述生物转盘8旋转的过程中,空气会随着污水一同进入所述生物转盘8内,附着在所述多孔填料Sf上的微生物不断接触污水和空气,吸收有机污染物和氧气,以有机物为养料,不断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少量活性较低的微生物及老化的生物膜从所述多孔填料Sf上脱落,随着水流流出所述生物转盘8,进一步流入沉淀池。
[0028]参照图5,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为至少两级串联的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相邻两级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分别为降流式生物滤池或升流式生物滤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级生物滤池为降流式生物滤池,第二级生物滤池为升流式生物滤池,所述降流式生物滤池的生物滤池池体11内自底部而上依次设置出水结构13、填料18、进水结构10、覆盖层14,所述升流式生物滤池的生物滤池池体11内自底部而上依次设置进水结构1、填料18、出水结构13、覆盖层14。所述降流式生物滤池和所述降流式生物滤池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进水结构1和出水结构13的位置对换,使得进水到出水的方向相反。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内的填料18由三层填料组成,底层填料的粒径为l-2cm,厚度为50-70cm,中层填料的粒径为0.5-lcm,厚度为50-70cm,上层填料的粒径为3-20mm,厚度为30-50cm,所述填料占生物滤池池体11总容积的60%-75%ο所述覆盖层14为绿地、旱地、浮土或硬化地面中的任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层14为绿地。
[0029]参照图6,图6为图5中A-A截面的剖面图,图中可以看到所述降流式生物滤池的出水结构13为设于所述池体11底部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上设有多个集水孔,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升流式生物滤池的进水结构10相连。所述升流式生物滤池的进水结构10包括进水主管19,所述进水主管19上设有多支垂直于所述进水主管19设置的进水支管12,所述进水主管19和所述进水支管12向上设有多个布水孔。
[0030]参照图7,图7为图5中B-B截面的剖面图,图中可以看到所述降流式生物滤池的所述进水结构10包括进水主管19,所述进水主管19上设有多支垂直于所述进水主管19设置的进水支管12,所述进水主管19和所述进水支管12向下设有多个布水孔,布水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升流式生物滤池的所述出水结构13为溢流管。
【主权项】
1.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相连的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所述厢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厌氧池、生物转盘反应池、沉淀池和贮泥池,所述厌氧池、生物转盘反应池、沉淀池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厢式污水处理装置设有进水结构,所述污水自进水结构进入所述厌氧池,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包括池体、至少一个生物转盘、转动轴和驱动装置,所述生物转盘设于所述池体内,所述生物转盘的轴水平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生物转盘,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的部分出水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所述厌氧池,所述生物转盘反应池的另一部分出水通过管道流入所述沉淀池,所述贮泥池设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沉淀池的出水通过管道流入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设于地下,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包括生物滤池池体,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内设有进水结构、出水结构、填料和覆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包括扁筒形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多个分隔片,所述分隔片成放射状分布,所述分隔片将所述生物转盘内的空腔分隔为多个生物带,所述生物带内设有多孔填料,所述筒体的一端面上设有多个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每个所述生物带对应的所述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进水口围绕所述端面的中心环形布置在所述端面的边缘,所述多个出水口靠近所述端面的中心呈环形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填料的粒径为5-20mm 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为至少两级串联的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相邻两级地埋式生物滤池装置分别为降流式生物滤池或升流式生物滤池,所述降流式生物滤池的生物滤池池体内自底部而上依次设置出水结构、填料、进水结构、覆盖层,所述升流式生物滤池的生物滤池池体内自底部而上依次设置进水结构、填料、出水结构、覆盖层。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内的填料由三层填料组成,底层填料的粒径为l_2cm,中层填料的粒径为0.5-1 cm,上层填料的粒径为3-2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池体内的所述填料占池体总容积的60%-75%。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绿地、旱地、浮土或硬化地面中的任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泥池设于所述厌氧池的下方,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厌氧池通过所述排泥口向所述贮泥池排泥,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污泥栗,所述污泥栗将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抽往所述贮泥池。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内填充有可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
【文档编号】C02F9/14GK205501037SQ201620025574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发明人】尹魁浩, 申秀芳, 曾韬
【申请人】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火龙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