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117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污泥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活性污泥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置沉淀槽的活性污泥池。
【背景技术】
[0002]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便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
[0003]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在目前,生化处理系统一般都要设置二沉池,使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然后再通过外回流污泥栗回流至生化池中。
[0004]这种利用二沉池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虽然可以较好的处理有机污水,并对活性污泥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具有二沉池及外回流污泥栗的活性污泥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较高,且该活性污泥系统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
[0009]进一步的,前述沉淀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所述第一沉淀板与第二沉淀板的下缘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沉淀板与第二沉淀板的倾斜角度相对称。
[0010]进一步的,前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的两端设有端板,使所述第一沉淀板、第二沉淀板和端部形成封闭结构。
[0011]进一步的,前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生化池的池壁,使所述第一沉淀板、第二沉淀板和生化池的池壁形成封闭结构。
[0012]进一步的,前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分别通过支架支撑,所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的下缘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两侧,所述出水槽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端。
[0013]进一步的,设置于次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分别高于其他所述沉淀板的上缘,所述生化池的水位高度介于所述次外层的沉淀板上缘与设置于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之间。
[0014]进一步的,前述出水槽的两侧上缘的高度分别高于设置于内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且低于设置于次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所述内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低于所述沉淀槽内的水位。
[0015]进一步的,设置于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所述第二沉淀板的下缘设有储泥槽,所述储泥槽与设置于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所述第一沉淀板之间设有出泥口,所述储泥槽内设有穿孔排泥管,所述穿孔排泥管连通所述回收管路。
[0016]进一步的,前述生化池的出水端的底部设有混合液回流栗,所述混合液回流栗连通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出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生化池的入水端。
[0017]进一步的,前述沉淀槽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各所述沉淀槽平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的出水端。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这种内置沉淀槽的结构可以取代传统的二沉池,在生化池中即可实现活性污泥沉淀回流功能。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由于V型沉淀槽的内部容积小,因此活性污泥及有机污水的停留时间短,在不会减小生化处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净化的效率;且V型沉淀槽的装置简单,无需增加动力设施,极大的降低了投资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性污泥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性污泥池的俯视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槽的剖面图。
[0025]其中,1:生化池;2:曝气头;3:沉淀板;4:出水槽;5:穿孔排泥管;6:混合液回流栗;7:回流管路;8:支架;9:端板;10:第一沉淀板;11:第二沉淀板;12:出水管路;13:回收管路;14:进水管路;15:储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I和设置于生化池I内的沉淀槽,沉淀槽沿生化池I的宽度方向设置,根据处理规模,沉淀槽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各沉淀槽平行设置于生化池I的出水端。
[0030]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3,根据水量,两层沉淀板3之间的间距为10-30cm。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4,出水槽4沿沉淀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出水槽4通过出水管路12连通至生化池I外,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13 J型沉淀槽采用斜板沉淀原理,使沉淀槽容积大幅度减少,并且沉淀槽设置于活性污泥池内部,即可以简化生化池I的结构,也能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出水效果,沉淀下来的污泥自行滑落到生化池I中,无需外回流污泥栗和管道,降低了活性污泥池的成本。本实施例中,有机污水在V型沉淀槽内的停留时间为0.5-lh,而现有技术中,利用二沉池的结构对有机污水的处理时间长达5h,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施例的V型沉淀槽结构进行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地节约污水的处理时间。
[0031]如图3所示,沉淀板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沉淀板10和第二沉淀板11,第一沉淀板10与第二沉淀板11的下缘交错设置,且第一沉淀板10与第二沉淀板11的倾斜角度相对称,第一沉淀板10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沉淀板11之间的间隙分别形成沉淀的污泥和澄清的上清液的通道。
[0032]本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板10和第二沉淀板11的两端设有端板9,使第一沉淀板10、第二沉淀板11和端部形成封闭结构。除本实施例的结构外,还可以为:第一沉淀板10和第二沉淀板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生化池I的池壁,使第一沉淀板10、第二沉淀板11和生化池I的池壁形成封闭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防止生化池I内的水由侧面直接进入出水槽4内。
[0033]第一沉淀板10和第二沉淀板11分别通过支架8支撑,第一沉淀板10和第二沉淀板11的下缘分别固定于支架8两侧,出水槽4设置于支架8的顶端。本实施例中,支架8为钢或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立柱。
[0034]沉淀槽中,设置于次外层的沉淀板3的上缘分别高于其他沉淀板3的上缘,生化池I的水位高度介于次外层的沉淀板3上缘与设置于外层的沉淀板3的上缘之间,使外层和次外层的两道沉淀板3之间的空隙形成沉淀槽的进水通道。
[0035]出水槽4采用三角形截面的水槽,出水槽4的两侧上缘的高度分别高于设置于内层的沉淀板3的上缘,且低于设置于次外层的沉淀板3的上缘;内层的沉淀板3的上缘低于沉淀槽内的水位,使出水槽4的两侧上缘略低于沉淀槽内的水位,并且使沉淀槽内的水从出水槽4的双侧进入出水槽4中。
[0036]设置于外层的沉淀板3的第二沉淀板11的下缘伸出支架8并且上卷,形成储泥槽15,储泥槽15与设置于外层的沉淀板3的第一沉淀板10之间设有出泥口,储泥槽15内设有穿孔排泥管5,穿孔排泥管5连通回收管路13,用于排出剩余污泥。
[0037]生化池I的入水端顶部连接进水管路14,生化池I的出水端的底部设有混合液回流栗6,混合液回流栗6连通回流管路7,回流管路7的出口设置于靠近生化池I的入水端,用于将沉淀区域内的污泥回流至生化池I前端,将沉淀区下部的污泥浓度较高的混合液回流至生化区首端,一方面结合AAO活性污泥系统的设置方式,起到脱氮除磷的效果,一方面降低生化池I末端污泥浓度。
[0038]生化池I内的水为混合液,生化池I底部设有曝气头2,运行过程中,混合液由进水通道进入沉淀槽,混合液中的污泥在沉淀板3之间沉淀,当混合液流至靠支架8部位时,比重较轻的上清液由沉淀板间隙的向上进入较内一层沉淀板之间的区域进一步沉淀,比重较重的污泥则向下流入下方的储泥槽15中,各层沉淀板3中的流态均按上述步骤行进。储泥槽15通过穿孔排泥管5、回收管路13,将部分剩余污泥排除池外,其他大部分污泥由储泥槽15上缘滑落至生化池I中。进入最内层沉淀板之间区域的混合液在内层沉淀板上继续沉淀澄清,澄清后的水则进入出水槽4中,由出水管路12收集后排出生化池I外。沉淀槽内部停留时间设置在0.5-lh,由于沉淀板之间的间距很小,因此可以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在短时间内进行尚效沉淀。
[0039]使用时,沉淀板3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设置为两层以上,其中内层沉淀板3的上缘低于沉淀槽内的水位,以保证混合液经过两层沉淀板3之间沉淀后再进入出水槽4。
[0040]由于生化池I水由进水端向沉淀槽所在区域运动,如果不采取特殊措施将使沉淀槽区域的污泥量过于集中,导致进水端的污泥量减少,因而设置混合液回流栗6,将该区域的混合液向进水端回流。
[0041]当本实施例应用于8万吨/天的污水厂时,设置生化池I八座。生化池I的单体长50m,宽20m,深6m,单体处理能力0.5万吨/天。在每池出水端设四个长20m的沉淀槽,每个沉淀槽的宽度(外层沉淀板3上缘间距)为1.5m,高度(外层沉淀板下缘距水面距离)为1.6m,设六层沉淀板3,两层沉淀板3的间距为25cm,槽间距(两个沉淀槽的外层沉淀板3上缘间距)为lm。单个沉淀槽的总容积为25m3,总容积为10m3,混合液在装置内平均停留时间为0.5h,沉淀区总宽度为10m,设置混合液回流栗6两台,可以很好的满足该污水厂的处理需求,并且降低了该污水厂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0042]实施例二
[00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似,原理相同,其区别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0m3/h的活性污泥池,池体长宽各为10m,深5m,池体采用下进上出的运行方式。在池上表面设三个沉淀槽,槽长10m,槽宽与槽高均为1.Sm,设六层沉淀板3,两层沉淀板3的间距为30cm,槽间距Im,沉淀槽总占宽8m。由于本池为下进上出的完全混合式生化池I,因此不含有混合液回流栗6。装置平均停留时间0.5h。
[004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所述第一沉淀板与第二沉淀板的下缘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沉淀板与第二沉淀板的倾斜角度相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的两端设有端板,使所述第一沉淀板、第二沉淀板和端部形成封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生化池的池壁,使所述第一沉淀板、第二沉淀板和生化池的池壁形成封闭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分别通过支架支撑,所述第一沉淀板和第二沉淀板的下缘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两侧,所述出水槽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次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分别高于其他所述沉淀板的上缘,所述生化池的水位高度介于所述次外层的沉淀板上缘与设置于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槽的两侧上缘的高度分别高于设置于内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且低于设置于次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所述内层的所述沉淀板的上缘低于所述沉淀槽内的水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所述第二沉淀板的下缘设有储泥槽,所述储泥槽与设置于外层的所述沉淀板的所述第一沉淀板之间设有出泥口,所述储泥槽内设有穿孔排泥管,所述穿孔排泥管连通所述回收管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的出水端的底部设有混合液回流栗,所述混合液回流栗连通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出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生化池的入水端。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的数量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各所述沉淀槽平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的出水端。
【文档编号】C02F3/12GK205556218SQ201620088124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发明人】王旭, 李星文, 杨冲, 周丽颖, 仲崇川, 刘俊红, 李京莲, 袁琳
【申请人】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