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0324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化粪池、格栅沉淀池、厌氧处理池、人工湿地和中水集水器,所述化粪池设有分级处理装置;所述格栅沉淀池内部设有分级分离装置;所述厌氧处理池设有分级过滤装置;所述人工湿地内部设有集水层。该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设计合理,污水处理效果好且具有针对性,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处理能耗、节约处理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
[0003]【背景技术】:
[0004]随着建筑业越来越发达,随之建筑工地上产生的污水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建筑业中注重节能减排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建筑工地污水的处理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恨到的解决,现有的处理方法均难以解决回收水的水质问题以及建筑场地合理布置、美观等问题。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节能且美观的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化粪池、格栅沉淀池、厌氧处理池、人工湿地和中水集水器,所述化粪池设有分级处理装置;所述格栅沉淀池内部设有分级分离装置;所述厌氧处理池设有分级过滤装置;所述人工湿地内部设有集水层。
[0008]进一步的,上述分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第二池和第三池,所述第一池和第二池之间开有前级通道,所述第二池和第三池之间开有后级通道,所述第一池左侧上部开有进水口,所述第三池的右侧上部开有出水口,所述前级通道、后级通道和出水口依次升高。
[0009]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池、第二池和第三池的顶部分别设有化粪池抽取口。
[0010]进一步的,上述分级分离装置包括前级格栅和后级格栅,所述前级格栅为粗格栅,所述后级格栅为细格栅。
[0011]进一步的,上述分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级过滤和第二级过滤,所述第一级过滤采用立体弹性填料过滤,所述第二级过滤采用多面空心球填料过滤,所述第一级过滤和第二级过滤之间用隔板隔开。
[0012]进一步的,上述厌氧处理池的池底设有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从池底延伸至池顶,所述厌氧处理池的池顶设有排气阀和人孔。
[0013]进一步的,上述集水层倾斜放置,且在出水口设有过滤网。
[0014]进一步的,上述化粪池、格栅沉淀池、厌氧处理池、人工湿地和中水集水器之间用导流管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建筑工地用污水在化粪池进行厌氧消化和分级沉淀,依次经过格栅沉淀池、厌氧处理池、人工湿地和中水集水器,将污水进行净化得到中水便于回收利用,该中水可用于灌溉、冲厕等;本系统的污水处理具有针对性,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处理能耗、节约处理成本。
[0016]【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是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化粪池;11-化粪池前级通道;12-化粪池后级通道;13-化粪池抽取口; 14-第一池;15-第二池;16-第三池;2-格栅沉淀池;21-粗格栅;22-细格栅;3-厌氧处理池;31_立体弹性填料;32-隔板;33-多面空心球填料;34-排气阀;35-人孔;36-吸泥管;4-人工湿地;41-集水层;42-中水滤网;5-中水集水器。
[0021]【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化粪池1、格栅沉淀池2、厌氧处理池3、人工湿地4和中水集水器5,所述化粪池I设有分级处理装置;所述格栅沉淀池2内部设有分级分离装置;所述厌氧处理池3设有分级过滤装置;所述人工湿地4内部设有集水层41。
[0024]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分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14、第二池15和第三池16,所述第一池14和第二池15之间开有前级通道11,所述第二池15和第三池16之间开有后级通道12,所述第一池14左侧上部开有进水口,所述第三池16的右侧上部开有出水口,所述前级通道11、后级通道12和出水口依次升高,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后依次经过第一池14、第二池15和第三池16的厌氧处理和沉淀,再从出水口流出。
[0025]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第一池14、第二池15和第三池16的顶部分别设有化粪池抽取口 13,便于抽取污水进行检验。
[0026]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分级分离装置包括前级格栅和后级格栅,所述前级格栅为粗格栅21,所述后级格栅为细格栅22,粗格栅21用于分离较大固体物质,细格栅22用于分离细小固体物质,有效降低水中悬浮物。
[0027]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分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级过滤和第二级过滤,所述第一级过滤采用立体弹性填料31过滤,所述第二级过滤采用多面空心球填料33过滤,所述第一级过滤和第二级过滤之间用隔板32隔开。
[0028]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厌氧处理池3的池底设有吸泥管36,所述吸泥管36从池底延伸至池顶,能够定期对池底的淤泥进行清理,所述厌氧处理池3的池顶设有排气阀34和人孔35,起到平衡压力和空气成分。
[0029]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集水层41为带穿孔集水管,穿孔集水管倾斜放置,斜度为20-25度,且在出水口设有中水滤网42。
[0030]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化粪池1、格栅沉淀池2、厌氧处理池3、人工湿地4和中水集水器5之间用导流管连通。
[0031]为了设计合理,人工湿地设有湿地植物和地下填料,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及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分解对污水进行去污处理,湿地植物可为芦苇、香蒲、菖蒲、旱伞草、美人蕉、水葱、灯心草、水芹、茭白、黑麦草等,地下填料可为石灰石、矿渣、蛭石、沸石、砂石、高炉渣、页岩等。
[0032]为了设计合理,污水在中水集水器5内进行生物膜反渗透、臭氧消毒。
[0033]具体实施过程:建筑工地的污水沿化粪池的进水口进入,依次经过第一池14、第二池15和第三池16的厌氧处理和沉淀;经化粪池I处理后的污水沿出水口通过导流管进入格栅沉淀池2,污水在格栅沉淀池2内依次通过粗格栅21和细格栅22,过滤掉固体物质;经格栅沉淀池2处理后的污水沿导流管进入厌氧处理池3内,污水在厌氧池3内分别经过立体弹性填料31和多面空心球填料33的过滤;经过厌氧处理池3处理后的污水沿导流管进入人工湿地4,人工湿地4的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及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分解对污水进行去污处理,经处理后的污水靠自身重力沿倾斜的集水层41流动,在经过中水滤网42过滤后流入中水集水器5,并在中水集水器5内进行生物膜反渗透、臭氧消毒,从而得到各项指标满足中水回用标准的中水,供建筑物进行中水利用。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化粪池、格栅沉淀池、厌氧处理池、人工湿地和中水集水器,所述化粪池设有分级处理装置;所述格栅沉淀池内部设有分级分离装置;所述厌氧处理池设有分级过滤装置;所述人工湿地内部设有集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池、第二池和第三池,所述第一池和第二池之间开有前级通道,所述第二池和第三池之间开有后级通道,所述第一池左侧上部开有进水口,所述第三池的右侧上部开有出水口,所述前级通道、后级通道和出水口依次升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第二池和第三池的顶部分别设有化粪池抽取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分离装置包括前级格栅和后级格栅,所述前级格栅为粗格栅,所述后级格栅为细格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级过滤和第二级过滤,所述第一级过滤采用立体弹性填料过滤,所述第二级过滤采用多面空心球填料过滤,所述第一级过滤和第二级过滤之间用隔板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池的池底设有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从池底延伸至池顶,所述厌氧处理池的池顶设有排气阀和人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层倾斜放置,且在出水口设有过滤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粪池、格栅沉淀池、厌氧处理池、人工湿地和中水集水器之间用导流管连通。
【文档编号】C02F9/14GK205575886SQ201620403888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5月6日
【发明人】钟锦坤, 沈永胜, 凌晓娟, 毛祥华, 蒋国平
【申请人】厦门树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