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9022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双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循环IC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应罐体内设有下反应区和上反应区,所述反应罐体的顶部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一级提升管和二级提升管,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回液管;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的下部设有底部回流管,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回流管,所述底部回流管和所述顶部回流管连接有外循环回流总管,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套回流管路,回流效果好,增加了水力负荷,增加了液体动力,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专利说明】
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C厌氧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ic厌氧反应器。【背景技术】
[0002]1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厌氧反应器,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1C厌氧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现有1C厌氧反应器存在以下缺点:水力负荷小,达不到工作要求,从而影响了有机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影响了处理效果;容易出现跑泥现象,影响正常工作;功率消耗也大,处理费用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套回流管路, 回流效果好,增加了水力负荷,增加了液体动力,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的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应罐体内设有下反应区和上反应区,所述下反应区和所述上反应区的上部分别设有下层三相分离器和上层三相分离器,所述反应罐体的顶部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一级提升管和二级提升管,所述一级提升管和所述二级提升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和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回液管,所述内循环回液管延伸至所述下反应区底部;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的下部设有底部回流管,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回流管,所述底部回流管和所述顶部回流管汇合连接有外循环回流总管,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部回流管和所述顶部回流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上设有回流栗。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管连接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连接有进水分水包,所述进水分水包连接有若干根与所述下反应区连通的进水分管。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上设有流量计。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应罐体内设有下反应区和上反应区,所述下反应区和所述上反应区的上部分别设有下层三相分离器和上层三相分离器,所述反应罐体的顶部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一级提升管和二级提升管,所述一级提升管和所述二级提升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和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回液管,所述内循环回液管延伸至所述下反应区底部;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的下部设有底部回流管,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回流管,所述底部回流管和所述顶部回流管汇合连接有外循环回流总管,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当有机废水进入所述下反应区后,大部分有机物在所述下反应区被消化,所以下反应区的沼气产量大。所述下反应区所产生的沼气,被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阻隔,不能进入到所述上反应区。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收集所述下反应区所产生的沼气,通过所述一级提升管进入气液分离器,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收集所述上反应区所产生的沼气,通过所述二级提升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 沼气进入所述一级提升管和所述二级提升管后,所述一级提升管和所述二级提升管内的发酵液密度下降,并与所述反应罐体内密度较高的发酵液之间产生了密度差。由于这一密度差的存在、使发酵液不断地被提升至所述气液分离器内。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内分离出沼气后的发酵液,再通过所述内循环回液管返回到所述下反应区,从而形成了发酵液连续的内循环。1C厌氧反应器内循环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水利负荷,也就是增加动力,使所述反应罐体的液体转动起来,起到了搅拌机的作用,让所述反应罐体内的有机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传质效果,传质效果越好,污水的处理效果也越好。另外,所述底部回流管、所述顶部回流管、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与所述进水管构成外循环,所述底部回流管、所述顶部回流管内的液体汇总到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上,再打到所述进水管内,送入所述反应罐体。1C厌氧反应器的外循环既增加了水利负荷,也使原水得到了稀释,降低了进水COD的浓度,避免了冲击负荷,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套回流管路,回流效果好, 增加了水力负荷,增加了液体动力,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
[000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反应罐体;2-进水管;3-出水管;4-下反应区;5-上反应区;6-下层三相分离器;7-上层三相分离器;8-气液分离器;9-一级提升管;10-二级提升管;11-内循环回液管;12-底部回流管;13-顶部回流管;14-外循环回流总管;15-进水分管;16-调节阀;17-回流栗;18-进水分水包;19-混合器;20-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双循环IC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体1,所述反应罐体1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反应罐体1内设有下反应区4和上反应区5,所述下反应区4和所述上反应区5的上部分别设有下层三相分离器6和上层三相分离器7,所述反应罐体1的顶部设有气液分离器8,所述气液分离器8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一级提升管9和二级提升管10,所述一级提升管9和所述二级提升管10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6和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7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8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回液管11,所述内循环回液管11延伸至所述下反应区4底部;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6的下部设有底部回流管12,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7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回流管13,所述底部回流管12和所述顶部回流管13 汇合连接有外循环回流总管14,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14与所述进水管2连接。当有机废水进入所述下反应区4后,大部分有机物在所述下反应区4被消化,所以下反应区4的沼气产量大。所述下反应区4所产生的沼气,被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6阻隔,不能进入到所述上反应区 5。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6收集所述下反应区4所产生的沼气,通过所述一级提升管9进入气液分离器8,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7收集所述上反应区5所产生的沼气,通过所述二级提升管 10进入气液分离器8,在所述气液分离器8内进行气液分离,沼气进入所述一级提升管9和所述二级提升管8后,所述一级提升管9和所述二级提升管8内的发酵液密度下降,并与所述反应罐体1内密度较高的发酵液之间产生了密度差。由于这一密度差的存在、使发酵液不断地被提升至所述气液分离器8内。在所述气液分离器8内分离出沼气后的发酵液,再通过所述内循环回液管11返回到所述下反应区4,从而形成了发酵液连续的内循环。1C厌氧反应器内循环的作用是为了增加水利负荷,也就是增加动力,使所述反应罐体1的液体转动起来,起到了搅拌机的作用,让所述反应罐体1内的有机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传质效果,传质效果越好,污水的处理效果也越好。另外,所述底部回流管12、所述顶部回流管13、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14与所述进水管2构成外循环,所述底部回流管12、所述顶部回流管13内的液体汇总到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14上,再打到所述进水管2内,送入所述反应罐体UIC厌氧反应器的外循环既增加了水利负荷,也使原水得到了稀释,降低了进水COD的浓度,避免了冲击负荷,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本实施例具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套回流管路,回流效果好,增加了水力负荷,增加了液体动力,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0015]所述底部回流管12和所述顶部回流管13上分别设有调节阀16,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14上设有回流栗17。所述进水管2连接有混合器19,所述混合器19连接有进水分水包18, 所述进水分水包18连接有若干根与所述下反应区4连通的进水分管15。所述内循环回液管 11的出口端可以低于所述进水分管15。所述顶部回流管13进行上部回流时,水质好,有利于原水的稀释,耐冲击负荷强,传质效果好,功率消耗小,但因发酵液的上升流速快,容易出现跑泥,若发现有跑泥现象时,可关小所述顶部回流管13上的所述调节阀16直至关闭,这时所述反应罐体1内的水利负荷会降低,处理效果差,可以开启所述底部回流管12上的所述调节阀16直至全开,通过所述底部回流管12进行底部回流,增加了水力负荷,而且不会出现跑泥现象,但是此处发酵液中的C0D浓度较高,不利于原水的稀释,耐冲击负荷差。所以只要顶部出水不出现跑泥现象,尽量采用上部回流。同时也可以根据反应器的处理效果的需要,上部回流和底部回流同时使用,在运行中便于灵活掌握。[〇〇16]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14上设有流量计20,上述结构便于观察回流情况。[〇〇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进水 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内设有下反应区和上反应区,所述下反应区和所述 上反应区的上部分别设有下层三相分离器和上层三相分离器,所述反应罐体的顶部设有气 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连接有一级提升管和二级提升管,所述一级 提升管和所述二级提升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和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内循环回液管,所述内循环回液管延伸至所述下反应区底部; 所述下层三相分离器的下部设有底部回流管,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回流 管,所述底部回流管和所述顶部回流管汇合连接有外循环回流总管,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 与所述进水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回流管和所述顶部 回流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上设有回流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连接有混合器, 所述混合器连接有进水分水包,所述进水分水包连接有若干根与所述下反应区连通的进水分管。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循环1C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回流总管 上设有流量计。
【文档编号】C02F3/28GK205616642SQ201620349239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发明人】薛宝, 薛广才
【申请人】潍坊日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