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8437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包括:加热箱体,采用撬装结构,所述加热箱体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口,并在加热箱体的底板上设有出料口;在加热箱体上设有加热装置;除油隔板,沿着水平方向分布在所述加热箱体内的底部;除砂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的下部,并且所述除砂处理装置与所述加热箱体之间通过所述出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油泥处理实现连续化生产、处理后污泥、砂砾含油量能够达到路基材料标准,所得资源利用率高,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专利说明】
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可用于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背景技术】
[0002]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井作业落地泥,跑、冒、漏落地泥, 联合站清罐底泥及污水池底泥。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脱水难等特点。
[0003]现有的含油污泥处理装置在实践中已有应用,但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诸多不足。如:不能连续、处理后泥砂含油量超标等缺点。【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连续生产,处理后泥砂含油量低于1%,能够达到进井场路路基标准,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0006]—种油泥砂分离装置,包括:
[0007]加热箱体,采用撬装结构,所述加热箱体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口,并在加热箱体的底板上设有出料口;在加热箱体上设有加热装置;
[0008]除油隔板,沿着水平方向分布在所述加热箱体内的底部;[〇〇〇9]除砂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的下部,并且所述除砂处理装置与所述加热箱体之间通过所述出料口连通。
[0010]优选地,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罗茨风机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内的底部,并且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除油隔板的下方;所述罗茨风机的入口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罗茨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曝气管连通。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曝气管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曝气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
[0012]所述除砂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方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呈倾斜向上放置,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与下料漏斗连接;在所述除砂处理装置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相适配的传送链条。
[0013]优选地,所述传送链条安装在由刮渣电机驱动的皮带轮上。
[0014]优选地,对应所述第一部分内部的传送链条区域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所述传送链条的上方和下方。
[0015]所述传送链条在所述刮渣电机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刮渣电机的正转与反转的比例大于1比1。
[0016]优选地,所述刮渣电机的正转与反转的比例大于等于2比1
[0017]优选地,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上下对应。
[0018]优选地,所述除油隔板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斜板,并且所述斜板的斜面指向出料口的一侧。
[0019]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燃烧器,燃烧器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上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油泥处理实现连续化生产、处理后污泥、砂砾含油量能够达到路基材料标准,所得资源利用率高,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0021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泥砂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〇〇24] 1、进料口;2、加热装置;3、曝气装置;4、除油隔板;5、除砂处理装置;6、燃烧器;7、 刮板;8、罗茨风机;9、传送链条;10、下料漏斗;11、刮渣电机;12、皮带轮;13、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本实例提供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包括:
[0026]加热箱体2,采用撬装结构,所述加热箱体2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口 1,并在加热箱体2 的底板上设有出料口;在加热箱体2上设有加热装置;
[0027]除油隔板4,沿着水平方向分布在所述加热箱体2内的底部;[〇〇28]除砂处理装置5,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2的下部,并且所述除砂处理装置与所述加热箱体之间通过所述出料口连通。[〇〇29]所述加热箱体2—般设置为长方形。
[0030]优选地,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罗茨风机8和曝气管13,所述曝气管 13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2内的底部,并且所述曝气管13位于所述除油隔板4的下方;所述罗茨风机8的入口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罗茨风机8的出风口与所述曝气管13连通。
[003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曝气管13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曝气管13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罗茨风机曝气后在水表面形成的气膜与液膜。[〇〇32]所述除砂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加热装置2 的下方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呈倾斜向上放置,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与下料漏斗10连接;在所述除砂处理装置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相适配的传送链条9。[〇〇33]优选地,所述传送链条9安装在由刮渣电机11驱动的皮带轮12上。
[0034]优选地,对应所述第一部分内部的传送链条区域设有刮板7,所述刮板7位于所述传送链条的上方和下方。[〇〇35] 所述传送链条9在所述刮渣电机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刮渣电机的正转与反转的比例大于1比1。往复搓洗除砂处理装置,完成砂砾的洗涤与输出。[〇〇36]优选地,所述刮渣电机的正转与反转的比例大于等于2比1,以使所述传送链条9在往复运动对含砂污泥进行分离的过程,同时确保被分离后的砂石快速上传、进而实现砂石的排出。
[0037]优选地,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上下对应,以使加热后的含砂、含油污泥可在加热后从出料口排出,进入除砂处理装置,避免了砂石堆积,可以有效避免加热装置的载荷, 提高加热装置的分离效率。
[0038]优选地,所述除油隔板4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斜板,并且所述斜板的斜面指向出料口的一侧,采用斜板的设计,可以使含砂污泥快速下沉,并且在下沉的过程中与斜板的板面充分接触,达到除油的作用。[〇〇39]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燃烧器6,燃烧器6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2上靠近所述进料口 1的一侧,以使进料口进入的含砂含油污泥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预热升温,促进含油成分分呙。
[004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筛分离机筛分后的物料通过传输机进入三分离机,含油污泥在温度、双模曝气装置、隔板除油装置、往复搓洗除砂处理装置的作用下,油、水、泥、 砂产生物理分层,其中油份在最上部溢出后进入油水分离器,中部泥浆经脱水机脱水后达标,沙砾经撮洗多遍由链条机输出。
[00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油泥处理实现连续化生产、处理后污泥、砂砾含油量能够达到路基材料标准,所得资源利用率高,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箱体,采用撬装结构,所述加热箱体的顶板上设有进料口,并在加热箱体的底板上 设有出料口;在加热箱体上设有加热装置;除油隔板,沿着水平方向分布在所述加热箱体内的底部;除砂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的下部,并且所述除砂处理装置与所述加热箱体 之间通过所述出料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 包括罗茨风机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内的底部,并且所述曝气管位于 所述除油隔板的下方;所述罗茨风机的入口与大气环境连通,所述罗茨风机的出风口与所 述曝气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沿着水平方向分布, 曝气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砂处理装置包括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方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部分与 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呈倾斜向上放置,并且 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与下料漏斗连接;在所述除砂处理装置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相适配的传送链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条安装在由刮渣电机 驱动的皮带轮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部分内部的传送链 条区域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所述传送链条的上方和下方。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条在所述刮渣电机的 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并且所述刮渣电机的正转与反转的比例大于1比1。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电机的正转与反转的比 例大于等于2比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上下对 应;和/或,所述除油隔板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斜板,并且所述斜板的斜面指向出料口的一 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燃烧器,燃烧器 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上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
【文档编号】C10G1/00GK205676339SQ201620597872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公开号201620597872.5, CN 201620597872, CN 205676339 U, CN 205676339U, CN-U-205676339, CN201620597872, CN201620597872.5, CN205676339 U, CN205676339U
【发明人】宋立宏, 顾贺明, 宋亚平, 张成桥
【申请人】宋立宏, 顾贺明, 宋亚平, 张成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