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流式高效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545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返流式高效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可增加流体紊流程度、以提高搅拌效率的高效搅拌桨。
背景技术
两种介质混合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所有的方法主要都应归结于增加流体的流动速度和紊流程度,以增加两种介质之间的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通常的搅拌方式是依靠液体离心力的作用将流体丢向器壁,液体在搅拌桨旋转的作用下在搅拌槽内是按一定的流型循环流动的。在无挡板的槽内安装的大多数搅拌桨都会发生打旋现象,因为搅拌桨旋转产生的切向流较强,在中心的旋涡处深度将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加深,有时甚至会出现吸入空气引起搅拌轴振动,这样会大大影响搅拌效率以及搅拌的稳定性;另外,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观察液位来判断搅拌槽内液体的量,如果中间旋涡较深就很难判别槽内的真实液位。不但如此,如果液体粘度较大,在高速搅拌的作用下液体在槽内会整体同搅拌桨一同转动产生跟转现象,这样就会大大地降低搅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能大大提高搅拌效率的高效搅拌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返流式高效搅拌桨,其特点是所述的搅拌桨的桨叶体为弧形,并且桨叶体的中间为空腔通道,在桨叶体的外侧端设置有进液口,在桨叶体的里侧设置有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空腔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进液口开设在桨叶体弧形的内侧,出液口开设在桨叶体弧形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所述的高效搅拌桨,能大大提高搅拌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返流式高效搅拌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图4是图2中的B-B剖面图。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和优点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返流式高效搅拌桨,其特点是所述的搅拌桨的桨叶体3为弧形,并且桨叶体3的中间为空腔通道5,在桨叶体3的外侧端设置有进液口1,在桨叶体3的里侧根部附近设置有出液口2,进液口1和出液口2通过空腔通道5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液口1开设在桨叶体3的弧形的内侧,出液口2开设在桨叶体3的弧形的外侧。
上述结构的高效搅拌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搅拌桨通过其轴孔4安装在搅拌设备中的搅拌轴上,然后在搅拌轴的带动下搅拌桨跟着转动;在实际工作中,应使搅拌桨按照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在搅拌过程中应该使液体能很顺利地从进液口1中进入到空腔通道5中。在搅拌桨转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液体会从进液口1中进入到空腔通道5中,并从出液口2流出;另一部分液体则在搅拌桨的离心力作用下向槽壁流动。这样,由于液体会在空腔通道5中作返向流动,就可大大降低中间旋涡的深度;同时由于液体的返向流动,可使搅拌槽内中间区域的液体与边缘区域的液体的混合程度得到大大增加,并且也大大减少了液体跟转的可能性,因而也就大大提高了液体的混合程度和搅拌效率。
权利要求1.返流式高效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桨的桨叶体为弧形,并且桨叶体的中间为空腔通道,在桨叶体的外侧端设置有进液口,在桨叶体的里侧设置有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空腔通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返流式高效搅拌桨,其特征在于进液口开设在桨叶体弧形的内侧,出液口开设在桨叶体弧形的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增加流体紊流程度、以提高搅拌效率的返流式高效搅拌桨,其特点是所述的搅拌桨的桨叶体为弧形,并且桨叶体的中间为空腔通道,在桨叶体的外侧端设置有进液口,在桨叶体的里侧根部设置有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空腔通道相连通;使用上述的搅拌桨,可大大提高液体的混合程度和搅拌效率。
文档编号B01F7/00GK2756308SQ200420054260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
发明者沈德智, 孙静 申请人:沈德智, 孙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