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948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馏试验用装置,具体是一种智能一体化蒸馏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化学实验室中,蒸馏试验所用装置繁琐,占用空间大,操作不方便,给 试验带来很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蒸 馏仪,它集蒸馏用装置于一体,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包括蒸馏瓶、冷凝瓶、回流 瓶及电加热套;所述冷凝瓶包括瓶体、位于瓶体内的冷凝管;还包括壳体,电加热套设置在 壳体内且与之相对应在壳体的顶部设有灶口 ,蒸馏瓶置于灶口内;冷凝瓶的瓶体被可打开 的夹子夹持住,夹子通过支架与壳体固接;冷凝瓶瓶体上设有供冷水循环的进水口 、出水 口 ;壳体内设置有冷水箱;冷凝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汽口、出液口,进汽口与蒸馏瓶密 封连通,出液口与回流瓶密封连通;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电路,所述电加热套与主控制电路 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主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所述电加热套及灶口设有多个,壳体上相应设有多个 加热控制钮,各灶口 一侧均设有一加热温度传感器,各加热温度传感器均与一加热温度显 示装置电连接,加热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壳体上。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所述电加热套的底部设有可上下伸縮的弹簧,弹簧的
底端与壳体内的一水平板固接,弹簧上套装一导向筒,导向筒固装在壳体内。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与回流瓶上部相对应,在壳体上设有检测回流瓶内液
位的终点传感器,终点传感器通过回流瓶终点自动控制开关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从而控制电
加热套。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有通过预设工作时间控制关机的 控时单元,壳体上设置时间显示屏。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冷水箱内设置制冷管,制冷管与压縮机连接;壳体一侧 设有与冷水箱对应的水位计。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冷水箱内设有冷却温度传感器,该冷却温度传感器与 冷却温度显示装置电连接,冷却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壳体上。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所述冷凝瓶的进水口设置在瓶体上部、出水口设置在 瓶体下部,冷凝管呈螺旋状;瓶体的底部设有瓶口 ,瓶口与瓶体的内腔之间设有隔热的真空 腔;该瓶口与蒸馏瓶的瓶口密封连通,冷凝瓶的瓶口与一输汽管连通;冷凝管的进汽口位 于冷凝瓶瓶体的上部且延伸出瓶体外;冷凝管的进汽口与输汽管的上部连通。[0013] 在该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中,所述输汽管内设置有加液管;加液管的底端与冷凝瓶 的瓶口连通,加液管的顶端延伸出输汽管,且在管口上设有密封塞;输汽管的顶端与加液管 外壁之间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加热温度、冷却温度液晶显示,更直观,方便观察; 2、加热温度单点单控,控温精度高;3、可自由设定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在0-150分钟之间任 意设置),具有自动关机功能;4、具有蒸馏终点自动检测功能,自动停止加热,蒸馏体积可 控制在士2ml之内,自动化程度高;5、配有冷却水循环回流系统,节能降耗。它根据实验室 蒸馏处理标准操作规程,集恒温加热、蒸馏终点自动控制、冷却水循环于一体。该仪器可广 泛适用于环保、疾控、供排水、高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各类化学实验室需要蒸馏处理的 场所,如挥发酚、氰化物、氨氮、凯氏氮、油中水份等项目的蒸馏处理。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冷凝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01平台,2蒸馏瓶,3冷凝瓶,31瓶体,32冷凝管,33进水口 , 34出水
口 , 35瓶口 , 36真空腔,37输汽管,38进汽口 , 39出液口 , 310加液管,311密封塞,4回流瓶, 5电加热套,6灶口 , 7夹子,8支架,81竖杆,82横梁,83锁紧螺钉,9冷水箱,10加热温度传 感器,11加热温度显示屏,12控制钮,13主控制电路,14水位计,15冷却温度显示屏,16弹 簧,17水平板,18导向筒,19压縮机,20终点传感器,21时间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1、2、3所示,该蒸馏仪主要包括壳体1、蒸馏瓶2、冷凝瓶3、回流瓶 4及位于在壳体内的电加热套5、主控制电路13、冷水箱9。 电加热套5为嵌有电热丝的石棉网。为方便同时进行多个蒸馏实验,该蒸馏仪设 置了六个电加热套5,与之相对应蒸馏瓶2、冷凝瓶3、回流瓶4均设有六个;但并不仅仅局 限于六个,可根据需要而定。 电加热套5设置在壳体1内,与各电加热套一一对应在壳体1的顶部设有六个灶 口6。蒸馏瓶2置于灶口6内。主控制电路13位于壳体1内,各电加热套5分别通过导线 与主控制电路13连接。壳体1表面设有与主控制电路13连接的六个控制钮12,分别控制 六个电加热套的通断电,实现单点单控,有利于节能降耗。 每个灶口 6 —侧设有一个加热温度传感器10,各加热温度传感器10都与加热温度 显示屏11电连接,加热温度显示屏11设置在壳体1上,便于操作者掌握及控制各蒸馏瓶2 的加热温度。 如图4所示,冷凝瓶3主要包括瓶体31 、位于瓶体内的螺旋状冷凝管32。瓶体31 被可打开的夹子7夹持住。夹子7通过支架8与壳体1固接。支架8主要由竖杆81、横梁82组成。竖杆81、横梁82通过滑动配合插接在一起,且两者之间设有锁紧螺钉83,方便横 梁82上下移动调节。 冷凝瓶瓶体31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33,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34,进水口 33、出水口 34 用于冷水循环。六个冷凝瓶串联在一起,第一个冷凝瓶的进水口 、第六个冷凝瓶的出水口与 冷水箱9连通。此外,每个冷凝瓶的进水口、出水口也可直接与冷水箱连通。冷水箱9内设 置制冷管,制冷管与压縮机19连接。壳体1 一侧与冷水箱对应设有水位计14。壳体1表面 设置两个水位警示灯22, 一个绿灯, 一个红灯,绿灯亮表示水位正常,红灯亮表示水位太低, 需要加水。冷水箱9内设有冷却温度传感器,该冷却温度传感器与冷却温度显示屏15电连 接,冷却温度显示屏15设置在壳体1上。 冷凝瓶的瓶体31底部设有瓶口 35,瓶口 35与蒸馏瓶2的瓶口密封连通。冷凝瓶 的瓶口 35与瓶体31的内腔之间设有隔热的真空腔36。瓶口 35上连通有输汽管37。 冷凝管32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汽口 38、出液口 39,进汽口 38位于瓶体31的上 部,且延伸出瓶体31外后与输汽管37的上部连通。输汽管37内设有一加液管310。加液 管310的底端与冷凝瓶的瓶口 35连通,即与蒸馏瓶2相通。加液管310的顶端延伸出输汽 管37,且在管口上设有密封塞311。输汽管37的顶端与加液管310外壁之间密封。 冷凝管32的出液口 39与回流瓶4密封连通。回流瓶4置于壳体1形成的台阶式 平台101上。 实验时,将夹子松开,向上提起冷凝瓶使其瓶口与蒸馏瓶的瓶口完全脱离,然后倾 斜冷凝瓶,即可将蒸馏瓶从灶口内取出,加注溶液。待溶液加注完毕后,再将冷凝瓶的瓶口 35与蒸馏瓶2瓶口密封连接好。为保证密封效果,两个瓶口的配合面均做磨砂处理。然后 通过控制钮12的操作,使电加热套5通电开始工作,蒸馏瓶2内溶液受热沸腾,其中的溶剂 变为汽态沿输汽管37进入冷凝管32,在冷凝管32内与冷凝瓶瓶体31内的冷水热交换,最 终变成液态经冷凝管的出液口 39流入回流瓶4。 与回流瓶4上部相对应,在壳体上设有终点传感器20,终点传感器20通过回流瓶 终点自动控制开关与主控制电路连接从而控制电加热套5工作。当回流瓶4内液位达到终 点传感器20的位置时,终点传感器20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主控制电路13,主控制电路 13即控制与该回流瓶对应的蒸馏瓶下方的电加热套5停止加热。防止溶剂从回流瓶中溢 出。 在该蒸馏仪中,主控制电路13包括有可预设工作时间的控时单元,壳体上设置时 间显示屏21。可设定实验时间,时间达到后,自动关机,提高了智能化程度。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蒸馏仪中电加热套5的底部沿纵向设有 弹簧16,如图5所示,弹簧16的底端与壳体内的一水平板17固接,弹簧16上套装一导向筒 18,导向筒18固装在壳体内,可固接在水平板17上。 该蒸馏仪在往蒸馏瓶2取出加注溶液时,将夹子7松开,弹簧16可将电加热套5、 蒸馏瓶2、冷凝瓶3 —起弹起,使电加热套5、蒸馏瓶2弹出壳体1,然后用手抓住蒸馏瓶2向 下按,使蒸馏瓶2的瓶口与上方冷凝瓶3的瓶口完全脱离,然后在电加热套5中倾斜蒸馏瓶 2,即可将蒸馏瓶2取出。该蒸馏仪比实施例一操作起来更方便。 其余技术同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包括蒸馏瓶、冷凝瓶、回流瓶及电加热套;所述冷凝瓶包括瓶体、位于瓶体内的冷凝管;其特征是还包括壳体,电加热套设置在壳体内且与之相对应在壳体的顶部设有灶口,蒸馏瓶置于灶口内;冷凝瓶的瓶体被可打开的夹子夹持住,夹子通过支架与壳体固接;冷凝瓶瓶体上设有供冷水循环的进水口、出水口;壳体内设置有冷水箱;冷凝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汽口、出液口,进汽口与蒸馏瓶密封连通,出液口与回流瓶密封连通;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电路,电加热套与主控制电路电连接;壳体上设有与主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所述电加热套及灶口设有多 个,壳体上相应设有多个加热控制钮,各灶口 一侧均设有一加热温度传感器,各加热温度传 感器均与一加热温度显示装置电连接,加热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壳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所述电加热套的底部设 有可上下伸縮的弹簧,弹簧的底端与壳体内的一水平板固接,弹簧上套装一导向筒,导向筒 固装在壳体内。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与回流瓶上部相对应,在壳体 上设有检测回流瓶内液位的终点传感器,终点传感器通过回流瓶终点自动控制开关与主控 制电路连接从而控制电加热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有通过 预设工作时间控制关机的控时单元。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冷水箱内设置制冷管,制冷管 与压縮机连接;壳体一侧设有与冷水箱对应的水位计。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冷水箱内设有冷却温度 传感器,该冷却温度传感器与冷却温度显示装置电连接,冷却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壳体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所述冷凝瓶的进水口设置在 瓶体上部、出水口设置在瓶体下部,冷凝管呈螺旋状;瓶体的底部设有瓶口 ,瓶口与瓶体的 内腔之间设有隔热的真空腔;该瓶口与蒸馏瓶的瓶口密封连通,冷凝瓶的瓶口与一输汽管 连通;冷凝管的进汽口位于冷凝瓶瓶体的上部且延伸出瓶体外;冷凝管的进汽口与输汽管 的上部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其特征是所述输汽管内设置有加液管; 加液管的底端与冷凝瓶的瓶口连通,加液管的顶端延伸出输汽管,且在管口上设有密封塞; 输汽管的顶端与加液管外壁之间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主要解决蒸馏实验用装置繁琐、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它包括蒸馏瓶、冷凝瓶、回流瓶及电加热套;冷凝瓶包括瓶体、位于瓶体内的冷凝管;其特征是还包括壳体,电加热套设置在壳体内且与之相对应在壳体顶部设有灶口,蒸馏瓶置于灶口内;冷凝瓶的瓶体用夹子夹持住,夹子通过支架与壳体固接;冷凝瓶瓶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壳体内设置有冷水箱;冷凝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进汽口、出液口,进汽口与蒸馏瓶密封连通,出液口与回流瓶密封连通;壳体内安装有主控制电路,所述电加热套与主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主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钮。它集蒸馏用装置于一体,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可实现智能化控制。
文档编号B01L3/16GK201445963SQ20092002374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6日
发明者段作敏 申请人:段作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