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833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显著特点是在恒温槽内没有设置搅 拌器,通过恒温槽及其相应部件的结构设计来实现对液体的“搅拌”,它可以将整个标定传 感器和仪器置入恒温槽内,尤其对所标定的传感器或仪器体积比较大时效果显著。属于液 体恒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气象、电子、制药、航天、生物等领域关键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周围环 境尤其是对温度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测量精度高,而且要求测量范围宽,这 不仅需要有相应精度、测量范围的温度传感器或温度测量仪器,更需要有相应的标定技术 和设备。在实际工作中,温度传感器或温度测量仪器的精度不仅与其本身性能有关,而且与 所使用的校准技术和设备的性能密切相关。在温度传感器的标定中,通常采用均勻性好、稳 定性高的恒温槽来为所标定的传感器或仪器提供高精度的温度场,目前国内外普遍生产和 使用的液体恒温槽如图1、图2所示,但这两种结构的恒温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图1 所示的恒温槽主要缺陷为1)工作区液体流速不均勻,不利于形成均勻温度场;幻恒温槽 有效工作空间小,只占整个恒温槽的一半。图2所示的恒温槽主要缺陷为冷热源与工作区 都在一个槽体内,冷热源的影响难以消除,造成温度不均勻。更为重要的是这两种结构的恒 温槽具有以下共同点1)工作区和调温区在位置上处于左右配置的方式,工作区易受外界 环境干扰;幻在恒温槽存在搅拌器,由于有搅拌器存在,使恒温槽的有效体积减小,当需要 标定的温度传感器尤其是一体化的温度测量仪器体积比较大时就难以实现甚至不能置于 恒温槽中进行标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恒温槽中心位置存在有搅拌器的搅拌轴,标定传感 器和仪器只能放入恒温槽壁和搅拌器轴之间的空间中。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无 搅拌器的恒温槽。

发明内容
1、目的为克服目前带有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 了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恒温槽有效测量容积相对小的问题, 为一些体积比较大的温度传感器和一体化的温度测量仪器的标定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提 供了一条新的途径。2、技术方案见图3,本发明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由主恒温槽和辅助恒温槽组成。它 们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是辅助恒温槽设置在主恒温槽旁,它们通过管道及管道泵互相连通。所述主恒温槽,即该恒温槽的主体,用于完成恒温槽的主体功能,它呈圆筒状,采 用热导率大的的金属材料制作,起到均衡液体温度的作用;该主恒温槽在竖直方向上由带 孔整流栅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分为工作区和调温区,中间以“漏斗状”金属隔板隔开,工作区位于主恒温槽的中心区域被调温区所包围;调温区内设置有双螺 旋状换热管,且该换热管以对应高度包围金属隔板,以获得温度均勻、稳定的流场;在金属 隔板下部设置有带有斜孔的散射器,以使经过其后的液体在工作区内变为层流。调温区侧 壁靠近顶部处开孔,接有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回流管道可根据液体高度控制液体回流 到辅助恒温槽,以实现主恒温槽和辅助恒温槽内的液位保持一致和实现二者之间液体的交 换;在金属隔板下部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对工作区液体温度进行测量。在主恒温槽下 半部分侧壁靠近底部处开孔,接有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以实现辅助恒温槽到主恒温槽 液体的注入;在主恒温槽顶部设置了方便拆卸的恒温槽上盖,以便于标定装置的放入、恒温 槽的加液及密封。所述辅助恒温槽具有与主恒温槽相同的圆筒状结构,用于向主恒温槽提供在一定 范围内温度可调的具有一定温度均勻性及稳定性的液体和减小冷热源对主恒温槽的冲击。 其采用热导率大的金属材料制作,起到均衡液体温度的作用;在辅助恒温槽底部设置有一 个具有一定功率的环形加热器以对液体进行加热;在辅助恒温槽内加热器上方一定高度的 位置设置有一个内空的“半球台”导流装置;由4-6层带孔整流栅将导流装置上方辅助恒温 槽内的空间均勻隔开,相邻两整流栅小孔互相错位,以实现对液体的“搅拌”作用,使液体充 分混合。在辅助恒温槽侧壁中下部位置安装了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其内部液体温度;辅助恒 温槽底部侧壁底部同一高度相对位置分别开有两孔用以连接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B ;辅 助恒温槽顶部侧壁上部同一高度相对位置分别开有两孔用以连接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 B ;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并接两电磁阀,两电磁阀的另一端分别接冷水机的进水口和出水 口,然后冷水机出水口再与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连接;在辅助恒温槽顶部设置了辅助槽 上盖,对辅助恒温槽密封。其中,所述的主恒温槽、辅助恒温槽的筒体厚度为3 5mm。其中,所述的散射器采用热导率大的金属材料制成,固定于隔板底部的圆周上,形 状为一内部挖空的厚度为3 5mm “倒圆锥形”桶,在其圆锥面上开有100 150个与圆锥 轴线成15 30°的斜孔,以使经过其后的液体在工作区内变为层流。其中,所述的整流栅为一带有270 360个小孔的圆形金属板,使从液体注入管道 进入的液体在管道泵作用下从主恒温槽底部以射流的形式通过整流栅,以实现从主恒温槽 液体注入管道进入的液体和主恒温槽内原有液体的充分混合,起到一定“搅拌”作用。其中,所述的换热管由金属波纹管盘绕而成,呈双螺旋状,用以消除调温区纵向温 度梯度,实现对调温区温度的精密控制,他们垂直穿过调温区侧壁,一端与管道泵连接,另 一端再分别连接辅助恒温槽的液体注入管道A和主恒温槽的液体回流管道。其中,所述的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并联于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和换热管液体 输出管道的连接处,使得主恒温槽液体能够自然回流到辅助恒温槽,以通过改变辅助恒温 槽液体来实现对主恒温槽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其中,所述的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位于侧壁底端与主恒温槽侧壁正交,它一方 面通过管道泵与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连接,另一方面与换热管液体注入管道相连,即三 个管道连接呈现“并联”结构,这种连接实现了在管道泵提供的动力作用下辅助恒温槽液体 向主恒温槽和换热管的流动。其中,所述的管道泵为靖江市奥化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IHG50-125管道泵,为液体循环提供动力。其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是一个带有护套的PtlOO钼电阻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对 工作区温度的测量。其中,所述的恒温槽上盖和辅助槽上盖为厚度3 5mm的圆形金属板,分别用以对 二者的密封。其中,所述的导流装置采用热导率大的金属材料制作,呈内空的上口径小下口径 大的“半球台”状,其下口径与辅助恒温槽直径相等,高度为50 100mm,其功能是改变液体 流速和流向。其中,所述的环形加热器的是电阻为30 Ω,功率为15KW的自制加热器。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分别与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和换热管液体 输出管道连接。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方面通过电磁阀与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 连接,实现不需冷却时液体的自循环;另一方面与冷水机出水口连接。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通过管道泵分别与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和 换热管液体注入管道连接。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通过电磁阀与冷水机进水口连接,以实现需 冷却时通过冷水机来对液体降温。其中,所述的电磁阀为上海巨量电磁阀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ZCLD-50电磁阀,二 者相配合以实现液体在制冷回路和加热回路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的冷水机为北京赛奥同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A-7W水冷式工业 冷水机,用于对液体进行冷却降温。本发明中提到的所有管道均采用热导率大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3、优点及功效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对恒温槽及其相应部件的结构设计,使恒温槽的工作区和控温区都不再 包含有搅拌器,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作区有效空间,不仅可以将一些体积比较小的温度传感 器放入工作区进行标定,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的一体化的温度传感装置及一些与温度密切 相关的仪器仪表装置(电导仪)也可以置于工作区进行标定,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仪器装置 标定困难的问题。(2)通过隔板将恒温槽浴分为控温区和工作区,其中恒温区位于恒温槽中心,其外 围被控温区包围,有效的截断了外界环境对工作区温度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恒温槽的抗干 扰能力和以及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勻性。(3)本发明提供的挥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目前发明人还未见有该方面 的报道,为今后相关方面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参考。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桶分区恒温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两级恒温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是各图的符号说明
道; A;
1'-搅拌器; 12、4'-调温区;
5、11'-管道泵;
2'-恒温槽体; 3-换热管液体输出管道;
6,21,23'-整流栅;
1、3'-工作区; 4-换热管液体注入管
7-散射器;
8-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9、18-温度传感器;10-换热管;
11-金属隔板;13-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14-恒温槽上盖;
15,20'-环形加热器;16-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 ; 17-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
2、17'-主恒温槽; 20、18'-辅助恒温槽 22-辅助槽上盖; 24'-阀门; 26'-辅助加热器; 29-冷水机出水口 ;
19'-冷凝器; 21'-换热底板; 23-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 25-冷水机进水口 ; 27-冷水机;
30-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
19-辅助恒温槽工作区 22'-循环管道; 24,26-电磁阀; 25'-主加热器; 28-导流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的结构示意图。对于精密温控恒 温槽来讲,有两个主要的要求(1)在标定过程中温度必须保持稳定;(2)整个控制容积的 温度必须均勻。本发明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由主恒温槽2和辅助恒温槽20组成。其中 主恒温槽2,即该恒温槽的主体,用于完成恒温槽的主体功能,呈圆筒状,采用热导率大的不 锈钢材料,厚度为5mm,起到均衡液体温度的作用;该主恒温槽2在竖直方向上由带孔整流 栅6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其上半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分为工作区1和调温区12,中间以“漏 斗状”金属隔板11隔开,工作区1位于主恒温槽2的中心区域被调温区12所包围;调温区 12内设置有螺旋状换热管10,且该换热管10于对应高度包围金属隔板11,以获得温度均 勻、稳定的流场;在金属隔板11下部设置有带有150个斜孔的散射器7,以使经过其后的液 体在工作区1内变为层流。调温区12侧壁靠近顶部处开孔,接有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 13,该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13可根据液位高度控制液体回流到辅助恒温槽20,以实现主 恒温槽2和辅助恒温槽20内液位保持一致和实现二者之间液体的交换;在金属隔板11高 度为200mm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以对工作区1液体温度进行测量。在主恒温槽2下半部 分侧壁开孔,接有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8,以实现辅助恒温槽20到主恒温槽2液体的注 入;在主恒温槽2顶部设置了方便拆卸的恒温槽上盖14,以便于标定装置的放入、主恒温槽 2的加液及密封。本发明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助恒温槽20具有与主恒温槽2相同的圆筒状,用 于向主恒温槽2提供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可调的具有温度均勻性及稳定性的液体和减小冷 热源对主恒温槽2的冲击。其采用热导率大的不锈钢材料,厚度为5mm,起到均衡液体温度 的作用;在辅助恒温槽20底部设置有一个具有功率为15KW的环形加热器15以对液体进 行加热;在辅助恒温槽20内加热器15上方高度为30mm处设置有一个内空的“半球台”导 流装置观;由5层带孔整流栅21将导流装置观上方辅助恒温槽20内的辅助恒温槽工作区19均勻隔开,相邻两整流栅小孔互相错位,以实现对液体的“搅拌”作用,使液体充分混 合。在辅助恒温槽20侧壁位置中部安装了温度传感器18以测量其槽内液体温度;辅助恒 温槽20底部侧壁同一高度相对位置分别开有两孔用以连接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16和辅 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30 ;辅助恒温槽20顶部侧壁同一高度相对位置分别开有两孔用以连接 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17和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23 ;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23并接两电 磁阀M和26,电磁阀M和沈的另一端分别接冷水机27的冷水机进水口 25和冷水机出水 口 29,然后冷水机出水口四再与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30连接;在辅助恒温槽20顶部设 置了辅助槽上盖22,对辅助恒温槽20密封。在使用时,由管道泵5抽取辅助恒温槽20内液体,液体通过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 A17后一方面从换热管液体注入管道4进入换热管10后由换热管液体输出管道3流出;另 一方面通过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8从主恒温槽2底部进入槽内,以射流方式通过整流栅 6液体后由金属隔板11分成两股继续向上流动,其中一股液体通过散射器7,在其作用下使 工作区1的液体形成层流,从而使得工作区1各层液体间没有热交换(消除外部环境对工 作区1的影响)以使工作区1温度稳定在某一要求温度下,另一股液体向上流动通过调温 区12与通过工作区1的液体混合后再通过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13与换热管液体输出管 道3流出液体混合,最后通过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16回流到辅助恒温槽20,液体继续由辅 助恒温槽20继续向上流动,穿过导流装置28改变流速和流向后以射流方式通过整流栅21, 经过其初步的整流和“搅拌”后分成两股,一股由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17回流到主恒温槽 2,实现了主恒温槽2和辅助恒温槽20之间液体的循环,达到了通过改变辅助恒温槽20内 液体温度对主恒温槽2进行温度控制的目的;另一股由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23或经由电 磁阀沈后通过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30进入辅助恒温槽20,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环形加热 器15工作来决定对液体进行升温;或由电磁阀M通过冷水机进水口 25进入冷水机27进 行对液体冷却降温,最后由冷水机出水口四通过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 30进入辅助恒温 槽20。其中所述的金属隔板11呈“漏斗状”,采用热导率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将整个主 恒温槽2液体浴分割成工作区1和调温区12两部分,其中主恒温槽液体浴的中心部分为工 作区1,调温区12环绕在工作区周围,这一方面截断了工作区1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使得 工作区1温度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调温区12温度的控制,可实现调温区 12和工作区1温度的基本一致。其中所述的散射器7采用热导率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固定于金属隔板11底部的 圆周上,形状为一内部挖空的具有一定厚度“倒圆锥形”桶,在其圆锥面上开有150个与圆 锥轴线成15°的斜孔,以使经过其后的液体在工作区1内变为层流。其中所述的整流栅6为一带360个小孔圆形金属板,使从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 8进入的液体在管道泵5作用下从主恒温槽底部以射流的形式通过整流栅6,以实现从主恒 温槽液体注入管道8进入的液体和主恒温槽2内原有液体的充分混合,起到一定“搅拌”作 用。其中所述的换热管10由金属波纹管盘绕而成,呈双螺旋状,用以消除调温区12纵 向温度梯度,实现对调温区温度12的精密控制。该换热管一端为换热管液体输出管道3,另 一端为换热管液体注入管道4,他们垂直穿过调温区12侧壁,串联以管道泵5后,再分别连接辅助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A16和辅助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A17。其中所述的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13并联于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16和换热管 液体输出3管道的连接处,使得主恒温槽2液体自然回流到辅助恒温槽20,以通过改变辅助 恒温槽20内液体来实现对主恒温槽2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其中所述的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8位于主恒温槽2侧壁底端与主恒温槽2侧壁 正交,它一方面通过管道泵5与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17连接,另一方面与换热管液体注入 管道4相连,即三个管道连接呈现“并联”结构,这种连接实现了在管道泵5提供的动力作 用下辅助恒温槽20液体向主恒温槽2和换热管10的流动。其中所述的管道泵5为靖江市奥化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IHG50-125管道泵, 为液体循环提供动力。其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和18是一个带有护套的PtlOO钼电阻温度传感器,以实 现对工作区1和辅助恒温槽工作区19温度的测量。其中所述的导流装置观采用热导率大的不锈钢材料,呈内空的上口径小下口径 大的“半球台”状,其下口径与辅助恒温槽20直径相等,高度为50mm,其功能是改变液体流 速和流向。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16分别与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13和换热管 液体输出管道3连接。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30 —方面通过电磁阀沈与辅助槽液体回流管 道B23连接,实现不需冷却时液体的自循环;另一方面与冷水机出水口四连接。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17通过管道泵5分别与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 8和换热管液体注入管道4连接。其中所述的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23通过电磁阀M与冷水机进水口 25连接,以实 现需冷却时通过冷水机27来对液体降温。其中所述的恒温槽上盖14和辅助槽上盖22为厚度为3mm的圆形金属板,分别用 以对二者的密封。其中所述的电磁阀24J6为上海巨量电磁阀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ZCLD-50电磁 阀,二者相配合以实现液体在制冷回路和加热回路间的切换。其中所述的冷水机27为北京赛奥同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A-7W水冷式工 业冷水机,用于对液体进行冷却降温。
权利要求
1.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它由主恒温槽和辅助恒温槽组成,辅 助恒温槽设置在主恒温槽旁,它们通过管道及管道泵互相连通;所述主恒温槽,即该恒温槽的主体,用于完成恒温槽的主体功能,它呈圆筒状,采用热 导率大的的金属材料制作,起到均衡液体温度的作用;该主恒温槽在竖直方向上由带孔整 流栅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分为工作区和调温区,中间以“漏斗状”金 属隔板隔开,工作区位于主恒温槽的中心区域被调温区所包围;调温区内设置有双螺旋状 换热管,且该换热管以对应高度包围金属隔板,以获得温度均勻、稳定的流场;在金属隔板 下部设置有带有斜孔的散射器,以使经过其后的液体在工作区内变为层流;调温区侧壁靠 近顶部处开孔,接有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回流管道根据液体高度控制液体回流到辅助 恒温槽,以实现主恒温槽和辅助恒温槽内的液位保持一致和实现二者之间液体的交换;在 金属隔板下部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对工作区液体温度进行测量;在主恒温槽下半部 分侧壁靠近底部处开孔,接有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以实现辅助恒温槽到主恒温槽液体 的注入;在主恒温槽顶部设置了方便拆卸的恒温槽上盖,以便于标定装置的放入、恒温槽的 加液及密封;所述辅助恒温槽具有与主恒温槽相同的圆筒状结构,用于向主恒温槽提供温度可调的 具有温度均勻性及稳定性的液体和减小冷热源对主恒温槽的冲击;其采用热导率大的金属 材料制作,起到均衡液体温度的作用;在辅助恒温槽底部设置有一个环形加热器以对液体 进行加热;在辅助恒温槽内加热器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内空的“半球台”导流装置;由 4-6层带孔整流栅将导流装置上方辅助恒温槽内的空间均勻隔开,相邻两整流栅小孔互相 错位,以实现对液体的“搅拌”作用,使液体充分混合;在辅助恒温槽侧壁中下部位置安装了 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其内部液体温度;辅助恒温槽底部侧壁底部同一高度相对位置分别开有 两孔用以连接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和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 ;辅助恒温槽顶部侧壁上部 同一高度相对位置分别开有两孔用以连接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A和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 B;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并接两电磁阀,两电磁阀的另一端分别接冷水机的进水口和出水 口,然后冷水机出水口再与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B连接;在辅助恒温槽顶部设置了辅助槽 上盖,对辅助恒温槽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主恒温槽、辅 助恒温槽的筒体厚度为3 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散射器采 用热导率大的金属材料制成,固定于金属隔板底部的圆周上,形状为一内部挖空的厚度为 3 5mm “倒圆锥形”桶,在其圆锥面上开有100 150个与圆锥轴线成15 30°的斜孔, 以使经过其后的液体在工作区内变为层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整流栅为一 带有270 360个小孔的圆形金属板,使从液体注入管道进入的液体在管道泵作用下从主 恒温槽底部以射流的形式通过整流栅,以实现从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进入的液体和主恒 温槽内原有液体的充分混合,起到“搅拌”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换热管由金 属波纹管盘绕而成,呈双螺旋状,用以消除调温区纵向温度梯度,实现对调温区温度的精密 控制,他们垂直穿过调温区侧壁,一端与管道泵连接,另一端再分别连接辅助恒温槽的液体注入管道A和主恒温槽的液体回流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主恒温槽液 体回流管道并联于辅助槽液体注入管道A和换热管液体输出管道的连接处,使得主恒温槽 液体能够自然回流到辅助恒温槽,以通过改变辅助恒温槽液体来实现对主恒温槽温度的调 节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主恒温槽液 体注入管道位于侧壁底端与主恒温槽侧壁正交,它一方面通过管道泵与辅助槽液体回流管 道A连接,另一方面与换热管液体注入管道相连,即三个管道连接呈现“并联”结构,这种连 接实现了在管道泵提供的动力作用下辅助恒温槽液体向主恒温槽和换热管的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温度传感器 是一个带有护套的PtlOO钼电阻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对工作区温度的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恒温槽上盖 和辅助槽上盖为厚度3 5mm的圆形金属板,分别用以对二者的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导流装置采 用热导率大的金属材料制作,呈内空的上口径小下口径大的“半球台”状,其下口径与辅助 恒温槽直径相等,高度为50 100mm,其功能是改变液体流速和流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加热器 的是电阻为30 Ω,功率为15KW的自制加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槽液体 注入管道A分别与主恒温槽液体回流管道和换热管液体输出管道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槽液体 注入管道B —方面通过电磁阀与辅助槽液体回流管道B连接,实现不需冷却时液体的自循 环;另一方面与冷水机出水口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槽液体 回流管道A通过管道泵分别与主恒温槽液体注入管道和换热管液体注入管道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槽液体 回流管道B通过电磁阀与冷水机进水口连接,以实现需冷却时通过冷水机来对液体降温。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不带搅拌器的液体恒温槽,由主恒温槽和辅助恒温槽组成;辅助恒温槽设置在主恒温槽旁,它们通过管道及管道泵互相连通。所述主恒温槽,用于完成恒温槽的主体功能,它呈圆筒状,采用热导率大的的金属材料制作,起到均衡液体温度的作用;所述辅助恒温槽具有与主恒温槽材质及形状相同的圆筒状结构,用于向主恒温槽提供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可调的具有一定温度均匀性及稳定性的液体和减小冷热源对主恒温槽的冲击。由于本液体恒温槽的工作区和控温区都不再包含有搅拌器,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作区有效空间,对于一些体积比较大仪器仪表装置也可以置于工作区进行标定,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仪器装置标定困难的问题。它在工程中有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01L7/02GK102059163SQ20101061270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孟晓风, 李晋阳, 董登峰, 贺晓雷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