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058418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除湿设备所用的吸湿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对人们居住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研设备运行的环境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湿度较高的地区和对湿度要求严格的厂房、仓库等场所,保证所需要的低湿度环境,对改善人居条件、发展生产技术、保障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空气除湿方法中,吸附式除湿具有除湿效率高、运行连续、湿度可控、结构紧凑、节能节材等特点,且还可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太阳能、天然气等低品位热能为再生能源,无环境污染、能耗低,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电器、化工、国防、印刷等有湿度要求的行业。吸附除湿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由吸湿材料和基材构成,其中吸湿性能是整个系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吸湿材料对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转轮式除湿机是吸附除湿设备的典型代表,其核心部件是蜂窝状轮芯,轮芯的基材通常为金属、玻璃、陶瓷和纸等材质, 其吸湿材料采用氯化锂、硅胶、分子筛、聚合物以及复合吸湿剂等。专利CN101703918A公开了一种除湿机转轮的制备方法,采用陶瓷纤维和有机纤维为基材,氯化锂硅胶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包括了抄纸、上硅胶、轧制转轮体和转轮成型工序,其中还包括浸渍硅酸盐溶液、酸化处理、煅烧和浸渍氯化锂溶液工序,过程比较复杂。光浸渍时间就需3. 5 44小时,还需400 500°C下煅烧0. 5 5个小时,生产效率较低,能耗大。另外,由于陶瓷纤维与硅胶作用力较弱,硅胶含量高时转芯材料机械强度较差,不易成型加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粉化、掉粉现象,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专利CN1986046A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除湿机转轮的分子筛和改性硅胶复合物块体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陶瓷纤维纸依次浸渍水玻璃、酸性盐溶液及含分子筛硅溶胶,经洗涤、烘干处理得到块体吸附剂,可应用于不同湿度和温度环境下的吸附式转轮除湿。专利US 6630206B2也公开了一种将纸浸渍含分子筛的水玻璃溶液来制备吸湿材料的方法。但是受溶胶稳定性的制约难以形成高浓度溶胶,加之无机纤维不溶于水,溶胶与纤维间接触面小, 因而在无机纤维上附着的溶胶量少,生成的硅胶少,除湿效率较低。同样其制备过程也要经多次浸渍干燥,较为繁琐,制备成本高。正是由于以无机或有机纤维为基材浸渍吸湿剂的方法存在上述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基材表面涂布吸湿剂涂层的方法应运而生。专利US4769053和专利US4769053都提出一种将分子筛、硅胶等吸湿剂颗粒粘结在铝箔等基材上形成涂层的方法,得到的材质可用于除湿机转轮的制作,具体是将吸水饱和的分子筛颗粒分散在含聚氨酯黏合剂的有机溶剂里形成浆料,用辊涂的方式将其涂覆在铝箔的表面,然后加热使颗粒黏结在基材上,并使水蒸发出来防止黏合剂阻塞吸湿剂颗粒的微孔。由于采用连续化辊涂的方式,其浆料的涂覆效率高。另外,铝箔等箔材易于加工, 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成型尺寸和形状。所以用这种材料和方法制作除湿机转轮的生产效率很高。但是由于浆料中含较多有机溶剂,使得生产成本较高,加热过程中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而且损害生产人员的健康,对环境造成污染,不能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专利US5120694涉及到一种在铝箔基材表面涂覆硅胶、分子筛等固体吸湿剂的方法,其浆料包含粘土类黏合剂、聚丙烯酸类分散剂和焦磷酸四钠类表面活性剂等成分,有机溶剂含量少,但其涂覆过程 首先要将铝基材加热至表面温度达350 650°C氧化,而且要在 550 650°C下加热1小时到使涂层硬化,整个过程耗时耗能。另外,制作转轮所用铝箔厚度一般在0. Imm左右,除湿机运行过程中,负载吸湿剂的铝箔表面处于干湿循环交替的状态,相对于其他无机材料而言,铝箔容易产生腐蚀,对吸湿剂的附着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除湿机转轮的寿命,而专利中则极少涉及对除湿转轮用的铝箔等箔材的防腐保护。目前,用于除湿机转轮的吸湿涂层产品普遍存在吸湿性差、涂层对基材附着力差、 易粉化、外观差、涂层不够细腻、色度不均一等缺陷。因此需要一种不但性能全面,而且可用简单经济环保的方法来制备的吸湿涂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蚀吸湿涂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耐蚀吸湿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覆了上述耐蚀吸湿涂层的铝箔。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涂覆了耐蚀吸湿涂层的铝箔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包括上下两层, 下层为耐蚀底涂涂层,上层为吸湿面涂涂层;耐蚀底涂涂层由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烘干而成,所述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树脂a 1 40%助剂a 5%溶剂0 20%余量为去离子水;吸湿面涂涂层由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烘干而成,所述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树脂b 1 30%吸湿剂10 80%助剂b0 10%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优选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树脂a10 30%助剂a1 4%溶剂0 8%
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优选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树脂b2 25%吸湿剂20 60%助剂b0 5%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耐蚀底涂涂层的厚度为0. 1 5. Og/m2 ;所述吸湿面涂涂层的厚度为0. 5 100g/m2。所述树脂a为水溶性或水可分 散性聚合物,树脂a的分子量为一百 一千万,优选两百 五百万;所述树脂b为含亲水基团的聚合物,树脂b的分子量为一百 两千万,优选五百 一千万;所述助剂a(能与树脂中反应性基团交联的材料)为氨基交联剂、环氧交联齐U、金属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异氰酸酯交联剂和氮丙啶交联剂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溶剂为丙酮、甲乙酮、二乙酮、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 二乙醚、乙二醇、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丁醚、N,N- 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吸湿剂为由铝的氧化物、硅的氧化物、钙的氧化物、镁的氧化物、钛的氧化物、锆的氧化物、铝的硅酸盐、硅的硅酸盐、钙的硅酸盐、镁的硅酸盐、钛的硅酸盐和锆的硅酸盐中的一种以上组成的含微孔结构或层状结构的结晶物或非晶物,吸湿剂的形态为水溶性的、水分散的、溶胶状、块状、多孔疏松状或者粉末状;所述助剂b为羧基化合物、 羟基化合物、磺酸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酰胺基化合物、醛基化合物和醚键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聚合物优选为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聚乙烯甲基醚、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聚环氧乙烷、苯乙烯_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胺、聚烯丙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蜜胺树脂、尿素树脂和醇酸树脂等含以上树脂中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树脂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含亲水基团的聚合物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氧化乙烯以及含以上树脂中反应性基团的水溶性或水科分散性树脂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助剂a优选为异氰酸酯交联剂、氨基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的一种以上;所述溶剂优选为异丙醇、乙二醇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吸湿剂优选为分子筛、硅胶、高岭土、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锆和蒙脱土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交联剂优选为异氰酸酯交联剂、氨基交联剂、硅烷偶联剂的一种以上;所述溶剂优选为异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助剂b优选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氯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烯脂肪醇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聚合物更加优选为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含亲水基团的聚合物更加优选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和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以上上述的耐蚀吸湿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箔材上,烘干后形成耐蚀底涂涂层;(2)待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再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涂覆于耐蚀底涂涂层上,烘干后形成吸湿面涂涂层,在箔材上获得耐蚀吸湿涂层。 步骤⑴所述箔材为铝、镁、铜、铁、钛及其合金中的一种以上;步骤⑴和(2)所述烘干是在80 40(TC下烘烤5秒 30分钟,所述涂布的方式是浸涂、铸涂、刷涂、辊涂、喷涂、刮涂、凹版涂布、条缝涂布、挤压涂布、静电涂布、电泳涂布、坡流涂布或落帘涂布。所述箔材优选为铝及其合金;所述烘干是优选在150 350°C下烘烤10秒 120 秒;所述涂布的方式优选为刷涂、浸涂、辊涂或喷涂。—种涂覆了上述耐蚀吸湿涂层的铝箔,所述铝箔应用于制备除湿机转轮。本发明的原理是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形成的涂层可提供对基材的防腐保护作用以及对基材和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的附着作用;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形成的涂层可提供吸湿作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除湿机转轮所用吸湿材料吸湿性差、附着力差、易粉化、外观不均一、机械强度差、易腐蚀,以及制备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污染大等缺点;本发明制备的涂层与基材以及涂层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力,得到的箔材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耐蚀性、换热性和外观,性能稳定,制备过程简单,适合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对环境友好,适用于除湿机转轮的制备。


图1为涂覆了本发明耐蚀吸湿涂层的铝箔的结果示意图,其中1为基材,2为耐蚀底涂层A,3为吸湿面涂层B。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酚醛树脂(分子量一百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氨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异丙醇,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硅胶(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聚丙烯酸(分子量十万),其余为去离子水。用辊涂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300°C下烘烤10秒后形成厚度为0. 8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辊涂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在 400°C下烘烤5秒后形成厚度为8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涂覆了耐蚀吸湿涂层的铝箔的结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4g/m2(20°C,80% RH), 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涂层抗拉强度达9兆帕,杯突值为 4. 0mm,延伸率为2%。实施例2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2%的丙烯酸树脂(分子量一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 %的硅烷偶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乙二醇单丁醚,其余为去离子水; 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分子筛(粉末状,粒径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两千万),其余为去离子水。用刷涂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250°C下烘烤25秒后形成厚度为1.0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刷涂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在 300°C下烘烤10秒后形成厚度为12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6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涂层抗拉强度达10兆帕,杯突值为4. 5mm,延伸率为3%。实施例3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8%的环氧树脂(分子量五百),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异氰酸酯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的乙二醇,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分子筛(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 %的硅胶(溶胶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7 %的聚氧化乙烯(分子量两百万), 其余为去离子水。用浸涂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200°C下烘烤50秒后形成厚度为0. 9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浸涂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在80°C 下烘烤10分钟后形成厚度为10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5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涂层抗拉强度达8兆帕,杯突值为4. Omm,延伸率为2. 5%。实施例4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聚氨酯树脂(分子量五百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氮丙啶交联剂,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氧化铝(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分子筛(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的聚乙二醇(分子量六百), 其余为去离子水。用喷涂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150°C下烘烤100秒后形成厚度为0. 8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喷涂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在80°C 下烘烤120秒后形成厚度为13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4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涂层抗拉强度达10兆帕,杯突值为4. 5mm,延伸率为3%。实施例5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尿素树脂(分子量一千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 %的氨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8 %的乙二醇单丁醚,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蒙脱土(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 %的聚丙二醇(分子量八百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 %的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其余为去离子水。
用铸涂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400°C下烘烤5秒后形成厚度为0. l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铸涂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在300°C 下烘烤10秒后形成厚度为20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4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涂层抗拉强度达9兆帕,杯突值为4. 0mm,延伸率为2. 2%。实施例6 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分子量十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异氰酸酯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N, N-二甲基乙酰胺,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0%的氧化锆(溶胶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聚乙烯亚胺(分子量两千),其余为去离子水。用刮涂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300°C下烘烤10秒后形成厚度为1. 5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刮涂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在 300°C下烘烤10秒后形成厚度为0. 5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5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涂层抗拉强度达9兆帕,杯突值为3. 8mm,延伸率为2%。实施例7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聚乙烯醇(分子量一千),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氨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N-甲基吡咯烷酮,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氧化镁(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 %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分子量一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 %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其余为去离子水。用静电涂布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300°C下烘烤10秒后形成厚度为5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静电涂布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 在100°C下烘烤90秒后形成厚度为100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6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 涂层抗拉强度达8兆帕,杯突值为4. 5mm,延伸率为2. 5%。实施例8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聚环氧乙烷(分子量一百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硅烷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乙醇,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80%的高岭土(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聚甲基丙烯酸(分子量一百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其余为去离子水。用电泳涂布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180°C下烘烤50秒后形成厚度为4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电泳涂布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 在350°C下烘烤5分钟后形成厚度为50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5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涂层抗拉强度达10兆帕,杯突值为3. 7mm,延伸率为2. 1%。实施例9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蜜胺树脂(分子量五百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氨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叔丁醇,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二氧化钛(溶胶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 %的羧甲基纤维素(分子量六十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8 %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其余为去离子水。用坡流涂布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箔上,在280°C下烘烤70秒后形成厚度为2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坡流涂布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 在300°C下烘烤80秒后形成厚度为40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4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 涂层抗拉强度达9兆帕,杯突值为4. 0mm,延伸率为3. 5%。实施例10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聚烯丙胺(分子量三万), 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氨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乙酸乙酯,其余为去离子水;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成分为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氧化钙(粉末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 %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分子量七十万),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 %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余为去离子水。用挤压涂布的方式先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铝 箔上,在320°C下烘烤150秒后形成厚度为lg/m2的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以挤压涂布的方式涂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 在300°C下烘烤60秒后形成厚度为30g/m2的吸湿面涂涂层,获得耐蚀吸湿涂层;该涂层材质吸湿性可达5g/m2 (20°C,80% RH),湿态时用指甲刮涂层几乎无脱落,外观为白色不透明, 涂层抗拉强度达9兆帕,杯突值为4. 3mm,延伸率为2. 5%。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其特征在于该涂层包括上下两层,下层为耐蚀底涂涂层,上层为吸湿面涂涂层;耐蚀底涂涂层由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烘干而成,所述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 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树脂a1 40%助剂a 5% 溶剂0 20%余量为去离子水;吸湿面涂涂层由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烘干而成,所述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树脂b 1 30% 吸湿剂 10 80% 助剂b 0 10% 余量为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 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树脂a 10 30% 助剂a 1 4% 溶剂 0 8% 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组分 树脂b 2 25% 吸湿剂 20 60% 助剂b 5% 余量为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蚀底涂涂层的厚度为0. 1 5. Og/m2 ;所述吸湿面涂涂层的厚度为0. 5 10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为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聚合物,树脂a的分子量为一百 一千万;所述树脂b为含亲水基团的聚合物,树脂b的分子量为一百 两千万;所述助剂a为氨基交联剂、环氧交联剂、硅烷偶联剂、异氰酸酯交联剂、氮丙啶交联剂和金属偶联剂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溶剂为丙酮、甲乙酮、二乙酮、 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丙酯、二乙醚、乙二醇、丙二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丁醚、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吸湿剂为由铝的氧化物、硅的氧化物、钙的氧化物、镁的氧化物、钛的氧化物、锆的氧化物、铝的硅酸盐、硅的硅酸盐、钙的硅酸盐、镁的硅酸盐、钛的硅酸盐和锆的硅酸盐中的一种以上组成的含微孔结构或层状结构的结晶物或非晶物;所述助剂b为羧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磺酸基化合物、氨基化合物、酰胺基化合物、醛基化合物和醚键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a的分子量为两百 五百万;所述树脂b的分子量为五百 一千万;所述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聚合物为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聚乙烯甲基醚、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聚环氧乙烷、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胺、聚烯丙胺、环氧树脂、 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蜜胺树脂、尿素树脂和醇酸树脂的一种以上;所述含亲水基团的聚合物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助剂a为异氰酸酯交联剂、氨基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的一种以上;所述溶剂为异丙醇、乙二醇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吸湿剂为分子筛、硅胶、高岭土、氧化铝、 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锆和蒙脱土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交联剂为异氰酸酯交联剂、 氨基交联剂、硅烷偶联剂的一种以上;所述溶剂为异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助剂b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氯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烯脂肪醇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或水可分散性聚合物为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含亲水基团的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和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耐蚀吸湿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箔材上,烘干后形成耐蚀底涂涂层;(2)待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再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涂覆于耐蚀底涂涂层上,烘干后形成吸湿面涂涂层,在箔材上获得耐蚀吸湿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蚀吸湿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箔材为铝、镁、铜、铁、钛及其合金中的一种以上;步骤(1)和(2)所述烘干是在80 400°C 下烘烤5秒 30分钟,所述涂布的方式是浸涂、铸涂、刷涂、辊涂、喷涂、刮涂、凹版涂布、条缝涂布、挤压涂布、静电涂布、电泳涂布、坡流涂布或落帘涂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蚀吸湿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箔材为铝及其合金;所述烘干是在150 350°C下烘烤10秒 120秒;所述涂布的方式为刷涂、浸涂、 辊涂或喷涂。
10.一种涂覆了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耐蚀吸湿涂层的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应用于制备除湿机转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蚀吸湿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涂层包括上下两层,下层为耐蚀底涂涂层,上层为吸湿面涂涂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水性耐蚀底涂涂料A涂覆于基材上,烘干后形成厚度为0.1~5.0g/m2的耐蚀底涂涂层;(2)待耐蚀底涂涂层冷却后,再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水性吸湿面涂涂料B涂覆于耐蚀底涂涂层上,烘干后形成厚度为0.5~100g/m2的吸湿面涂涂层,在基材上获得耐蚀吸湿涂层。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适合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对环境友好,形成的涂层与基材以及涂层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力,得到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耐蚀性、换热性和外观,性能稳定,适用于除湿机转轮的制备。
文档编号B01J20/22GK102166511SQ20101061993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金兴菊, 陈兴耀, 魏小飞, 黄艳轶 申请人:广州慧谷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