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热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882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热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器,尤其涉及一种混热式蒸发器。
技术背景现有市场中,对物料的蒸发过程中基本采用的方式为物料加热、闪蒸等多效蒸发技术,虽然多效蒸发比常规的直接蒸发节能50%,但主要的缺陷为一次性投资大、效率低、 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热式蒸发器,它的体积小,投资少,节能,且运行成本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旋流混合装置、外壳、混合气出口、多级板栅装置、料封装置、蒸发室、外胆和内胆,旋流混合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外侧上方,外壳内设置有蒸发室,蒸发室内设置有外胆,外胆内设置有内胆, 内胆的下端与多级板栅装置相连,多级板栅装置底部设置有料封装置,混合气出口设置在外壳上,并与内胆相连。所述的旋流混合装置包含热空气进口和物料进口,旋流混合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物料进口,物料进口的侧边设置有热空气进口,且物料进口采用高压雾化喷嘴。所述的旋流混合装置采用旋流片配风形式。所述的外胆由钢板与耐火、绝热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混合气与物料切向旋流分离装置采用空气与物料混合体切向进入蒸发室,在离开蒸发室时,通过导向旋流片进入内胆,由于离心分离,浓缩的物料沿着内胆壁下落到多级板栅装置中通过料封装置外排,分离的混合气通过内胆的排气 外排;外胆由钢板与耐火、绝热材料制成,与蒸发室和内胆外壁形成一个间接加热室,目的是在物料蒸发过程中对其进行热量补偿,防止蒸发潜热致使浓缩物料温度过低。料封装置主要利用物料的高度产生的位差与蒸发室的压力平衡,对混合气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投资少,节能,且运行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旋流混合装置1、外壳2、 混合气出口 3、多级板栅装置4、料封装置5、蒸发室6、外胆7和内胆8,旋流混合装置1设置在外壳2的外侧上方,外壳2内设置有蒸发室6,蒸发室6内设置有外胆7,外胆7内设置有内胆8,内胆8的下端与多级板栅装置4相连,多级板栅装置4底部设置有料封装置5,混合气出口 3设置在外壳2上,并与内胆8相连。所述的旋流混合装置1包含热空气进口 1-1和物料进口 1-2,旋流混合装置1的外端设置有物料进口 1-2,物料进口 1-2的侧边设置有热空气进口 1-1,且物料进口 1-2采用高压雾化喷嘴。所述的旋流混合装置1采用旋流片配风形式。所述的外胆7由钢板与耐火、绝热材料制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混合气与物料切向旋流分离装置采用空气与物料混合体切向进入蒸发室6,在离开蒸发室6时,通过导向旋流片进入内胆,由于离心分离,浓缩的物料沿着内胆8壁下落到多级板栅装置中通过料封装置5外排,分离的混合气通过内胆8的排气囱外排;外胆7由钢板与耐火、绝热材料制成,与蒸发室6和内胆8外壁形成一个间接加热室, 目的是在物料蒸发过程中对其进行热量补偿,防止蒸发潜热致使浓缩物料温度过低。料封装置5主要利用物料的高度产生的位差与蒸发室6的压力平衡,对混合气进行密封;本具体实施方式
还可根据物料的性质来决定是否加装多级刮板或搅拌装置。本具体实施方式
体积小,投资少,节能,且运行成本低。
权利要求1.混热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旋流混合装置(1)、外壳O)、混合气出口(3)、多级板栅装置G)、料封装置(5)、蒸发室(6)、外胆(7)和内胆(8),旋流混合装置(1)设置在外壳O)的外侧上方,外壳O)内设置有蒸发室(6),蒸发室(6)内设置有外胆(7),外胆 (7)内设置有内胆(8),内胆(8)的下端与多级板栅装置(4)相连,多级板栅装置(4)底部设置有料封装置(5),混合气出口( 设置在外壳( 上,并与内胆(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热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混合装置(1)包含热空气进口(1-1)和物料进口(1-2),旋流混合装置(1)的外端设置有物料进口(1-2),物料进口(1-2)的侧边设置有热空气进口(1-1),且物料进口(1-2)采用高压雾化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热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混合装置(1)采用旋流片配风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热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胆(7)由钢板与耐火、绝热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混热式蒸发器,它涉及一种蒸发器。它包含旋流混合装置(1)、外壳(2)、混合气出口(3)、多级板栅装置(4)、料封装置(5)、蒸发室(6)、外胆(7)和内胆(8),旋流混合装置(1)设置在外壳(2的外侧上方,外壳(2)内设置有蒸发室(6),蒸发室(6)内设置有外胆(7),外胆(7)内设置有内胆(8),内胆(8)的下端与多级板栅装置(4)相连,多级板栅装置(4)底部设置有料封装置(5),混合气出口(3)设置在外壳(2)上,并与内胆(8)相连。它的体积小,投资少,节能,且运行成本低。
文档编号B01D1/00GK202006031SQ20112003198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王东辉 申请人:王东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