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307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柜,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实验柜是现代实验室的关键设备,其对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设计较为讲究,目前国内外厂商一般采用将螺钉把金属铰链直接固定于实验柜门板与门框之间,这样在含酸碱、水气较强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在短期内铰链及螺钉就会被严重腐蚀和生锈,导致实验柜关不上门板及损坏。目前现有实验柜的门板比较单一,局限于一个单板制成的门板工艺简单,外观不美观,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包括门框架;门前扣板和门后扣板,其中,所述门前扣板的右侧面或左侧面上设有开槽,该开槽内设有榫头,所述门前扣板、门后扣板的背面分别设有凹孔、凸块,将所述门后扣板嵌入到所述门前扣板中,并通过所述凹孔、凸块卡合连接而形成门板;铰链,用于连接所述门板与门框架,所述铰链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固定轴,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榫眼,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于所述门板上,并通过所述榫眼与榫头榫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于所述门框架上,所述固定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门框架、门板均是由ABS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铰链是由尼龙材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在所述门框架的中部设有两块磁铁,在所述门前扣板内设有两块铁块,所述磁铁与铁块相互作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所述门后扣板的左边缘或右边缘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材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六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所述铰链通过所述固定轴转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最大角度为180度。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所述铰链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垫片。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固定轴及垫片分别为一次注塑成型。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所述门前扣板的左端中部或右端中部还设有锁孔,用于将锁芯穿过所述锁孔。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中,所述门后扣板的左端中部或右端中部设有一开孔,用于将锁芯壳体装于所述开孔内。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门前扣板的凸块与门后扣板的凸块卡合连接,节省材料,使门板更加轻盈,便于组装;通过采用榫接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方便,耐腐蚀,不会生锈,强度较高,节约成本,使用寿命长,无需使用螺钉或贴胶,减少了零件的使用,便于拆卸;通过采用改良性的ABS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取代传统的钢材或木材制造的门体,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运输费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门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左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右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门框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是右开门框架的正视图,图3B是左开门框架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门前扣板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是右开门的门前扣板结构示意图,图4B是左开门的门前扣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门前扣板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是右开门的门前扣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左开门的门前扣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门后扣板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是右开门的门后扣板结构示意图,图6B是左开门的门后扣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门前扣板与门后扣板组合示意图,其中,图7A是右开门的门前扣板与右开门的门后扣板组合示意图,图7B是左开门的门前扣板与左开门的门后扣板组合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铰链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A是铰链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B是铰链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SC是铰链的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D是铰链的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铰链与门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A是铰链与右开门的门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B是铰链与左开门的门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门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OA是门拉手的正视图,图1OB是门拉手的俯视图,图1OC是门拉手的左视图,图1OD是门拉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的实施例中,包括一门框架10,门框架10包括左门框架11和右门框架12,门板20包括门前扣板21和门后扣板22,门前扣板21右开门的右边缘设有两个开槽212,在开槽212的表面上设有多个榫头2121,门前扣板21的背面设有多个网格,并且在门前扣板21的背面各边缘上设有多个凹孔211,该凹孔211可以为榫套,在此实施例不受任何限制。如图10A、图10B、图1OC所示,在门前扣板21顶端设有一门拉手214,如图10D,在门拉手214内侧的上、下边缘分别设有卡勾2141、倒勾2142,门拉手214通过卡勾2141和倒勾2142与门板20的上端卡合连接,通过采用卡合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方便,耐腐蚀,不会生锈,强度较高,节约成本,使用寿命长,无需使用螺钉或贴胶,减少了零件的使用,便于拆卸,在本实施例中,卡勾2141的数量为三个,倒勾2142的数量为两个,卡勾与倒勾的数量不受限制;在门拉手214的底部设有一个凹槽2143,使用时,将手指伸入到凹槽2143中,抽拉门板20,更好的起到方便抽拉自如的作用。在右开门的门后扣板22右边缘设有与开槽212大小形状均相同的第二开槽221,门后扣板22的背面设有多个凸块222 ;门前扣板21与门后扣板22通过凹孔211与凸块222进行卡合连接后形成门板20,该门板20与铰链50连接;在门框架10的中部设有两块磁铁,在门前扣板21内设有两块铁块(图中未示出),磁铁与铁块相互作用,右开门的门后扣板22的左边缘设有弹性部件223,用于关门时消除噪音,该弹性部件223为橡胶材质,如图6B,左开门的门后扣板22的右边缘设有弹性部件223,该弹性部件223同样用于关门时消除噪音,该弹性部件223为橡胶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门板20通过门前扣板21的凹孔211与门后扣板22的凸块222卡合连接,节省材料,使门板更加轻盈,便于组装,美观牢固且耐用。如图8A、8B、8C、8D、图9所示,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包括铰链50,其包括第一固定件51、第二固定件52、固定轴53及垫片54,第一固定件51设有与开槽212上的榫头2121相对应的榫眼(图中未示出),第一固定件51安装于开槽212与第二开槽222上,并通过榫眼与榫头2121进行榫接,这种榫接连接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更牢固,不容易老化以及生锈甚至腐蚀,同时,可节约成本,一次性注塑成型,便于一体化生产。第二固定件52连接在实验柜的门框架10上,固定轴53穿过第一固定件51上的第一通孔511和第二固定件52上的第二通孔521连接第一固定件51和第二固定件52 ;第一固定件51与第二固定件52的形状为半圆形、方形、六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图8A、8B,第一、第二固定件均为半圆形,也可以均为方形、六边形或者第一固定件为半圆形,第二固定件为方形,第一固定件也可以为方形,第二固定件可以为六边形,在此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形状不做任何限制。如图8A、8B、8C、8D所示,铰链50通过固定轴53转动第一固定件51与第二固定件52的最大角度为180度,铰链50还包括垫片54,垫片54位于固定轴53的两端,固定轴53穿过垫片,第一固定件51、第二固定件52、固定轴53及垫片54分别为一次注塑成型。如图8A到8D所示,该铰链无需通过螺钉贯穿其中,以防在酸碱性条件及水气条件下,腐蚀生锈而导致铰链毁坏。如图4、图6、图7A所示,右开门的门前扣板21的左端中部还设有锁孔215,用于将锁芯穿过锁孔215,右开门的门后扣板22的左端中部设有一开孔224,用于将锁芯壳体装于开孔224中,同理,如图7B所示,左开门的门前扣板21的右端中部还设有锁孔215,用于将锁芯穿过锁孔215,左开门的门后扣板22的右端中部设有一开孔224,用于将锁芯壳体装于开孔224中。门框架10、门板20均是由改良性的ABS复合材料制成,铰链50是由尼龙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ABS复合材料为聚苯乙烯、聚丙烯、尼龙中的一种,通过采用改良性的ABS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取代传统的钢材或木材制造的门体,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省了大量材力、人力和运输费用,减少了生成成本。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通过门前扣板的凹孔与门后扣板的凸块卡合连接,节省材料,使门板更加轻盈,便于组装;通过采用榫接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方便,耐腐蚀,不会生锈,强度较高,节约成本,使用寿命长,无需使用螺钉或粘胶,减少了零件的使用,便于拆卸;通过采用改良性的ABS复合材料注塑成型取代传统的钢材或木材制造的门体,简化了生产工序,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运输费用,减少了生成成本。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架(10); 门前扣板(21)和门后扣板(22 ),其中,所述门前扣板(21)的右侧面或左侧面上设有开槽(212),该开槽(212)内设有榫头(2121),所述门前扣板(21)、门后扣板(22)的背面分别设有凹孔(211)、凸块(222),将所述门后扣板(22)嵌入到所述门前扣板(21)中,并通过所述凹孔(211)、凸块(222)卡合连接而形成门板(20); 铰链(50 ),用于连接所述门板(20 )与门框架(IO ),所述铰链(50 )包括第一固定件(51)、第二固定件(52)及固定轴(5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51)设有榫眼,所述第一固定件(51)安装于所述门板(20)上,并通过所述榫眼与榫头(2121)榫接,所述第二固定件(52)安装于所述门框架(10)上,所述固定轴(5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51)和第二固定件(52); 所述门框架(10)、门板(20)均是由ABS复合材料制成,所述铰链(50)是由尼龙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框架(10)的中部设有两块磁铁,在所述门前扣板(21)内设有两块铁块,所述磁铁与铁块相互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后扣板(22)的左边缘或右边缘设有弹性部件(223 ),所述弹性部件(223 )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51)与第二固定件(52)的形状分别为半圆形、方形、六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50)通过所述固定轴(53)转动所述第一固定件(51)与第二固定件(52)的最大角度为1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50)还包括垫片(54),所述垫片位于所述固定轴(53)的两端,所述固定轴(53)穿过所述垫片(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51)、第二固定件(52)、固定轴(53)及垫片(54)分别为一次注塑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前扣板(21)的左端中部或右端中部还设有锁孔(215),用于将锁芯穿过所述锁孔(2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后扣板(22)的左端中部或右端中部设有一开孔(224),用于将锁芯壳体装于所述开孔(224)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柜的柜体连接结构,包括门框架;门前扣板和门后扣板,所述门前扣板的右侧面或左侧面上设有开槽,该开槽内设有榫头,所述门前扣板、门后扣板的背面分别设有凹孔、凸块,将所述门后扣板嵌入到所述门前扣板中,并通过所述凹孔、凸块卡合连接而形成门板;铰链,用于连接所述门板与门框架,铰链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固定轴,其中,第一固定件设有榫眼,第一固定件安装于门板上,并通过榫眼与榫头榫接,第二固定件安装于门框架上,固定轴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门框架、门板由ABS复合材料制成,铰链由尼龙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采用榫接连接方式更加简单方便,耐腐蚀,不生锈,强度高,节约成本,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01L1/00GK202860553SQ2012201604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肖智雄 申请人:肖智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