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1260阅读:1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底烧瓶在实验中通常都是由酒精灯进行加热。酒精灯虽然没有什么污染,但有些实验物质对明火是敏感的,弄不好会发生意外。另外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的时候酒精灯和圆底烧瓶如果要移动都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酒精灯虽然没有什么污染,但有些实验物质对明火是敏感的,弄不好会发生意外。另外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的时候酒精灯和圆底烧瓶如果要移动都不方便。进而提供一种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包括:底座、加热层、石棉垫层、把手、滑板、蝶形螺栓、滑套、横板、套环和隔热层,所述底座上设有半圆形凹坑,半圆形凹坑内由里至外依次设有隔热层、加热层和石棉垫层,把手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把手的顶部设有滑板,滑板与把手连为一体,滑套套在滑板上,横板的一端与滑套固定连接,横板的另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蝶形螺栓与滑套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层与底座之间设有隔热层,防止热的散失,在加热层的上面设有石棉垫层,可防止圆底烧瓶直接接触加热层造成受热不匀。使用时将圆底烧瓶的底部坐在底座上的半圆形凹坑内,套环套在圆底烧瓶的瓶颈上,然后慢慢下降落在圆底烧瓶的肩部,使圆底烧瓶不能倾斜。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化学实验时安全无危险,手握把手可以随时移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包括:底座1、加热层2、石棉垫层3、把手5、滑板6、蝶形螺栓7、滑套8、横板9、套环10和隔热层12,所述底座I上设有半圆形凹坑4,半圆形凹坑4内由里至外依次设有隔热层12、加热层2和石棉垫层3,把手5与所述底座I固定连接,把手5的顶部设有滑板6,滑板6与把手5连为一体,滑套8套在滑板6上,横板9的一端与滑套8固定连接,横板9的另一端与套环10固定连接,蝶形螺栓7与滑套8螺纹连接。所述底座I的底面设有一与底座I连为一体的环形垫圈11。可以提高底座I的散热效果。所述套环10上设有一个豁口 13。可以使套环10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包括:底座(I)、加热层(2)、石棉垫层(3)、把手(5)、滑板(6)、蝶形螺栓(7)、滑套(8)、横板(9)、套环(10)和隔热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有半圆形凹坑(4),半圆形凹坑(4)内由里至外依次设有隔热层(12)、力口热层(2 )和石棉垫层(3 ),把手(5 )与所述底座(I)固定连接,把手(5 )的顶部设有滑板(6 ),滑板(6)与把手(5)连为一体,滑套(8)套在滑板(6)上,横板(9)的一端与滑套(8)固定连接,横板(9)的另一端与套环(10)固定连接,蝶形螺栓(7)与滑套(8)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底面设有一与底座(I)连为一体的环形垫圈(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0)上设有一个豁口(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实验用圆底烧瓶的电加热器,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上设有半圆形凹坑,半圆形凹坑内由里至外依次设有隔热层、加热层和石棉垫层,把手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把手的顶部设有滑板,滑板与把手连为一体,滑套套在滑板上,横板的一端与滑套固定连接,横板的另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蝶形螺栓与滑套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层与底座之间设有隔热层,防止热的散失,在加热层的上面设有石棉垫层,可防止圆底烧瓶直接接触加热层造成受热不匀。使用时将圆底烧瓶的底部坐在底座上的半圆形凹坑内,套环套在圆底烧瓶的瓶颈上,然后慢慢下降落在圆底烧瓶的肩部,使圆底烧瓶不能倾斜。化学实验时安全无危险,手握把手可以随时移动。
文档编号B01L7/00GK202983721SQ2013200180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
发明者赵李霞, 叶非, 付颖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