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3732阅读:2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中用于对初沉池进行配水和排泥的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初沉池是用于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行初步沉淀以实现泥沙和水分离的处理装置。在一些比较大的污水处理厂中,由于污水处理量较大,故一般会设置多个初沉池同时进行处理。这样就需要设置初沉池配水排泥井以实现对各个初沉池的进水分配和排泥。申请人:所在的污水处理厂中,采用了以下结构的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其结构包括一个位于中心的进水井,位于进水井外的一圈出水井,位于出水井外的一圈集泥井,进水井以污水进水管道相连并以周边溢流的方式供污水溢出到出水井,出水井设置有管道与分布在配水排泥井周边的各个初沉池连接实现初沉池的供水,同时各个初沉池池底的集泥斗处设置排泥管道与集泥井连接,用于将污泥排至集泥井内,然后再由集中安装的潜水排污泵将集泥井内的淤泥抽走,排至重力浓缩池进行污泥重力浓缩。这种结构合理地利用了空间,能够同时实现多个初沉池的进水分配和排泥。但在运行过程中,申请人发现了以下缺陷。由于初沉池占地面积较大,故各个初沉池之间会存在落差,导致各初沉池的排泥状况存在差异,同时初沉池与集泥井之间是通过排泥管道相通,各初沉池的排泥管道在集泥井处的出泥口均是位于与该初沉池相邻的位置以利于排泥。这样就会造成污泥容易在集泥井堆积堵塞,不利于排泥的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排泥顺畅性的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包括一个位于中心的进水井,位于进水井外的一圈出水井,位于出水井外的一圈集泥井,所述集泥井内对应每个初沉池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泥口,进泥口通过排泥管道与对应的初沉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井内沿周向等距地设置有隔断将各个进泥口所在区域隔开为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内设置有一个潜水排污泵,潜水排污泵通过管道连接到重力浓缩池。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隔板将集泥井中各个进泥口所在区域均等地隔开为独立区域,然后每个独立区域内单独设置一个潜水排污泵进行污泥排放,这样避免了各初沉池排泥情况不一致导致污泥容易在集泥井堆积堵塞的问题。可以具体地根据各个初沉池排泥实况,对相应的潜水排污泵工作情况进行调整,使其保持排泥顺畅,避免堆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能够针对各个初沉池排泥实况不一致的特点进行对应的排泥调整,使其保持排泥顺畅,避免堆积,保证了整个污水处理流程的顺畅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包括一个位于中心的进水井1,位于进水井I外的一圈出水井2,位于出水井2外的一圈集泥井3,所述集泥井3内对应每个初沉池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泥口 4,进泥口 4通过排泥管道与对应的初沉池相连,其中,所述集泥井3内沿周向等距地设置有隔断5将各个进泥口 4所在区域隔开为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内设置有一个潜水排污泵6,潜水排污泵6通过管道7连接到重力浓缩池。具体实施时,如图所示,可以将各个潜水排污泵6的管道连通的一个管道后在送至重力浓缩池,以节省管道 。
权利要求1.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包括一个位于中心的进水井,位于进水井外的一圈出水井,位于出水井外的一圈集泥井,所述集泥井内对应每个初沉池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泥口,进泥口通过排泥管 道与对应的初沉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井内沿周向等距地设置有隔断将各个进泥口所在区域隔开为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内设置有一个潜水排污泵,潜水排污泵通过管道连接到重力浓缩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初沉池配水排泥井结构,包括一个位于中心的进水井,位于进水井外的一圈出水井,位于出水井外的一圈集泥井,所述集泥井内对应每个初沉池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泥口,进泥口通过排泥管道与对应的初沉池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井内沿周向等距地设置有隔断将各个进泥口所在区域隔开为独立区域,每个独立区域内设置有一个潜水排污泵,潜水排污泵通过管道连接到重力浓缩池。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的优点,能够针对各个初沉池排泥实况不一致的特点进行对应的排泥调整,使其保持排泥顺畅,避免堆积,保证了整个污水处理流程的顺畅性。
文档编号B01D21/24GK203090546SQ20132014793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李昌华, 李炜炜 申请人:重庆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