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液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236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抗菌液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具体为一种抗菌液反应釜。解决现有抗菌液反应釜由于结构不合理而不能使反应釜内的原料、特别是粘度较低的固-液相原料充分分散的问题。该抗菌液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器和上端悬置于釜盖并位于釜体内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内壁固定有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物料进入有挡板的导流筒时,湍流效果明显,使反应釜中的物料充分混合,提高了分散效果,缩短了搅拌时间,节约了电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抗菌液反应釜也可用于其它相关【技术领域】。
【专利说明】抗菌液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具体为一种抗菌液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抗菌制品能使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及病毒等)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抗菌制品越来越受到推崇,高效抗菌液的研究成为了热点。某特种抗菌液是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将原料(主要是罩光粉、银离子抗菌剂、热水等)按顺序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使银离子抗菌剂在水中得以分散并与其它材料相容。此特种抗菌液的生产是一个固一液相分散过程,由于物料粘度较低且银粒子具有很强的聚集性,现有抗菌液反应釜由于结构上的缺陷,无法使银离子抗菌剂在溶液中得到充分分散,进而影响抗菌液的分散性,而分散性好坏直接影响抗菌液的抗菌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抗菌液反应釜由于结构不合理而不能使反应釜内的原料(特别是粘度较低的固一液相原料)充分分散的问题,提供一种抗菌液反应釜。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抗菌液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搅拌器和上端悬置于釜盖并位于釜体内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内壁固定有挡板。导流筒的作用是加强轴向流,提高混合效果。挡板的作用是:当搅拌器搅拌较低粘度液体时,搅拌器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会产生“打漩”现象,影响物料混合效果。通过在导流筒内壁增设挡板,能避免“打漩”现象,使凹穴消失,从而提高混合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导流筒内壁增设了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物料进入有挡板的导流筒时,湍流效果明显,使反应釜中的物料充分混合,提高了分散效果,缩短了搅拌时间,节约了电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抗菌液反应釜也可用于其它相关【技术领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导流筒的俯视图;
[0008]图中:1 一爸体,2 —搅拌器,3 —导流筒,4 一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抗菌液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盖、搅拌器2和上端悬置于釜盖并位于釜体内的导流筒3,所述导流筒3的内壁固定有挡板4。具体实施时,所述挡板4的轴线与导流筒3的轴线平行,以实现更加混合均匀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的挡板4为两个,在导流筒3内呈中心对称,在保证混合效果的基础上使结构更合理。所述导流筒3直径为釜体直径的1/2,挡板4宽度为导流筒3直径的1/8 - 1/6,通过尺寸的优化使产品结构及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
【权利要求】
1.抗菌液反应釜,包括釜体(I)、釜盖、搅拌器(2)和上端悬置于釜盖并位于釜体内的导流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的内壁固定有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的轴线与导流筒(3)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4)为两个,在导流筒(3)内呈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直径为釜体直径的(1/2),挡板(4)宽度为导流筒(3)直径的1/8 - 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直径为釜体直径的(1/2),挡板(4)宽度为导流筒(3)直径的1/8 - 1/6。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3508021SQ20132060887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余景强, 刘国彬 申请人:余景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