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箱体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345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干式箱体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包括过滤器箱体和置于该过滤器箱体内的过滤器,在过滤器和过滤器箱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螺栓、上螺帽、压板、压簧和下螺帽,该底座固定于过滤器箱体的内侧面上,该螺栓上端通过上螺帽固定于底座的下侧面上,压板的一端和压簧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设与该螺栓下端外,该螺栓的下端位于所述压簧下方固定下螺帽;过滤器的下侧面压紧于压板的另一端上,过滤器的上侧面和过滤器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该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具有优良的密封效果,且不会损坏过滤器,以及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专利说明】干式箱体压紧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紧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干式箱体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干式箱体在洁净区的使用中,有着很多优点,诸如:更换方便、价格便宜、安装方便,等等。但同时,干式箱体却存在着密封不严的问题,从而影响现场下游空气的洁净度。目前大部分干式箱体在现场的PAO测试中,都无法通过检测。
[0003]究其原因,大都在于过滤器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不良。液槽过滤器由于是箱体的刀口直接插入过滤器的果冻胶中,即线线密封,不存在泄露问题。而干式过滤器的密封垫与箱体金属板之间属于面面密封,若平度不够、压紧力不均匀等,都会导致密封不佳,引起泄露,从而影响现场的洁净度。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仅仅改善箱体密封面的平整度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且会无形中增加成本。但单纯从增加压力方向着手,存在着损坏过滤器的风险。因而针对压紧方式的革新,一直是行业不断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箱体压紧机构,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并能够达到优良的密封效果且不会损坏过滤器。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包括过滤器箱体和置于该过滤器箱体内的过滤器,在所述过滤器和过滤器箱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螺栓、上螺帽、压板、压簧和下螺帽,该底座固定于所述过滤器箱体的内侧面上,该螺栓上端通过上螺帽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下侧面上,所述压板的一端和压簧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设与该螺栓下端外,该螺栓的下端位于所述压簧下方固定所述下螺帽;所述过滤器的下侧面压紧于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上,所述过滤器的上侧面和所述过滤器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机构均匀分布于所述过滤器和过滤器箱体之间。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的一端呈圆柱形且其上设有用于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栓外周的通孔,所述压板另一端呈平板状。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另一端的下侧面从所述螺栓到所述过滤器逐渐向上倾斜。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于所述过滤器箱体的内侧面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干式箱体压紧机构采用压板和压簧构成,在使用时将施加于过滤器上的压力通过压簧传递到过滤器箱体上,而压簧在整个压紧过程中不仅起着力的传递作用,而且还存在缓冲效果,即当施加在压簧上的力过大时,大于压紧密封所需要的力时,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压簧会随自身调节长度从而减少施加于过滤器上的压力来平衡,从而达到密封效果并避免损坏过滤器。该干式箱体压紧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紧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15]I—过滤器箱体2—过滤器
[0016]3—压紧机构 31—底座
[0017]32-螺栓33-上螺帽
[0018]34——压板35——压簧
[0019]36-下螺帽 4-密封垫
[0020]5——静压箱 51——入风口
[0021]F——压簧力 G——重力
[0022]P——推阻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包括过滤器箱体I和置于该过滤器箱体I内的过滤器2,在该过滤器2和过滤器箱体I之间对称且间隔设有若干个压紧机构3,本实施例中为每个过滤器箱体内侧面和过滤器之间设置两个压紧机构3,但本发明不依此为限。
[0025]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31、螺栓32、上螺帽33、压板34、压簧35和下螺帽36,底座31的一侧面固定于过滤器箱体I的内侧面上,螺栓32上端通过上螺帽33固定于底座31的下侧面上。压板34的一端呈圆柱形且其上设有用于活动套设于螺栓外周的通孔,压板另一端呈平板状,该压板34的一端和压簧35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设与螺栓32下端外。螺栓32的下端位于压簧35下方固定下螺帽36以限定压簧35。过滤器2的下侧面压紧于该压紧机构3的压板34的另一端上,过滤器2的上侧面和过滤器箱体I之间设有密封垫4,用于密封过滤器上侧面和过滤器箱体之间的间隙。优选的,压板34另一端的下侧面从螺栓32到过滤器2逐渐向上倾斜。
[0026]在使用时,过滤器箱体I上方安装静压箱5,静压箱5由其入风口 51引入待过滤空气进入过滤器2。过滤器2通过若干压紧机构3和过滤器箱体I连接,由于过滤器2的下侧面置于压紧机构3的压板34的另一端上,而压板34下方压紧压簧35,压簧35下端压紧于下螺帽36,下螺帽36又固定于螺栓32的下端部,螺栓32的上端又通过上螺帽33固定于底座31上,而底座31的侧面又固定于过滤器箱体I的内侧面上,因此过滤器的重力G以及过滤器进风产生的向下推阻力P将作用在压板34上,而压板34同时受到压簧35向上的压簧力F(F = KS),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压簧力F =重力G+推阻力P,如图2所示。另外,为了保证密封垫4有足够的变形区间,以及压簧35有变形空间,压板34和上螺母之间有适当的间隙。
[0027]由此,该干式箱体压紧机构采用压力传递方式,将施加于过滤器上的压力通过压簧传递到过滤器箱体上,而压簧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起着传递作用,还存在缓冲效果,即当施加在压簧上的力过大,大于压紧密封所用的力时,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压簧会自身调节长度从而减少施加于过滤器上的压力来达到平衡,从而达到密封效果并避免损坏过滤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包括过滤器箱体(I)和置于该过滤器箱体内的过滤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和过滤器箱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压紧机构(3),该压紧机构包括底座(31)、螺栓(32)、上螺帽(33)、压板(34)、压簧(35)和下螺帽(36),该底座固定于所述过滤器箱体的内侧面上,该螺栓上端通过上螺帽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下侧面上,所述压板的一端和压簧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设与该螺栓下端外,该螺栓的下端位于所述压簧下方固定所述下螺帽;所述过滤器的下侧面压紧于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上,所述过滤器的上侧面和所述过滤器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均匀分布于所述过滤器和过滤器箱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一端呈圆柱形且其上设有用于活动套设于所述螺栓外周的通孔,所述压板另一端呈平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另一端的下侧面从所述螺栓到所述过滤器逐渐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箱体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于所述过滤器箱体的内侧面上。
【文档编号】B01D46/42GK204121906SQ20142055666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郑耀先 申请人:康斐尔过滤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