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沥青煤反应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529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温沥青煤反应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温沥青煤反应釜装置。



背景技术:

中间相碳微球是一种常见的锂电负极材料,而使用沥青煤生产中间相碳微球,是最常见的生产方式之一,其生产大致包含加热、沉降、分离、回收、二次聚合等过程;由于沥青煤种类较多,其熔点也有一定差异,从固体变为熔融状态的速率也不相同,现有的加工装置虽也设有搅拌结构,但当沥青煤原料中固体较多时,搅拌效果不佳,难以充分进行聚合反应,搅拌阻力也较大,影响搅拌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使反应充分,原料整体加热和反应时间需要大大超出理论反应时间,生产效率低,能源耗损大,同时,沥青煤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沉降和分离工序间的搬运过程中,对工人身体健康有害,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中温沥青煤反应釜装置,以克服沥青煤种类较多,从固体变为熔融状态的速率也不相同,现有的加工装置虽也设有搅拌结构,但当沥青煤原料中固体较多时,搅拌效果不佳,难以充分进行聚合反应,搅拌阻力也较大,影响搅拌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使反应充分,原料整体加热和反应时间需要大大超出理论反应时间,生产效率低,能源耗损大,同时,沥青煤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沉降和分离工序间的搬运过程中,对工人身体健康有害,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温沥青煤反应釜装置,包括底座(1),反应仓装置(2),上层搅拌装置(3),底部搅拌装置(4)和沉降分离装置(5),所述底座(1)连接有反应仓装置(2)和沉降分离装置(5),所述反应仓装置(2)连接有上层搅拌装置(3)和底部搅拌装置(4);所述反应仓装置(2)包括支脚(201),反应仓(202),顶盖(203),加热网板(204),出料控制器(205)和出料管(206),所述底座(1)连接有支脚(201),所述支脚(201)连接有反应仓(202),所述反应仓(202)顶部设有顶盖(203),内部侧面连接有加热网板(204),底部通过出料控制器(205)连接有出料管(206);所述沉降分离装置(5)包括分离转机(501),沉降槽(502),底板连杆(503),底板(504),沉降槽塞(505)和沉降槽孔(506),所述底座(1)连接有分离转机(501),所述分离转机(501)连接有沉降槽(502),所述沉降槽(502)连接有底板连杆(503),所述底板连杆(503)连接有底板(504),所述底板(504)上设有沉降槽塞(505),所述沉降槽(502)底部设有沉降槽孔(506)。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搅拌装置(3)包括上层活动杆(301),搅拌滑轨(302),搅拌滑块(303),上层转机(304)和搅拌板(305),所述反应仓(202)侧面连接有上层活动杆(301),所述上层活动杆(301)连接有搅拌滑轨(302),所述搅拌滑轨(302)通过搅拌滑块(303)连接有上层转机(304),所述上层转机(304)连接有搅拌板(305)。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搅拌装置(4)包括底部升降杆(401),底部转机(402)和搅拌叶(403),所述反应仓(202)底部连接有底部升降杆(401),所述底部升降杆(401)连接有底部转机(402),所述底部转机(402)连接有搅拌叶(403)。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转机(402)均布连接有至少三个搅拌叶(403)。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槽(502)底部密布设有沉降槽孔(506),所述底板(504)上对应沉降槽孔(506)的数量和位置密布设有沉降槽塞(505)。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温沥青煤反应釜装置,反应仓装置中设有加热网板,用以截留固体沥青煤并将其加热至熔融状态,设有上层搅拌装置,提高熔融效率,熔融的沥青煤穿过加热网板下落至反应仓底部完成高温聚合反应,生产效率高,能源耗损小,设有沉降分离一体的沉降槽,避免沉降和分离工序间的搬运过程中损伤工人健康,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层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沉降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反应仓装置;201、支脚;202、反应仓;203、顶盖;204、加热网板;205、出料控制器;206、出料管;

3、上层搅拌装置;301、上层活动杆;302、搅拌滑轨;303、搅拌滑块;304、上层转机;305、搅拌板;

4、底部搅拌装置;401、底部升降杆;402、底部转机;403、搅拌叶;

5、沉降分离装置;501、分离转机;502、沉降槽;503、底板连杆;504、底板;505、沉降槽塞;506、沉降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 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其结构关系为:包括底座1,反应仓装置2,上层搅拌装置3,底部搅拌装置4和沉降分离装置5,所述底座1连接有反应仓装置2和沉降分离装置5,所述反应仓装置2连接有上层搅拌装置3和底部搅拌装置4;所述反应仓装置2包括支脚201,反应仓202,顶盖203,加热网板204,出料控制器205和出料管206,所述底座1连接有支脚201,所述支脚201连接有反应仓202,所述反应仓202顶部设有顶盖203,内部侧面连接有加热网板204,底部通过出料控制器205连接有出料管206;所述沉降分离装置5包括分离转机501,沉降槽502,底板连杆503,底板504,沉降槽塞505和沉降槽孔506,所述底座1连接有分离转机501,所述分离转机501连接有沉降槽502,所述沉降槽502连接有底板连杆503,所述底板连杆503连接有底板504,所述底板504上设有沉降槽塞505,所述沉降槽502底部设有沉降槽孔506。

优选的,所述上层搅拌装置3包括上层活动杆301,搅拌滑轨302,搅拌滑块303,上层转机304和搅拌板305,所述反应仓202侧面连接有上层活动杆301,所述上层活动杆301连接有搅拌滑轨302,所述搅拌滑轨302通过搅拌滑块303连接有上层转机304,所述上层转机304连接有搅拌板305。

优选的,所述底部搅拌装置4包括底部升降杆401,底部转机402和搅拌叶403,所述反应仓202底部连接有底部升降杆401,所述底部升降杆401连接有底部转机402,所述底部转机402连接有搅拌叶403。

优选的,所述底部转机402均布连接有至少三个搅拌叶403。

优选的,所述沉降槽502底部密布设有沉降槽孔506,所述底板504上对应沉降槽孔506的数量和位置密布设有沉降槽塞505。

具体使用时,打开顶盖203,将沥青煤原料置入反应仓202内,沥青煤下落至加热网板204上,闭合顶盖203,加热网板204工作,同时搅拌滑块303带动搅拌板305沿搅拌滑轨302移动至搅拌滑轨302底部,上层活动杆杆301带动搅拌板305向前移动,铲起部分沥青煤后,搅拌滑块303带动搅拌板305沿搅拌滑轨302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上层转机304转动,使搅拌板305倾斜一定角度,上层活动杆杆301带动搅拌板305后退移动,将搅拌板305上的沥青煤平铺至加热网板204上,上层搅拌装置3重复进行搅拌工作,一段时间后,加热网板204停止加热。

加热至熔融状态的沥青煤穿过加热网板204下落至反应仓202底部,反应仓202进行加热,同时底部转机402带动搅拌叶403转动,底部升降杆401带动搅拌叶上下往复运动进行搅拌,确保反应充分,一段时间后,出料控制器205开启,产物经出料管206进入沉降槽502进行沉降,沉降完成后,分离转机501带动沉降槽502高速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高的产物部分逐渐趋于紧贴沉降槽502侧壁,底板连杆503带动底板504向下移动,沉降槽塞505脱离和沉降槽孔506的配合连接,沉降槽502内中间部分的废液排出,分离转机501逐渐降低转速,直至废液排完。

在沉降与分离的同时,出料控制器205关闭,加热网板204工作,继续对加热网板204上剩余的沥青煤进行加工。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反应仓装置中设有加热网板,用以截留固体沥青煤并将其加热至熔融状态,设有上层搅拌装置,提高熔融效率,熔融的沥青煤穿过加热网板下落至反应仓底部完成高温聚合反应,生产效率高,能源耗损小,设有沉降分离一体的沉降槽,避免沉降和分离工序间的搬运过程中损伤工人健康,符合 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