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合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17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新型合成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合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合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料生产领域中,尤其是多种物料混合发生反应后,得到最终产品的情况中,通常需要使用化工合成设备,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并使其顺利地发生反应,用于合成得到较高品质的最终产品。

其中,由于物料在反应前或反应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杂质,传统的去除杂质方式为先将反应后得到的产品从化工合成设备中取出,再采用外部的过滤装置对产品进行过滤。

然而,上述去除杂质的方式依然存在操作较复杂繁琐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并且,现有的化工合成设备的过滤网组件存在缺少较好支撑效果的问题,对过滤网组件的保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去除杂质的操作较简单便捷、生产效率较高以及能够更好地支撑过滤网组件,用于更好地保护过滤网组件的新型合成设备。

一种新型合成设备,包括:

釜体,所述釜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及下封头;

搅拌混合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机架、驱动电机、驱动轴及搅拌桨,所述安装机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封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机架上,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连接,且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下封头内部;

物料过滤装置,所述物料过滤装置包括抽料管体、过滤箱体、过滤网组件、过滤泵体、回流管体及阀门,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箱体中空设置,其内形成过滤腔体,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箱体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腔体连通,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及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体内,所述第一滤网的边缘、所述第二滤网的边缘及所述第三滤网的边缘均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滤网朝向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二端的方向设置,所述过滤泵体的进料端与所述过滤箱体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过滤泵体进料端与所述过滤腔体连通,所述过滤泵体的出料端与所述回流管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回流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封头连通,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回流管体上;及

过滤支撑装置,所述过滤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网架及第二支撑网架,所述第一支撑网架的边缘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网架位于所述第一滤网及所述第二滤网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网架开设有第一网孔,所述第二支撑网架的边缘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网架位于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网架开设有第二网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及所述第三滤网的滤孔大小依次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支撑网架、所述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支撑网架及所述第三滤网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二网孔的大小相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孔及所述第二网孔均为菱形孔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网架与所述第一滤网及所述第二滤网之间均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网架与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之间均设置有间隔。

上述新型合成设备通过设置釜体、搅拌混合装置及物料过滤装置,并且物料过滤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循环过滤去除杂质操作,去除杂质的操作较简单便捷,生产效率也较高。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网架及第二支撑网架,能够更好地支撑过滤网组件,用于更好地保护过滤网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新型合成设备,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及下封头;搅拌混合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机架、驱动电机、驱动轴及搅拌桨,所述安装机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封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机架上,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连接,且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下封头内部;物料过滤装置,所述物料过滤装置包括抽料管体、过滤箱体、过滤网组件、过滤泵体、回流管体及阀门,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箱体中空设置,其内形成过滤腔体,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箱体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腔体连通,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及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体内,所述第一滤网的边缘、所述第二滤网的边缘及所述第三滤网的边缘均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滤网朝向所述抽料管体的第二端的方向设置,所述过滤泵体的进料端与所述过滤箱体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过滤泵体进料端与所述过滤腔体连通,所述过滤泵体的出料端与所述回流管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回流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封头连通,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回流管体上;及过滤支撑装置,所述过滤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网架及第二支撑网架,所述第一支撑网架的边缘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网架位于所述第一滤网及所述第二滤网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网架开设有第一网孔,所述第二支撑网架的边缘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网架位于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网架开设有第二网孔。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新型合成设备进行解释说明,例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新型合成设备如下:

请参阅图1,新型合成设备10包括釜体100、搅拌混合装置200及物料过滤装置300,搅拌混合装置200及物料过滤装置300均设置于釜体100上。

请参阅图1,釜体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110及下封头120,釜体100用于容置加入的物料,并给物料混合搅拌和发生反应提供场合。例如,上封头110与下封头120连接后形成釜体100。又如,所述釜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又如,在所述釜体的安装于外部支架的过程中,所述上封头位于外部支架的上部,所述下封头位于外部支架的下部。

例如,所述釜体具有两端为半球状的圆筒形结构,当然,所述釜体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采用两端为平面的圆筒形结构。

请参阅图1,搅拌混合装置200包括安装机架210、驱动电机220、驱动轴230及搅拌桨240,安装机架210固定安装在釜体100的上封头110上,驱动电机220设置于安装机架210上,驱动轴230的第一端与驱动电机220的旋转轴连接,驱动轴230的第二端伸入至釜体100内部,如,驱动轴230的第二端伸入至釜体100的下封头120内部,驱动轴230的第二端与搅拌桨240连接,如,搅拌桨240位于釜体100的下封头120内部。

例如,所述搅拌桨为锚式搅拌桨或螺旋搅拌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选用其他类型的搅拌桨。

请参阅图1,驱动电机220用于带动驱动轴230转动,进而带动与驱动轴230固定的搅拌桨240转动。当需要对釜体10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操作时,控制驱动电机220带动驱动轴230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240转动,利用搅拌桨240的扰流作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搅拌混合作用,进而可以对釜体10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操作。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物料过滤装置300包括抽料管体310、过滤箱体320、过滤网组件330、过滤泵体340、回流管体350及阀门360,下封头120、抽料管体310、过滤箱体320、过滤泵体340、回流管体350及上封头110依次连通,过滤网组件330容置于过滤箱体320内部,阀门360设置于回流管体350上。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抽料管体310的第一端与下封头120的底部连通,这样,当釜体100内的物料在进行反应时,物料能够从下封头120内流入至抽料管体310中,进而进行后续的过滤操作。

请参阅图2,过滤箱体320中空设置,过滤箱体320内形成过滤腔体321,抽料管体310的第二端与过滤箱体320的第一端连接,且抽料管体310的第二端与过滤腔体321连通,这样,从抽料管体310内流入的待过滤物料就能够流入至过滤腔体321内部,并在过滤腔体321内完成过滤操作。

请参阅图2,过滤网组件330包括第一滤网331、第二滤网332及第三滤网333,第一滤网331、第二滤网332及第三滤网333依次间隔设置于过滤腔体321内,第一滤网的边缘331、第二滤网的边缘332及第三滤网333的边缘均与过滤箱体320的内侧壁连接,这样,从抽料管体310内流出的物料依次透过第一滤网331、第二滤网332及第三滤网333,从而使物料完成过滤操作,能够更好地去除物料中的杂质,操作较便捷简单。例如,第一滤网331、第二滤网332及第三滤网333依次间隔设置,从而使得滤网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能够更好地利用所述间隙容纳被滤除的杂质,又如,每间隔预设时间对被滤除的杂质进行清理,以减少滤网或箱体堵塞的问题发生。

为了更好地提高所述过滤网组件的过滤效果,例如,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的滤孔孔径依次减小,这样,采取三层逐步过滤的效果,能够针对不同粒径的杂质,以优化过滤路径,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所述过滤网组件的过滤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过滤泵体340的进料端与过滤箱体320的第二端连接,且过滤泵体340进料端与过滤腔体321连通,过滤泵体340的出料端与回流管体350的第一端连通,回流管体350的第二端与上封头110连通。如此,基于过滤泵体340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吸力,物料能够被过滤泵体340从下封头120抽吸至抽料管体310中,再由抽料管体310被抽吸至过滤箱体320内,并且物料经过所述过滤箱体320内的第一滤网331、第二滤网332及第三滤网333时,完成过滤操作,即完成去除杂质的操作,当物料完成过滤操作后,接着,经过所述过滤泵体340并被过滤后的物料,在过滤泵体340的作用下,被抽入至回流管体350内,最后,再回流至上封头110内,即,回流至釜体100内部,此时,物料完成一次过滤操作,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杂质的去除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执行循环过滤操作。

例如,第一滤网331朝向抽料管体310的第二端的方向设置,第三滤网333朝向回流管体350设置。

请参阅图2,阀门360设置于回流管体350上,当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时,打开阀门360,此时,物料在物料过滤装置300内循环流动进行过滤操作,当完成过滤操作后,关闭阀门360,此时,物料在物料过滤装置300内停止流动。

上述新型合成设备10通过设置釜体100、搅拌混合装置200及物料过滤装置300,并且物料过滤装置300能够对物料进行循环过滤去除杂质操作,去除杂质的操作较简单便捷,生产效率也较高。

为了减少因物料压力过大产生的对过滤网组件冲击的问题,以更好地保护过滤网组件以及加强物料的分散效果,例如,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新型合成设备还包括压力缓冲装置400,所述压力缓冲装置400位于所述抽料管体310及过滤网组件330的第一滤网331之间,所述压力缓冲装置400包括若干缓冲板体410,若干所述缓冲板体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过滤腔体内,且若干所述缓冲板体的边缘均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缓冲板体410开设有过流孔411;又如,所述缓冲板体开设有若干过流孔;又如,若干所述过流孔呈矩形阵列分布于所述缓冲板体上;又如,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板体的所述过流孔错位设置;又如,所述过流孔具有正多边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过流孔具有正六边形结构横截面;又如,所述缓冲板体具有矩形体状结构,这样,当物料经过压力缓冲装置400时,能够减少因物料压力过大产生的对过滤网组件冲击的问题,以更好地保护过滤网组件以及加强物料的分散效果。

为了更好地拆卸所述过滤网组件,进而能够更好地对所述过滤网组件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例如,请一并参阅5,所述新型合成设备还包括活动拆卸装置500,所述活动拆卸装置500包括锁紧板体510、紧固件520第一安装板体530及第二安装板体540,所述过滤箱体320开设有拆卸窗口322,所述锁紧板体的至少部分嵌置于所述拆卸窗口内,且封闭所述拆卸窗口,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锁紧板体及所述过滤箱体的侧壁,所述第一安装板体的第一侧面与所述锁紧板体贴合,所述第一安装板体的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滤网的一侧边、所述第二滤网的一侧边及所述第三滤网的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体的第一侧面分别与第一滤网的另一侧边、所述第二滤网的另一侧边及所述第三滤网的另一侧边连接,所述安装板体的第二侧面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抵持。所述锁紧板体与所述拆卸窗口的嵌置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又如,所述紧固件具有螺纹部及头部,所述螺纹部的第一端依次穿设所述锁紧板体及所述过滤箱体的侧壁,所述头部与所述螺纹部的第二端连接;又如,所述头部具有正六边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锁紧板体设置嵌置部,所述嵌置部嵌置于所述拆卸窗口内;又如,所述第一安装板体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体平行设置;又如,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体垂直设置,这样,通过所述活动拆卸装置500,能够更好地拆卸所述过滤网组件,进而能够更好地对所述过滤网组件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

为了更好地支撑所述过滤网组件,用于更好地保护所述过滤网组件,例如,请参阅图6,所述新型合成设备还包括过滤支撑装置600,所述过滤支撑装置600包括第一支撑网架610及第二支撑网架620,所述第一支撑网架的边缘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网架位于所述第一滤网及所述第二滤网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网架开设有第一网孔,所述第二支撑网架的边缘与所述过滤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网架位于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网架开设有第二网孔。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及所述第三滤网的滤孔大小依次减小;又如,所述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支撑网架、所述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支撑网架及所述第三滤网平行设置;又如,所述第一网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二网孔的大小相同设置;又如,所述第一网孔及所述第二网孔均为菱形孔状结构;又如,所述第一支撑网架与所述第一滤网及所述第二滤网之间均设置有间隔;又如,所述第二支撑网架与所述第二滤网及所述第三滤网之间均设置有间隔,这样,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网架610及第二支撑网架620,能够更好地支撑所述过滤网组件,用于更好地保护所述过滤网组件。

为了能够减少涡旋现象,并且能够提高搅拌操作时的扰流程度,例如,请参阅图7,所述新型合成设备还包括折流装置700,所述折流装置700包括安装杆体710、折流竖杆720及若干折流横杆730,所述安装杆体710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封头12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折流竖杆与所述安装杆体的第二端连接,若干所述折流横杆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折流竖杆上,且若干所述折流横杆平行设置。所述安装杆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弧形曲面结构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与所述下封头的内侧壁贴合;又如,所述安装杆体设置有加强筋;又如,所述加强筋由所述安装杆体的第一端向所述安装杆体的第二端延伸设置;又如,所述折流竖杆与所述驱动轴平行设置;又如,所述折流竖杆具有中空结构;又如,所述折流横杆的端部具有半球状的结构,这样,通过设置折流装置700,能够减少涡旋现象,并且能够提高搅拌操作时的扰流程度。

为了减少所述驱动轴在转动时,产生的震荡问题,例如,请参阅图8,所述新型合成设备还包括搅拌限位装置800,所述搅拌限位装置800包括限位套体810及限位连接杆820,所述限位套体810套置于所述驱动轴230的第二端外,且所述限位套体810位于所述搅拌桨240及所述下封头120的底部之间,所述限位套体的内侧壁与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限位杆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套体连接,所述限位杆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限位杆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轴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又如,所述搅拌桨为螺旋搅拌桨;又如,所述限位套体具有圆形筒状结构;又如,所述限位套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又如,所述搅拌限位装置设置若干所述限位连接杆,若干所述限位连接杆以所述驱动轴的中心呈放射状置分布;又如,所述搅拌限位装置设置两个所述限位连接杆,两个所述限位连接杆之间形成夹角;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60度~120度,这样,通过设置搅拌限位装置800,能够减少所述驱动轴在转动时,产生的震荡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釜体内部进行搅拌混合操作的各物料进行化合反应时,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的速率和产品生成的产率也需要依赖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用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此外,在搅拌过程中,所述搅拌混合装置会对物料做功,即物料在相互混合搅动的过程中,表现为向外界放出热量,尤其是粘稠性较强的物料,其放热现象更明显,因此,基于上述情况,针对一些依赖较高温度的化合反应,如依赖于反应自身放热和搅拌产热的化合反应,且不需要额外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的反应来说,尤其需要确保所述釜体的保温性能。进一步的,为了针对一些酸性物料,需要确保所述釜体的内侧壁,即直接与酸性物料接触的所述釜体的内侧壁具备较高的耐酸蚀性能,用于延生所述釜体的使用寿命和反应的正常进行。更进一步,所述釜体的外侧壁由于经常与腐蚀性物料接触,如,气态或液态等形态的腐蚀性物料接触,因此需要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用于更好地保护所述釜体。

为了提高所述釜体的耐酸蚀性能、保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例如,请参阅图8,所述釜体,如,所述釜体的侧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耐酸蚀层130、保温层140、支撑层150、配重层160和保护层170,所述耐酸蚀层位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并且所述耐酸蚀层直接与物料,如,酸性物料接触,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釜体的外侧壁,即所述保护层直接裸露在外部。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耐酸蚀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75份~88份、钛30份~34份、铬20份~25份、锑2.5~3.4份、铜份2.3~3.4份、锌1.5份~2.7份、铝0.9~1.4份、碳0.15份~0.27份、硅0.25份~0.46份、硼0.12份~0.18份、钴0.04份~0.09份、磷0.001份~0.03份、硫0.001份~0.03份、锶0.02份~0.03份、铋0.03份~0.04份、钪0.01份~0.02份和钆0.001份~0.002份。其中,钪为钪或含钪化合物,其中,含钪化合物内含有钪元素;钆为钆或含钆化合物,其中,含钆化合物内含有钆元素;铋为铋或含铋化合物,其中,铋钆化合物内含有铋元素;锶为锶或含锶化合物,其中,锶钆化合物内含有锶元素。

采用铁75份~88份、钛30份~34份和铬20份~25份作为耐酸蚀层的基础元素,从而能够使所述耐酸蚀层具备一定的耐酸蚀性能,此外,通过再加入锑2.5~3.4份、铜2.3份~3.4份、锌1.5份~2.7份、铝0.9~1.4份、钴0.04份~0.09份、锶0.02份~0.03份、铋0.03份~0.04份、钪0.01份~0.02份和钆0.001份~0.002份进行复配,还能够进一步优化所述耐酸蚀层的各项性能,尤其是能够进一步优化所述耐酸蚀层的耐酸蚀性能,从而能够更好地抵抗物料的酸蚀,用于进一步提高所述釜体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反应的正常进行。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耐酸蚀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75份~80份、钛33份~34份、铬24份~25份、锑2.7~3.4份、铜2.7份~3.4份、锌1.8份~2.5份、铝1.1~1.4份、碳0.18份~0.27份、硅0.27份~0.46份、硼0.13份~0.18份、钴0.04份~0.09份、磷0.001份~0.03份、硫0.001份~0.03份、锶0.02份~0.03份、铋0.03份~0.04份、钪0.01份~0.02份和钆0.001份~0.002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耐酸蚀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77份、钛33份、铬25份、锑3.4份、铜2.7份、锌1.9份、铝1.3份、碳0.27份、硅0.46份、硼0.18份、钴0.04份、磷0.03份、硫0.001份、锶0.03份、铋0.04份、钪0.01份和钆0.002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膏粉15份~22份、白棉8~20份、岩棉8份~15份,玻璃纤维7份~9份、脲醛树脂10份~20份、聚丙烯酰胺3.5份~4.5份,玄武岩纤维1份~3份,橡胶泡棉3~5份、氢氧化镁1份~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份~2份、氧化铝1份~2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1份~2份、丙纶纤维3~4份、聚硫橡胶1份~2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2~0.8份。

采用如上质量份的各组分可以使所述保温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当所述釜体内部的物料发生放热反应时,并将热量传递至所述耐酸蚀层后,基于所述保温层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可以限制热量进一步透过所述釜体,进而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外界环境中,确保了所述釜体内部的物料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反应,用于提高反应速率和产品的产率。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膏粉17份~21份、白棉17~20份、岩棉10份~15份,玻璃纤维7份~9份、脲醛树脂10份~20份、聚丙烯酰胺3.5份~4.5份,玄武岩纤维1份~2.5份,橡胶泡棉3.5~5份、氢氧化镁1.5份~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2份、氧化铝1份~2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1份~1.4份、丙纶纤维3.3~4份、聚硫橡胶1份~2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2~0.5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石膏粉19份、白棉17~20份、岩棉15份,玻璃纤维9份、脲醛树脂20份、聚丙烯酰胺3.8份,玄武岩纤维2.1份,橡胶泡棉4.6份、氢氧化镁1.7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氧化铝1.8份、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1.4份、丙纶纤维4份、聚硫橡胶1.9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0.4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支撑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95份~98份、锰0.4份~0.95份、钼0.1份~0.5份、钛0.01份~0.05份、铝0.02份~0.1份、碳0.06份~0.25份、硅0.1份~0.3份、磷0.05份~0.1份、硼0.001份~0.01份、铪0.05份~0.5份、钪0.05份~0.3份、铬0.05份~0.3份、镍0.01份~0.05份、铈0.01 份~0.05份、钍0.01份~0.05份和锆0.01份~0.05份。其中,铪为铪或含铪化合物,其中,含铪化合物内含有铪元素;钪为钪或含钪化合物,其中,含钪化合物内含有钪元素;钍为钍或含钍化合物,其中,含铈化合物内含有铈元素;铈为铈或含铈化合物,其中,含铈化合物内含有铈元素。

可以理解,为了使所述釜体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需要引入所述保温层,而所述保温层的机械强度较差,为了加强所述釜体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需要引入所述支撑层,使其与所述保温层直接接触,用于提高所述釜体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基于上述情况,这就必须要求所述支撑层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抗形变性能,通过采用如上质量份的各组份,尤其是所述支撑层含有铪0.05份~0.5份、钪0.05份~0.3份、铬0.05份~0.3份、镍0.01份~0.05份、铈0.01份~0.05份、钍0.01份~0.05份和锆0.01份~0.05份,可以改善传统铁合金的机械强度,使其机械强度和抗形变性能更加优良,能够满足要求。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支撑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97份~98份、锰0.55份~0.95份、钼0.35份~0.5份、钛0.01份~0.05份、铝0.02份~0.1份、碳0.17份~0.25份、硅0.1份~0.25份、磷0.05份~0.1份、硼0.008份~0.01份、铪0.1份~0.5份、钪0.1份~0.3份、铬0.1份~0.3份、镍0.02份~0.05份、铈0.02份~0.05份、钍0.02份~0.05份和锆0.02份~0.05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支撑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97份、锰0.75份、钼0.5份、钛0.05份、铝0.02份、碳0.17份、硅0.25份、磷0.1份、硼0.008份、铪0.5份、钪0.2份、铬0.2份、镍0.05份、铈0.05份、钍0.05份和锆0.05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配重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钨85份~95份、镍30份~60份、铁15份~40份、铬1.5份~10份、铅1.5份~10份、铜1份~6份和钼0.5份~5份。

可以理解,在生产反应过程中,需要对所述釜体内的物料进行强度较高的搅拌操作,而由于厚度较大且质量较轻的所述保温层的存在,为了避免所述釜体的整体结构的质量过轻,进而减少外力冲击对所述釜体的影响,即可以减少所述釜体发生震荡或位移问题。采用如上质量份的各组分可以使所述配重层具备优良的配重性能,能够有效地增加所述釜体整体结构的重量,使其与传统的釜体的重量相同或适配,从而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配重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钨90份~95份、镍30份~45份、铁27份~40份、铬1.5份~2.3份、铅1.5份~3.3份、铜1份~5.5份和钼0.5份~4.9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配重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钨92份、镍38份、铁29份、铬2.1份、铅2.1份、铜3.5份和钼3.8份。

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65份~80份、锂16~18份、镍18份~25份、钼3.5份~4份、铬2份~5份、钴1份~5份、钒1份~5份、锰1份~2份、铱0.8份~2.5份、铌0.5份~2.5份、钪0.3份~2.5份、锶0.2份~2.5份、铯0.2份~2.5份、钨0.2份~2.5份和钛0.2份~2.5份。其中,铯为铯或含铯化合物,其中,含铯化合物内含有铯元素;其中,锶为锶或含锶化合物,其中,含锶化合物内含有锶元素;其中,钪为钪或含钪化合物,其中,含钪化合物内含有钪元素;其中,铌为铌或含铌化合物,其中,含铌化合物内含有铌元素;其中,铱为铱或含铱化合物,其中,含铱化合物内含有铱元素。

可以理解,所述釜体的外侧壁由于经常与腐蚀性物料接触,如,气态或液态等形态的腐蚀性物料接触,因此需要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能,用于更好地保护所述釜体。通过如上质量份的各组分,可以使所述保护层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进而更好地保护所述釜体,用于延长所述釜体的使用寿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65份~70份、锂16份~16.5份、镍18~21份、钼3.5份~3.9份、铬2份~4.4份、钴1份~3.9份、钒1份~4.5份、锰1份~1.7份、铱0.8份~2.3份、铌0.5份~2.2份、钪0.3份~2.3份、锶0.2份~2.3份、铯0.2份~2.4份、钨0.2份~2.1份和钛0.2份~1.9份。

又如,又一实施方式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铁65份、锂16.5份、镍21份、钼3.5份、铬3.5份、钴2.8份、钒3.7份、锰1.5份、铱2.3份、铌2.2份、钪2.3份、锶2.3份、铯2.4份、钨0.2份和钛0.2份。

为了进一步优化所述釜体,如,所述釜体的侧壁的结构,例如,所述耐酸蚀层、所述保温层、所述支撑层、所述配重层和所述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1.5):(15~20):(5~5.5):(8~9.8):(0.5~1.2);又如,所述配重层和所述保护层的厚度比为1:15:5:9.5: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结合所能够形成的,且能够实施的新型合成设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