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高效氨法脱硫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40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深度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高效氨法脱硫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氨法脱硫技术在化学工业领域应用普遍,用氨吸收硫酸生产尾气中的SO2,生产亚硫铵和硫铵。氨法是高效、低耗能的湿法。氨法脱硫法是气液相反应,反应速率快,吸收剂利用率高,能保持脱硫效率95-99%。氨在水中的溶解度超过20%。进入90年代后,氨法脱硫法的应用在我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国家三部委的超低排放标准要求和地方环保排放标准出台,传统的氨法脱硫法NOX和SO2等粉尘的排放浓度都已无法满足排放标准,需要对技术路线进行升级开发和对装置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高效氨法脱硫除尘系统,脱硫、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强,具有占地小,投资少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机组、小锅炉的氨法脱硫改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综合高效氨法脱硫除尘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分为上端的电除尘除雾段和下端的脱硫预除尘段,脱硫塔下端侧面设有进烟口,脱硫塔上端侧面设有出烟口,脱硫塔的中间设有格栅板,格栅板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格栅孔,格栅板的上方设有气液分离装置,脱硫塔的顶端设有高压供电电源,脱硫塔上端的电除尘除雾段设有除雾器和冲洗装置,除雾器设在出烟口,脱硫塔下端的脱硫预除尘段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二级循环系统、一级循环系统和过滤系统;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通孔,每个通孔的上均设置有一个两端通透且竖直设置的空心圆柱体,每个空心圆柱体的顶端均设有尖锥形的帽体,所述帽体下的空心圆柱体侧壁上设有过烟孔。

所述一级循环系统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循环泵、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脱硫塔相连通,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泵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循环泵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脱硫塔内,第二连接管位于格栅板和固定板之间,伸入脱硫塔内的第二连接管管壁上设有多个喷雾喷嘴。

所述二级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氧化池、第三连接管、第二循环泵、第四连接管、鼓风机、第五连接管、第六连接管、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循环氧化池内,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脱硫塔相连通,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氧化池相连通,且第三连接管位于固定板的上方,第四连接管的一端与循环氧化池相连通,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循环泵相连通,第五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循环泵相连通,第五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脱硫塔内,第五连接管位于固定板的上方,伸入脱硫塔内的第五连接管管壁上设有多个喷雾喷嘴,第六连接管的一端与循环氧化池相连通,第六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鼓风机相连通。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泵、过滤机、第七连接管、第八连接管,所述第七连接管位于第一连接管的下方,第七连接管的一端与脱硫塔相连通,第七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过滤泵相连通,第八连接管的一端与过滤泵相连通,第八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过滤机相连通。

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清水池、水泵、第九连接管、第十连接管,第九连接管的一端与清水池相连通,第九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通,第十连接管的一端与水泵相连通,第十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脱硫塔内,第十连接管位于第五连接管的上方,第五连接管和第十连接管之间的脱硫塔空间形成电除尘区,伸入脱硫塔内的第十连接管上设有多个喷雾喷嘴。

所述格栅孔的截面为梯形。

所述格栅板和固定板均由防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系统脱硫、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强,具有占地小,投资少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机组、小锅炉的氨法脱硫改造。格栅板和格栅孔的设置能将烟气的分布率提高100倍左右,其中一级循环系统和二级循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氨气和SO2或SO3的结合,其中将PH值控制在6.0左右,液气比控制在4L/m3左右,能够大大增加硫酸铵结晶,在高效除尘的同时将SO3的消除比率达到60%,而除雾器可脱除70%的出口雾滴,从而满足粉尘的排放浓度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高效氨法脱硫除尘系统,包括脱硫塔1,所述脱硫塔1分为上端的电除尘除雾段和下端的脱硫预除尘段,脱硫塔下端侧面设有进烟口2,脱硫塔上端侧面设有出烟口3,脱硫塔1的中间设有格栅板4,格栅板4由防腐材料制成,能够有效的延长格栅板4的使用寿命。格栅板4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格栅孔5,格栅孔5的截面为梯形,这样能够使烟气经过格栅板4后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加快了气液的传质热过程,使烟气在脱硫塔1内的分布更均匀,保证雾化喷淋层的吸收效率,提高脱硫除尘的效率。

格栅板4的上方设有气液分离装置6,气液分离装置6将脱硫塔1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为脱硫液处理区,下层为除尘液处理区,分别与各自的沉淀分离系统相连通,进一步将烟气气流分布均匀。脱硫塔1的顶端设有高压供电电源7,通常采用高频恒流源一体机,确保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流场,减少了电火花发电率,并有显著的节能提效功能。该高压供电电源7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三相负荷对称、功率因数和效率高的特点,更具有优越的供电性。

脱硫塔1上端的电除尘除雾段设有除雾器8和冲洗装置9,除雾器8设在出烟口3,脱硫塔1下端的脱硫预除尘段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二级循环系统10、一级循环系统11和过滤系统12。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6包括固定板61,固定板61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通孔62,每个通孔62的上均设置有一个两端通透且竖直设置的空心圆柱体63,每个空心圆柱体63的顶端均设有尖锥形的帽体64,所述帽体64下的空心圆柱体63侧壁上设有过烟孔65。

所述一级循环系统11包括第一连接管111、第一循环泵112、第二连接管113,第一连接管111的一端与脱硫塔1相连通,第一连接管111的另一端与第一循环泵112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13的一端与第一循环泵112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13的另一端伸入脱硫塔1内,第二连接管113位于格栅板4和固定板61之间,伸入脱硫塔1内的第二连接管113管壁上设有多个喷雾喷嘴。

所述二级循环系统10包括循环氧化池101、第三连接管102、第二循环泵103、第四连接管104、鼓风机105、第五连接管106、第六连接管107、搅拌器108,所述搅拌器108位于循环氧化池101内,第三连接管102的一端与脱硫塔1相连通,第三连接管102的另一端与循环氧化池101相连通,且第三连接管102位于固定板61的上方,第四连接管104的一端与循环氧化池101相连通,第四连接管104的另一端与第二循环泵103相连通,第五连接管106的一端与第二循环泵103相连通,第五连接管106的另一端伸入脱硫塔1内,第五连接管106位于固定板的上方,伸入脱硫塔1内的第五连接管106管壁上设有多个喷雾喷嘴,第六连接管107的一端与循环氧化池101相连通,第六连接管107的另一端与鼓风机105相连通。

所述过滤系统12包括过滤泵121、过滤机122、第七连接管123、第八连接管124,所述第七连接管123位于第一连接管111的下方,第七连接管123的一端与脱硫塔1相连通,第七连接管123的另一端与过滤泵121相连通,第八连接管124的一端与过滤泵121相连通,第八连接管124的另一端与过滤机122相连通。

所述冲洗装置9包括清水池91、水泵92、第九连接管93、第十连接管94,第九连接管93的一端与清水池91相连通,第九连接管93的另一端与水泵92相连通,第十连接管94的一端与水泵92相连通,第十连接管94的另一端伸入脱硫塔1内,第十连接管94位于第五连接管106的上方,第五连接管106和第十连接管94之间的脱硫塔1空间形成电除尘区13,通过耐腐蚀导电玻璃钢阳极管、鱼骨针型阴极线、高频恒流电源形成稳定电场区,借助高压电场区空气电离的带电粒子使粉尘、雾滴、结晶物带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吸附在阴阳极上(这些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做详细的描述)。伸入脱硫塔1内的第十连接管94上设有多个喷雾喷嘴。

使用时,高温烟气首先经过脱硫塔1外设置的喷淋降温装置14,喷淋降温装置14由大流量喷淋喷嘴和喷淋降温管道组成,在进烟口2处成网格状布置,用于烟气的降温,通常采用三选二的测温模式,进行检测温度依据设定温度进行喷淋降温,保护进烟口2的防腐部分,同时降低烟气流量。将烟气的温度降低到90℃~110℃,降低温度后的烟气由进烟口2进入脱硫塔1内,烟气通过格栅板4上的格栅孔5,第二连接管113上的喷雾喷嘴喷洒浆液,对烟气进行预除尘和脱硫,浆液中的沉淀物经过过滤系统12,进行粗制硫酸铵结晶、干燥包装等工艺,制成成品。然后烟气经过气液分离装置6上的通孔62和过烟孔65,浆液与逆流而上的热烟气形成强烈湍流,打碎含脱硫浆液,极大地增加了气相与液相之间的传质、传热表面,烟气平稳进入脱硫反应区,其中所设置的尖锥形帽体64能够对上升的热气流起到一种有效的保护作用。接着烟气进入二级循环系统10,其中每个喷雾喷嘴的能够保证均匀分布的喷淋量,喷淋截面的脱硫液覆盖面积超过200%,期间通过采取鼓风机105向循环氧化池101输入氧气,及利用搅拌器108对循环氧化池101内的浆液进行搅拌,以达到提高氧化效率的目的。然后烟气进入电除尘区13,在直流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将其周围气体电离,使粉尘或雾滴粒子表面荷电,荷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管运动,并沉淀在收尘极上,水流从集尘管顶部端流下,在集尘管上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水膜,将管内部的粉尘带走。期间冲洗装置9间歇性的开启,用于清除极管上的粉尘,同时同SO3和雾滴发生反应,以降低氨逃逸、气溶胶的产生。最后烟气通过除雾器8,经除雾器8上设置的波纹板碰撞下来的雾滴可集中流下来,减少烟气再次夹带雾滴现象,保证了烟气能够实现排放标准的要求。

该系统的格栅板和格栅孔的设置能将烟气的分布率提高100倍左右,其中一级循环系统和二级循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氨气和SO2或SO3的结合,其中将PH值控制在6.0左右,液气比控制在4L/m3左右,能够大大增加硫酸铵结晶,在高效除尘的同时将SO3的消除比率达到60%,而除雾器可脱除70%的出口雾滴,从而满足粉尘的排放浓度标准。

本专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