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2177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碎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破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碎机。



背景技术:

目前,饲料通过造粒机制粒冷却干燥后,一般颗粒比较大,有些细小的动物不能食用,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动物觅食习惯和生产阶段,将饲料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粒度。现在市面上的破碎机的种类繁多,很多都是把所有物料一起倒进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再统一排料,但是由于饲料颗粒的大小不一,较小的颗粒饲料和较大的颗粒饲料同时进入破碎机中,较小的颗粒会被过度破碎,而较大的颗粒又有可能没有破碎到目标的体积,造成破碎质量不理想,破碎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破碎机,包括壳体、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破碎箱体、设置在破碎箱体内的破碎锤、驱动所述破碎锤转动的驱动装置、控制器;所述第一筛网的网孔大于第二筛网的网孔;所述破碎箱体设置有进料口、破碎箱体的侧壁较高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筛网倾斜设置在所述破碎箱体的上方,较低的一端与破碎箱体的进料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筛网倾斜设置在第一筛网的下方,所述第二筛网较低的一端与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较高的一端分别与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封闭门;

所述破碎箱体为方形,其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三筛网;

所述控制器根据驱动装置转动的圈数达到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封闭门开启,驱动装置转动的圈数达到第二预设值,控制驱动装置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支座,所述壳体通过弹簧设置在支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值为5-10圈,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25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值为8圈,所述第二预设值为20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投料漏斗,所述投料漏斗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筛网较高一端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漏斗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密封挡板开启或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筛网分离出较大的物料,先进入破碎箱体,进行破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一封闭门,使得较小的物料进入破碎箱体进行破碎,合格的物料经破碎箱体底部的第三筛网排出,提高了破碎效率,保证了破碎质量,确保物料在破碎过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了过度破碎,导致资源浪费和有效成分损失,进而有效提高了饲料成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破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破碎机,包括壳体1、第一筛网2、第二筛网3、破碎箱体4、设置在破碎箱体4内的破碎锤5、驱动所述破碎锤5转动的驱动装置6、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破碎锤5连接。

所述第一筛网2的网孔大于第二筛网3的网孔;所述破碎箱体4设置有进料口41、破碎箱体4的侧壁较高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42;所述第一筛网2倾斜设置在所述破碎箱体4的上方,较低的一端与破碎箱体4的进料口41相连通。所述第二筛网3倾斜设置在第一筛网2的下方,所述第二筛网3较低的一端与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筛网2和第二筛网3较高的一端分别与壳体1连接;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封闭门42;所述破碎箱体4为方形,其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三筛网43。

所述控制器根据驱动装置转动的圈数达到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封闭门开启,驱动装置转动的圈数达到第二预设值,控制驱动装置停止。所述第一预设值为5-10圈,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25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8圈,所述第二预设值为20圈。

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座7和第二支座8,所述壳体1通过第一弹簧71和第二弹簧81分别设置在第一支座7和第二支座8上。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投料漏斗9,所述投料漏斗9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筛网2较高一端对应。所述投料漏斗9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挡板91,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密封挡板91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筛网将物料分成两个等级,使较大的物料先进入破碎箱体,较小的物料随后进入破碎箱体,而且破碎的物料能直接通过破碎箱体底部的第三筛网排出,较大的物料还停留在破碎箱内,继续破碎,而且还设置了自动投料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地避免了过度破碎,确保了破碎质量和破碎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破碎机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