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9714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



背景技术:

端盖是一般是用来对产品进行密封,过滤器端盖顾名思义就是用在过滤器上的端盖,现有的过滤器上的端盖,大多都只是具备密封的功能,其和普通的密封盖并无差异,然而无论是用于过滤器入口还是出口的端盖,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现过滤器过滤的并不那么干净,会让企业排出的污水达不到政府的排污标准,长期的不达标的污水的排出会对整个河道造成影响,也会面临着政府的一些罚款,甚至是停厂整改等,与此同时,一旦有大量残留物遗留在过滤器中,将会对过滤器自身造成严重的影响,时间长了甚至会对过滤器造成腐蚀,将会严重的影响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因而现有的过滤器的端盖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其过滤效果。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的端盖本体上设有底盘和与底盘相对的进水口,所述的底盘上设有穿孔,所述的进水口的内侧设有一组隔板,所述的隔板的中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中间设有开口,且,所述的端盖本体的边缘设有孔槽,所述底盘上的穿孔和连接件中间的开口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通过在进水口的内侧设有隔板,并在隔板中间的连接件上设置开口,当水流进入过滤器的瞬间,通过端盖的旋转,通过隔板和底盘的配合,让水经过一定的过滤后再进入过滤器中,提高整个过滤器的净化效果,这样让冶金污水处理可充分净化污水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达到可排放标准,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端盖本体的两侧均呈外凸状,且,其位于底盘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边缘均匀分布有内凹槽;所述的端盖本体位于隔板一侧的边缘设有凸沿,所述的凸沿通过连接筋与孔槽连接,大大的提高了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与外接件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隔板呈T型,其与端盖本体连接处呈圆弧状,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尖脚,减少磨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盘呈内凹状,其与端盖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设置,提高了底盘与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本体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凹槽上设有橡胶套,且,所述的橡胶套与内凹槽相配合,所述橡胶套的设置,让其能够与外接件连接的更为紧密,提高其连接的密封性,同时,也有效的缓解了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与外接件之间的磨损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端盖本体采用CPVC纯料制成,其适用的温度≤90°。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通过在进水口的内侧设有隔板,并在隔板中间的连接件上设置开口,当水流进入过滤器的瞬间,通过端盖的旋转,通过隔板和底盘的配合,让水经过一定的过滤后再进入过滤器中,提高整个过滤器的净化效果,这样让冶金污水处理可充分净化污水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达到可排放标准,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盖本体位于隔板一侧的边缘设有凸沿,所述的凸沿通过连接筋与孔槽连接,大大的提高了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与外接件连接的密封性;所述的隔板呈T型,其与端盖本体连接处呈圆弧状,提高其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尖脚,减少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盖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侧视图;

图中:端盖本体-1、底盘-2、隔板-3、连接件-4、孔槽-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过滤镜中的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所述的端盖本体1上设有底盘2和与底盘相对的进水口,所述的底盘2上设有穿孔,所述的进水口的内侧设有一组隔板3,所述的隔板3的中部通过连接件4连接,所述的连接件4中间设有开口,且,所述的端盖本体1的边缘设有孔槽5,所述底盘2上的穿孔和连接件4中间的开口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端盖本体1的两侧均呈外凸状,且,其位于底盘2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边缘均匀分布有内凹槽;所述的端盖本体1位于隔板一侧的边缘设有凸沿,所述的凸沿通过连接筋与孔槽5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板3呈T型,其与端盖本体1连接处呈圆弧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盘2呈内凹状,其与端盖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凸缘。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凹槽上设有橡胶套,且,所述的橡胶套与内凹槽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端盖本体1采用CPVC纯料制成,其适用的温度≤9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