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大米抛光机凹点抛光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29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节能型大米抛光机凹点抛光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米抛光机的抛光辊,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型大米抛光机凹点抛光辊。



背景技术:

由于表面亮度越高的大米,其保藏时间越长,且越容易被消费者所青睐,所以能够对大米表面进行研磨抛光的大米抛光机在粮机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市场需求量很大。在将大米放入到大米抛光机内进行研磨抛光时,大米需要与大米抛光机中的抛光辊本体进行接触,抛光辊本体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大米的研磨抛光。当抛光辊本体在对大米进行研磨抛光时,由于大米自身的硬度较低,故大米在经过抛光辊本体研磨抛光后,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量的碎米。

在现有技术中,考虑到碎米的价格和整米的价格差异较大(碎米价格仅为整米价格的一半),且大米自身的硬度较低的情况,因此,为了降低碎米率,人们通常会采用尽量控制(减少)大米在研磨抛光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尽量控制(减少)大米在抛光室内的翻滚次数,尽量控制(减少)大米在抛光室内的时间的技术手段。

因此,在粮机行业中,鉴于抛光板的外壁越光滑,大米在研磨抛光时所受到的作用力越小,大米在抛光室内的翻滚次数越少,大米与抛光辊本体的接触时间越少的特点,人们为了降低碎米率,常采用将抛光板的外壁进行表面抛光处理的技术手段,从而使抛光板的外壁保持光滑。

由此可知,在粮机行业中,在采用大米抛光机对大米进行研磨抛光时,人们偏见的认为抛光板的外壁应该越光滑越好,抛光板的外壁越光滑,大米在研磨抛光的过程中就越不容易产生碎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节能型大米抛光机凹点抛光辊,它不仅对碎米率无影响,而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人们所认为的抛光板的外壁越光滑,大米在研磨抛光时越不容易产生碎米的偏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节能型大米抛光机凹点抛光辊,包括抛光辊本体,所述抛光辊本体包括多个延抛光辊本体的轴向布置的单元体,相邻单元体之间设有若干通风喷水槽,所述单元体包括抛光筋和抛光板,抛光筋位于抛光板和通风喷水槽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板的外壁上设有多排间隔布置的抛光凹点组,每排抛光凹点组均由多个间隔布置的抛光凹点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排抛光凹点组包括第一抛光凹点组和与第一抛光凹点组呈相邻布置的第二抛光凹点组,第一抛光凹点组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二抛光凹点组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相邻的第一间隙的中心和第二间隙的中心在抛光板上呈共线布置,所述第一抛光凹点组和第二抛光凹点组之间的中心距为1.5~4倍的抛光凹点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排抛光凹点组包括第一抛光凹点组和与第一抛光凹点组呈相邻布置的第二抛光凹点组,第一抛光凹点组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第二抛光凹点组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相邻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在抛光板上呈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抛光凹点组和第二抛光凹点组之间的中心距为1~3倍的抛光凹点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抛光凹点的高为1~5mm,抛光凹点的直径为5~5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抛光凹点的高为2~4mm,抛光凹点的直径为10~3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抛光辊本体由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前抛光辊,和与轴承座连接的后抛光辊构成,前抛光辊呈倾斜布置,后抛光辊呈水平布置,前抛光辊的中心线和后抛光辊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抛光辊的中心线和后抛光辊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7°。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仅对碎米率无影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人们所认为的抛光板的外壁越光滑,大米在研磨抛光时越不容易产生碎米的偏见,而且还增加了大米在抛光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增大了大米与抛光辊本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大米在抛光室内单位时间的翻滚次数。同时,采用本发明的大米抛光机的工作效率更高,节省了电能,其加工出来的大米的表面亮度更高,碎米率更低,能够保藏的时间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当抛光凹点7在抛光辊本体1呈错位布置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当抛光凹点7在抛光辊本体1呈整列布置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抛光辊本体,2-单元体,3-通风喷水槽,4-抛光筋,5-抛光板,6-抛光凹点组,61-第一抛光凹点组,62-第二抛光凹点组,7-抛光凹点,8-后抛光辊9-第一间隙,10-第二间隙,11-前抛光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节能型大米抛光机凹点抛光辊,包括抛光辊本体1,所述抛光辊本体1包括多个延抛光辊本体1的轴向布置的单元体2,相邻单元体2之间设有若干通风喷水槽3,所述单元体2包括抛光筋4和抛光板5,抛光筋4位于抛光板5和通风喷水槽3之间,所述抛光板5的外壁上设有多排间隔布置的抛光凹点组6,每排抛光凹点组6均由多个间隔布置的抛光凹点7构成。

作为举例,结合附图可知,本实施例只列出了抛光凹点7的横截面为圆形的情形,但实际工作时,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抛光凹点7设置为其它的规则形状(必须无菱角),如椭圆形,其中,以抛光凹点7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最佳。

实际工作时,抛光辊本体1上的多个抛光凹点7可以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只要所述多个抛光凹点7在抛光辊本体1上满足能使大米在抛光过程中所受到的作用力均匀且作用力较小即可,如所述多个抛光凹点7可以在抛光辊本体1呈整列布置的方式,也可采用呈错位布置的方式。

如图2所示,抛光凹点7可以在抛光辊本体1上采用如下整列布置的方式:所述多排抛光凹点组6包括第一抛光凹点组61和与第一抛光凹点组61呈相邻布置的第二抛光凹点组62,第一抛光凹点组61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7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9,第二抛光凹点组62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7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10,相邻的第一间隙9的中心和第二间隙10的中心在抛光板5上呈共线布置,所述第一抛光凹点组61和第二抛光凹点组62之间的中心距为1.5~4倍的抛光凹点7直径。

如图1所示,抛光凹点7在抛光辊本体1上也可以采用如下错位布置的方式:所述多排抛光凹点组6包括第一抛光凹点组61和与第一抛光凹点组61呈相邻布置的第二抛光凹点组62,第一抛光凹点组61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7之间的间隙为第一间隙9,第二抛光凹点组62中相邻两个抛光凹点7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10,相邻的第一间隙9和第二间隙10在抛光板5上呈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抛光凹点组61和第二抛光凹点组62之间的中心距为1~3倍的抛光凹点7直径。

实际工作时,所述抛光凹点7的高应为1~5mm,抛光凹点7的直径应为5~50mm,当抛光凹点7的技术参数(高和直径)不在上述范围内时,碎米率将会增加。优选的,所述抛光凹点7的高为2~4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10~30mm。经研究发现,抛光凹点7的高和直径呈正比关系,人们可以采用几种技术方案:a、抛光凹点7高的1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5mm;b、抛光凹点7高的2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12mm;c、抛光凹点7高的2.5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16.5mm;d、抛光凹点7高的3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20mm;e、抛光凹点7高的3.5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25mm;f、抛光凹点7高的4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30mm;g、抛光凹点7高的5mm,抛光凹点7的直径为50mm;

实际工作时,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大米抛光室内的,抛光辊本体1由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前抛光辊11,和与轴承座连接的后抛光辊8构成,前抛光辊11呈倾斜布置,后抛光辊8呈水平布置,前抛光辊11主要起到研磨抛光的作用,后抛光辊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前抛光辊11的中心线和后抛光辊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2~10°。优选的,所述前抛光辊11的中心线和后抛光辊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7°。经研究发现,当前抛光辊11的中心线和后抛光辊8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6°(优选为5°)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大米抛光机的工作效率更高,其加工出来的大米的表面亮度更好,大米的保藏时间更长。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