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喷雾式废气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396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喷雾式废气处理器。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进步飞速,再给人们带来优质生活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许多无法挽回的破坏,这其中工业废气的胡乱排放现象尤为严重,乱排乱放现象是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的不负责的表现,所以在倡导保护环境的口号下,工业生产急需一种高效的废气处理装置。

当今的工厂中大多数都已经购买与使用废气净化装置,但是在使用中大多数的设备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净化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想象程度,一种设备无法对不同的废气进行有效的处理,最后无法实时监控处理过程与及时发现处理结果的好坏,所以现在针对该情况进行废气处理器的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喷雾式废气处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喷雾式废气处理器,包括取样口、分流杆、连接接头、喷雾头、进气口、进气风扇、齿轮箱、驱动电机、观察器、搅拌架、浓度检查器、搅拌支撑杆、反应室、警报装置、排放口、反应液罐、反应物添加口和动力泵,所述警报装置左方设置有取样口,且其右下方安置有排放口,所述分流杆上方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喷雾头上方安装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风扇通过齿轮箱与驱动电机相互连接,且其下方放置有反应室,所述反应室顶部安装有观察器,且其中部连接有搅拌支撑杆,所述搅拌支撑杆上放置有浓度检查器,且其周围布置有搅拌架,所述反应液罐通过动力泵与分流杆相互连接,且其顶部设置有反应物添加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接头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搅拌架为可拆卸旋转结构,旋转范围为0-360°。

优选的,所述反应室采用耐腐蚀钢材制成,深度为75cm。

优选的,所述喷雾头在反应室中对称放置有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高效喷雾式废气处理器,结合现在普遍使用的废气处理器进行创新设计,在原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设置的双喷雾头对反应液进行喷雾处理和搅拌架的使用,使其充分与废气进行化学反应,并且反应液添加口可以随时根据废气的种类进行针对性的调配,最后警报装置的安装会在反应完成后对其进行检测,如果反应外的废气还没有达到排放要求就会发出警报,同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头随时对反应室中情况进行观察,确保废气处理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取样口,2、分流杆,3、连接接头,4、喷雾头,5、进气口,6、进气风扇,7、齿轮箱,8、驱动电机,9、观察器,10、搅拌架,11、浓度检查器,12、搅拌支撑杆,13、反应室,14、警报装置,15、排放口,16、反应液罐,17、反应物添加口,18、动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喷雾式废气处理器,包括取样口1、分流杆2、连接接头3、喷雾头4、进气口5、进气风扇6、齿轮箱7、驱动电机8、观察器9、搅拌架10、浓度检查器11、搅拌支撑杆12、反应室13、警报装置14、排放口15、反应液罐16、反应物添加口17和动力泵18,警报装置14左方设置有取样口1,且其右下方安置有排放口15,分流杆2上方设置有连接接头3,连接接头3上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喷雾头4上方安装有进气口5,喷雾头4在反应室13中对称放置有6个,进气风扇6通过齿轮箱7与驱动电机8相互连接,且其下方放置有反应室13,反应室13顶部安装有观察器9,且其中部连接有搅拌支撑杆12,反应室13采用耐腐蚀钢材制成,深度为75cm,搅拌支撑杆12上放置有浓度检查器11,且其周围布置有搅拌架10,搅拌架10为可拆卸旋转结构,旋转范围为0-360°,反应液罐16通过动力泵18与分流杆2相互连接,且其顶部设置有反应物添加口17。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喷雾式废气处理器之前,需要对整个废气处理器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在原始结构基础上,使用的工作程序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反应液在动力泵18的作用下从反应液罐16中抽出,经过喷雾头4后,液体变成雾状均匀的散布在反应室13中,此时废气从进气口5进入,在进气风扇6的作用下被吹入反应室13中,当废气碰到雾状的反应液并进行化学反应成液态后,其掉落在警报装置14上,警报装置14检测安全后,经由排放口15排出,同时也可以根据浓度检查器11的数据合理的调配反应液浓度,至此为整个废气处理器的工作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