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异型点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2566阅读:2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异型点胶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点胶阀,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提供异型胶条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



背景技术:

点胶是一种将胶水等流体用喷射式点胶机或气压推进式点胶机均匀覆盖到特定位置上的工艺,这种工艺可以精确控制出胶量,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传统点胶工艺一般采用手动点胶法,该工艺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是人工成本高,并且精确度难以保障。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已逐渐发展出全自动点胶设备,其可以精确将流体点、注、涂到每个产品精确位置,可以实现打点、画线或弧形等。

点胶阀是点胶设备中的重要部件,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气动和电动两种,其中气动点胶阀较为常用,通常由气缸、阀体和料缸三部分上下连接而成,料缸和气缸连接在点胶阀阀主体上,与气缸保证同心度。用电磁阀气动气缸运动,从而驱动中心杆上下运动,利用中心杆的上下运动达到对胶水的开启和关断作用。这种点胶阀一般用于在高低不平的水平面上点出截面为半圆形的点、线、圆或弧形胶条,或者对于难以进行点胶操作的产品侧面,会把钢针打弯以完成一些侧面点胶工艺。但在小孔内的壁面上点胶,往往弯曲的针头伸不进孔内,无法实现点胶;同时,某些露天在户外的电器、接线盒盖的防水密封,长期以来都是靠开模专业的密封条、密封圈密封,由于需求的密封条规格众多,开模成本高,生产工艺繁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点胶阀无法对孔径较小的孔壁进行点胶、生产异型密封条、密封圈成本高、工艺复杂,从而提出一种可对微小孔内孔壁进行点胶且可用胶水直接生成密封胶条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异型点胶阀,其包括胶针组件,所述胶针组件连接于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胶针组件旋转,所述胶针组件的出胶口截面图形与所需胶条的截面形状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马达、传动机构、轴承座和换向轴芯,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换向轴芯转动,所述胶针组件连接于所述换向轴芯且可随所述换向轴芯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胶针组件包括针头和胶针锁帽,所述胶针锁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针头顶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向轴芯。

作为优选,还包括出胶机构,所述出胶机构包括阀体、气缸,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一开关转轴,所述开关转轴上开设有出胶通孔,所述开关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缸,所述阀体顶部连接有一胶筒,所述阀体底部连接于所述针头。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轴承座和阀体固定于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Z轴滑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Z轴滑动组件包括Z轴滑轨、可沿所述Z轴滑轨上下滑动的Z轴滑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Z轴滑块连接、随所述Z轴滑块沿Z轴滑轨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出胶口开设于所述针头的底部或侧部,所述出胶口的截面图形为三角形、圆形或矩形。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换向轴芯的被动同步带轮、连接于所述马达的马达轴同步带轮和适配环绕设置于所述被动同步带轮、马达轴同步带轮外部的环形同步带,所述被动同步带轮可带动所述换向轴芯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Z轴滑轨设置于一背板上,所述背板顶部设置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微调螺丝座、与所述微调螺丝座适配的微调螺丝,所述微调螺丝底部可与所述连接板顶部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底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顶部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其包括胶针组件,所述胶针组件连接于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胶针组件旋转,所述胶针组件的出胶口截面图形与所需胶条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胶针组件的出胶口与所需胶条的形状一致,由点胶阀压出的胶水直接形成胶条,较现有技术中开模制作专业的胶条成本大幅降低,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胶针组件的出胶口形状作出相应更改满足了不同形状的胶条需求;同时,所述胶针组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旋转,使出胶口始终朝向需点胶的部位,适用于对孔径较小的孔内壁进和工件侧面进行点胶操作。所述点胶阀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与应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所述马达、轴承座和阀体固定于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Z轴滑动组件,且在Z轴滑动组件的驱动下沿Z轴方向作上下运动,Z轴滑动组件中的Z轴滑轨设置于一背板,所述背板顶部设置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微调螺丝座、与所述微调螺丝座适配的微调螺丝,所述微调螺丝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顶部接触。微调螺丝可相对微调螺丝座做上下运动,通过调节微调螺丝的高度,对其底部的背板起到微调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中胶针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可旋转异型点胶阀中胶针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马达;2-轴承座;3-换向轴芯;4-马达座;5-被动同步带轮;6-马达轴同步带轮;7-环形同步带;8-针头;9-胶针锁帽;10-阀体;11-气缸;12-开关转轴;13-转轴轴承;14-胶筒;15-连接板;16-Z轴滑轨;17-Z轴滑块;18-背板;19-微调螺丝座;20-微调螺丝;21-支板;22-压缩弹簧;2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异型点胶阀,如图1-3所示,所述可旋转异型点胶阀包括胶针组件,所述胶针组件连接于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胶针组件旋转,所述胶针组件的出胶口截面图形与所需胶条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出胶口的截面图形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不同形状,如三角形、圆形、矩形等等。

具体地,如图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马达1、传动机构、轴承座2和换向轴芯3,所述马达1设置于一马达座4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换向轴芯3的被动同步带轮5、连接于所述马达的马达轴同步带轮6和适配环绕设置于所述被动同步带轮5、马达轴同步带轮6外部的环形同步带7,所述,马达轴同步带轮6设置于所述马达座4下方,马达1驱动所述马达轴同步带轮6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环形同步带7运动,环形同步带7又带动所述被动同步带轮5转动,从而使得被动同步带轮5带动所述换向轴芯3转动,而胶针组件连接于换向轴芯3,在换向轴芯3转动的过程中胶针组件被驱动转动,得到可旋转的胶针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胶针组件包括针头8和胶针锁帽9,所述胶针锁帽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针头8顶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向轴芯3底部,换向轴芯3的转动带动所述胶针锁帽9和针头转动,适于给孔壁或圆柱面涂胶,所述针头8的材质为不锈钢,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针头8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针头的侧面,且出胶口的截面图形为圆形。

所述胶针组件还连接于一出胶机构,所述出胶机构包括阀体10、气缸11,所述阀体10内部设置有一开关转轴12,所述开关转轴12上开设有出胶通孔,所述开关转轴12外部还套设有转轴轴承13,开关转轴12连接于所述气缸11的气缸轴,所述阀体10顶部连接有一胶筒14,所述胶筒14与所述阀体10连通,阀体10底部由于针头8连通,胶筒14内存储有胶水,气缸11为叶片式摆动气缸,所述胶筒14内的胶水进入阀体10,所述气缸11驱动所述开关转轴12转动,调节出胶通孔相对阀体10的角度,从而调节出胶量。

所述马达座4、所述轴承座2和阀体10固定连接于一连接板15,进而使马达、胶针组件间接连接于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由连接于Z轴滑动组件,且可在Z轴滑动组件的驱动下沿Z轴方向作上下运动,更进一步地,所述Z轴滑动组件又可连接于X轴滑动组件和Y轴滑动组件,实现点胶阀的三轴驱动,使点胶阀的位置可灵活调节。

所述Z轴滑动组件包括Z轴滑轨16、可沿所述Z轴滑轨16上下滑动的Z轴滑块17,所述连接板15与所述Z轴滑块17连接、随所述Z轴滑块17沿Z轴滑轨16滑动,进而带动其它点胶机构做上下滑动。所述Z轴滑轨16设置于一背板18上,所述背板18顶部设置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微调螺丝座19、与所述微调螺丝座19适配的微调螺丝20,所述微调螺丝20底部与所述连接板15顶部接触,通过调节微调螺丝20的高度,对连接板15在Z轴方向的高度起到限位作用,所述背板18底部还连接有一与背板18垂直的支板21,所述支板21上设置有压缩弹簧22,所述压缩弹簧22顶部通过一连接件23与所述连接板15连接,所述连接件15为一连接片,其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弹簧22套设于一支杆,所述支杆贯穿所述通孔,在连接板15随Z轴滑块17做上下运动时,压缩弹簧22起到微调连接板15在Z轴方向位置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异型点胶阀,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针头8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针头8的底部,截面图形为圆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异型点胶阀,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针头8的出胶口设置于所述针头8的底部,为对针头8进行斜切得到的截面图形为三角形的出胶口。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