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冲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412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高低温冲击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为环境试验设备的高低温转换冲击提供效应,具体为高低温冲击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实验区域的切换是通过将样品架在整个箱体内从低温区拉升到高温区,再从高温区降到低温区,反复进行高温和低温冲击。样品架升、降通过电机拉升控制轨道上安装行程开关进行检测,经常出现行程开关长期使用失灵的弊端,严重时会将箱体拉变形。另外样品架升降时间过程5-8秒,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高温区和低温区的温度互穿,造成温度突变时的严重影响。

在温度冲击箱的控制仪表均存在操作繁琐、复杂、控制精度不高的弊端,对试验准确度和使用上都给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

现有的冲击箱存在技术的不足有三点:1、结构尺寸有限,不能容纳下大的物件;2、没有解决高低温转换冲击问题;3、结构不易于观察内部试件受冲击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低温冲击箱,解决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低温冲击箱,包括小车、观察窗、大门、轴流电机、低温机组架、蒸发器、加热器、电机控制柜、机体、轴流风机、低温室、高温室、行程电机、气缸和工作室,所述机体侧面设置有大门,所述大门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轴流电机,所述轴流电机下部连接有轴流风机,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低温室和高温室,所述低温室内设置有蒸发器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端设置有轴流风机,所述加热器下方设置有蒸发器,所述低温室下端设置有低温机组架,所述低温机组架内设置有行程电机,所述高温室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高温室顶部设置有气缸,所述小车位于工作室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温室侧面设置有电机控制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控制柜与小车、轴流电机、低温机组架、蒸发器、加热器和行程电机分别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观察窗的个数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工作室的长×宽×高为1000㎜×2000㎜×150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工作室的个数为两个。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内部有内置小车装置,通过移动可以实现高低温转换冲击;大门设有四个观察窗,便于观察内胆试件受冲击情况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高低温冲击箱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高低温冲击箱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高低温冲击箱,包括小车1、观察窗2、大门3、轴流电机4、低温机组架5、蒸发器6、加热器7、电机控制柜8、机体9、轴流风机10、低温室11、高温室12、行程电机13、气缸14和工作室15,所述机体9侧面设置有大门3,所述大门3上开设有观察窗2,所述机体9顶部设置有轴流电机4,所述轴流电机4下部连接有轴流风机10,所述机体9内设置有低温室11和高温室12,所述低温室11内设置有蒸发器6和加热器7,所述加热器7上端设置有轴流风机10,所述加热器7下方设置有蒸发器6,所述低温室11下端设置有低温机组架5,所述低温机组架5内设置有行程电机13,所述高温室12内设置有加热器7,所述高温室12顶部设置有气缸14,所述小车1位于工作室15内,所述工作室15的个数为两个,所述工作室15的长×宽×高为1000㎜×2000㎜×1500㎜。所述观察窗2的个数为四个,所述高温室12侧面设置有电机控制柜8,所述电机控制柜8与小车1、轴流电机4、低温机组架5、蒸发器6、加热器7和行程电机13分别电连接。

实施例1

使用时,风由轴流电机4吸入风道,在轴流风机10风叶轮搅拌下,从风道的上部,在低温室11中穿过加热器7,蒸发器6到达底部,从底部进入工作室15,在高温室12中穿过加热管7到达风道底部,由风道底部进入工作室15再由工作室15的顶部回到风道,进入循环。试件在小车1的移动下在高温室12中做完高温试验,然后进入到低温室11。

实施例2

使用时,风由轴流电机4吸入风道,在轴流风机10风叶轮搅拌下,从风道的上部,在低温室11中穿过加热器7,蒸发器6到达底部,从底部进入工作室15,在高温室12中穿过加热管7到达风道底部,由风道底部进入工作室15再由工作室15的顶部回到风道,进入循环。试件在小车1的移动下在低温室11内做完低温试验,然后进入高温室12,循环往复,达到试件的要求为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