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426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的三维堆积宏观材料,尤其是粒径均一、球形度及单分散性良好的无机/聚合物微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其在催化、微反应器、医疗点诊断、药物传送、光学器件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目前,对于三维纳米材料无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众多,主要包括机械搅拌法、悬浮聚合法、化学气相沉积、喷雾干燥法、模板辅助法和微流控技术等等。微流控技术基于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依赖于W/O或O/W原理,使分散相液体于连续相反相液体中形成微球;对于目前的微流控装置主要包括三种:标准的T型交叉流式聚焦连接,同轴流动连接和流式聚焦连接,三种连接方式均能有效且成功的制备无机/聚合物微球,其中最常用的制备液滴的微流控设备是T型交叉结构。

然而,在微流控T型交叉结构制备无机/聚合物微球备受青睐的同时,其所制备的试样的接收及后续处理却被忽视,常规的微流控接收装置结构单一、稳定性较差且需大量人工操作,更遗憾的是还存在制备的无机/聚合物微球尺寸不均一、粒径不可控、形貌易被破坏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微流控接收装置单一,需人工操作,稳定性较差;且最终形成的微球尺寸不可控、粒径不均一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

一种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其组成包括:接收平台、两根调节杆、调节控制箱、接收器、导流管、助推杆、恒速旋转器和转速调节器;

接收平台一端的台面设置通透的接收器安装孔,接收器安装孔内设置恒速旋转器,恒速旋转器底端安装转速调节器,恒速旋转器顶端放置接收器;导流管的一端插置在接收器内,导流管的另一端安装在助推杆上;其中,接收器安装孔的孔边缘与恒速旋转器外壁之间具有0.5-1cm的距离;

接收平台另一端设置于两根调节杆之间,且依靠两根调节杆提供升降和平移动力;其中,每根调节杆底端安装调节控制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速调节器控制接收器的旋转速度,调节控制箱控制架设于调节杆上接收平台向左或向右的间断移动,两者的协同作用有效的保证了微流控所制备出的微球于接收器中呈环环相套均匀分布,此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操作简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恒速旋转器与转速调节器配合实现接收器的转速可控目的,具有接收器的转动过程稳定且操作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导流管为聚四氟乙烯材质,耐化学腐蚀性强,经久耐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化运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结构简明,创意新颖,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微流控技术的接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二涉及的恒速旋转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接收平台、2为调节杆、3为调节控制箱、4为接收器、5为导流管、6为助推杆、7为恒速旋转器、8为转速调节器,3-1为高度调节器、3-2为平面移动控制器、7-1为旋转平台、7-2为旋转轴承、7-3为电机、8-1为转速控制器、8-2为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结合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接收平台1、两根调节杆2、两个调节控制箱3、接收器4、导流管5、助推杆6、恒速旋转器7和转速调节器8;

接收平台1一端的台面设置通透的接收器安装孔,接收器安装孔内设置恒速旋转器7,恒速旋转器7底端安装转速调节器8,恒速旋转器7顶端放置接收器4,通过恒速旋转器7控制接收器4的旋转速度;导流管5的一端插置在接收器4内,导流管5的另一端安装在助推杆6上;其中,接收器安装孔的孔边缘与恒速旋转器7外壁之间具有0.5-1cm的距离;

接收平台1另一端设置于两根调节杆2之间,且依靠两根调节杆2提供升降和平移动力;其中,每根调节杆2底端安装调节控制箱3,调节控制箱3通过调节杆2调节接收平台1上下高度的同时,还可以调节接收平台1的左右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所述恒速旋转器7还包括旋转平台7-1、旋转轴承7-2和电机7-3,旋转轴承7-2顶端连接旋转平台7-1,旋转轴承7-2底端连接电机7-3;其中,旋转平台7-1为用于放置接收器4的圆柱形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所述转速调节器8还包括转速控制器8-1和显示器8-2,转速控制器8-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7-3的信号输入端,电机7-3根据信号输入端获得的参数,进行电机7-3内部的调节,实现电机7-3的运转;电机7-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器8-2的信号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所述调节控制箱3还包括高度调节器3-1和平面移动控制器3-2,高度调节器3-1和平面移动控制器3-2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其中,高度调节器3-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高度调节器3-1给出参数信号,经信号输出端传递给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之后调节杆2执行该参数,当操作者判断接收器4与导流管5之间位置合适时,即可关闭高度调节器3-1,这样调节杆2也就停止工作,接收器4的位置固定,即接收器4与导流管5之间的位置固定,实现调节接收器4与导流管5之间的连接,以方便微流控制备微球的接收;平面移动控制器3-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平面移动控制器3-2给出设定的参数,经信号输出端传递给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调节杆2接收信号后执行该参数,进行向左或向右移动,在电机7-3恒速运转的情况下,移动平台1向左或向右的间断移动,可以保证导流管5中导流出的微流控所制备的微球于接收器4中呈环环相套排列。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所述的接收平台1的台板侧面,在与每个调节杆2接触的区域还具有凹凸纹。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所述导流管5的制作材料选为聚四氟乙烯,其耐化学腐蚀性强,能够长久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四或六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的微流控接收装置,所述接收器4的制作材料选为聚丙烯,耐腐蚀性能优异。

本实施方式中,所有部件的搭建层次分明,可协调能力强;同时部件材质的选择均采用理化性质优异材料,使得此装置使用寿命延长;独特的数控显示器,使得操作人员便与参数的设置和记录,并同时更方便对速度的调控。

根据实验所需可选择不同尺寸或不同高度的接收器4;在接收平台1表面安置完接收器后,应首先调节接收器4与导流管5出口端的距离,以形成正确的搭设,方便接收;其后再通过调节平面移动控制器3-2和转速控制器8-1,使得接收器4的左右移动、旋转速度以及导流管5中微球流出速度三者之间达到完美的匹配,最终形成环环相套的微球排布。

本实用新型用于实际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运转,大大降低人工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用作实验室微流控的接收装置。

工作原理:

将两个调节控制箱3、转速调节器8和助推杆6设置在试验台上,恒速旋转器7置于接收平台内的接收器安装孔中,恒速旋转器7顶部放置接收器4,用于控制接收器4的旋转速度;导流管5经助推杆6固定后,将导流管5出液端插置在接收器4内;

两个调节杆2架设于接收平台1的两侧具有凹凸纹的区域处,通过调节控制箱3的控制,实现调节接收平台1上下高度的同时,改变接收平台1的左右位置。

其中,

恒速旋转器7包括:旋转平台7-1、旋转轴承7-2和电机7-3,所述旋转平台7-1为圆柱形托盘,用于放置接收器4;所述旋转轴承7-2用于旋转平台7-1和电机7-3之间的连接;

转速调节器8包括:转速控制器8-1和显示器8-2,转速控制器8-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7-3的信号输入端,电机7-3根据信号输入端获得的参数,进行电机7-3内部的调节,实现电机7-3的运转;电机7-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器8-2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显示器8-2显示电机7-3的转速信息;

调节控制箱包括高度调节器3-1和平面移动控制器3-2,高度调节器3-1和平面移动控制器3-2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其中,高度调节器3-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高度调节器3-1给出参数信号,经信号输出端传递给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之后调节杆2执行该参数,当操作者判断接收器4与导流管5之间位置合适时,即可关闭高度调节器3-1,这样调节杆2也就停止工作,接收器4的位置固定,即接收器4与导流管5之间的位置固定,实现调节接收器4与导流管5之间的连接,以方便微流控制备微球的接收;平面移动控制器3-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平面移动控制器3-2给出设定的参数,经信号输出端传递给调节杆2的信号输入端,调节杆2接收信号后执行该参数,进行向左或向右移动,在电机7-3恒速运转的情况下,移动平台1向左或向右的间断移动,可以保证导流管5中导流出的微流控所制备的微球于接收器4中呈环环相套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