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流板的气水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357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导流板的气水混合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导流板的气水混合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液两相流实验的高效均匀混合气水混合器。



背景技术:

气液两相流以及它与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多相流体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气液两相流的研究随着工业技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特别是本世纪40年代后,由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原子能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以及环境保护工程的兴起和发展,气液两相流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气液两相流实验是研究两相流的重要手段。

目前气液两相流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空气-水两相流动,因此在实验中能否制备均匀混合的空气-水混合物也就成为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现有气液混合装置通常采用强制混合的方法,高速气流和液体直接高速对冲,同时产生巨大噪声,气、液接触时间短,接触面积小,效率低、产出介质混合不均匀、噪声巨大。因此,对气水混合器的改进、优化对于实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目前气水混合装置产出介质混合不均匀的缺点,在气体输送管道中加用导流板,增大气、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均匀、快速、有效地与液体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导流板的气水混合器,包括混流出口、进气口、进水口、主流管、进气管,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所述气水混合器为卧式三通结构,进水口与混流出口通过主流管连接,进气管垂直于主流管居中放置,导流板按轴对称方式布置于主流管内;所述主流管外套有套筒,主流管管壁至少对称设置有2个矩形凹槽;所述导流板为三层中空结构,其中空部分截面形状为L形,L形凸缘部为导流板进气口,导流板出口内侧至少布置有2个细长扰流板,导流板安装在主流管管壁上的矩形凹槽内;

为了能够是的进入导流板的气体在出口达到稳定流动状态,所述导流板出口设置的若干扰流板等距排列,组成直列平面叶珊;

为了使经过导流板的导直作用的气流能够保持稳定流动状态,同时又不造成阻塞,所述导流板出口设置的扰流板长度约为导流板长度的1/3—2/3,各扰流板之间间距为2—4mm。

所述主流管管壁对称设置有4-8个矩形凹槽,矩形凹槽长度等于导流板长度。凹槽处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数量太少会减小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造成混合效果不佳,导流板数量也不宜太多,太多会造成流动阻力增大造成流动阻塞。

为防止因流动阻塞造成管路压力过高,所述套筒7直径为主流管直径的2-2.5倍,套筒长度为主流管长度的0.6倍。

较传统的气水混合器,本实用新型在混流筒中设置了导流板,导流板可以导直流动气体,使气体的流动更均匀、平稳,增大了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以减少混合时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混流出口,2-进气口,3-进水口,4-主流管,5- 导流板,6-进气管,7-套筒,8-扰流板。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B视图。

图4为导流板5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C-C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D-D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加工而成,为实现气液混合的功能,所述气水混合器采用卧式三通结构,混流出口1,进气口2,进水口3处于同一水平面,进水口3与混流出口1通过主流管4连接,进气管6 与主流管4垂直放置;主流管4上至少均匀设置2个矩形凹槽,导流板5安装在主流管4管壁上的矩形凹槽内;主流管4外套有套管7,套管7与主流管4同轴居中放置,套筒7通过进气管6与进气口2相连;三个进出端口均设置法兰,可与外部管道连接。如图1所示,实验时开启进水、气管路的阀门,水和压缩空气分别从进水口3和进气口2进入到气液混合器中,水沿主流管4向前流动,压缩空气经进气管6进入套筒7,套筒7所包围的主流管4外壁设有矩形凹槽,压缩空气由此进入导流板5,经过导流板5尾部细长扰流板8,空气进入主流管4尾部并在此处与水混合,此时由于细长扰流板8的导直作用,空气的流动更均匀、平稳,与水接触面积更大,因此混合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减小直接混合时产生的噪声,混合流体最后从混流出口1流出。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