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喷雾取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5920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喷雾取件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喷雾取件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各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为了克服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受制于劳动人成本大幅上升所带来的危机,提升产品的品质,满足人们对越来越高的产品品质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压铸领域的业者急需一种可对压铸机自动进行喷气、喷雾机取件操作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化喷雾取件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化喷雾取件机,包括多路控制喷雾模组、夹持构件和机械手;所述的多路控制喷雾模组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机械手的自由端,夹持构件固定安装在机械手的自由端且夹持构件位于多路控制喷雾模组的一侧。

所述的夹持构件包括夹持体、双轴气缸、上夹块、下夹块;所述的夹持体固定在连接杆上,双轴气缸缸体固定安装在夹持体上,上夹块固定安装在双轴气缸的活塞杆杆端,下夹块固定安装在夹持体上且与上夹块相对。

所述的多路控制喷雾模组由水气分配块和多个喷雾模块组成;所述的水气分配块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连接杆外端连接,多个喷雾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水气分配块的各个侧壁上且与水气分配块内的水路和气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磁阀组,电磁阀组安装在机械手的底座上且设置在通往多路控制喷雾模组的气路和水路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路控制喷雾模组由电磁阀组分别控制,各个喷雾模块上的喷头可独立控制,亦可实现全面控制,可根据需要控制各个喷头的喷雾、喷气操作,而且喷雾模块前面两个喷头还带有一定角度,可喷产品不同角度的位置,特适合喷雾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压铸产品的模温控制;

2、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多路控制喷雾模组和夹持构件,可取件和达到取件喷雾一体化;

3、本实用新型机器人更具多维空间调整能力,适应更大的,更灵活的工作空间;

4、本实用新型机器手各轴的速度根据生产工艺伺服可调,各轴在程式的作用下按设定的轨迹自由运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路控制喷雾模组与夹持构件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路控制喷雾模组与夹持构件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路控制喷雾模组与夹持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喷雾模块的后向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喷雾模块的正向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压铸机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化喷雾取件机,包括多路控制喷雾模组1、夹持构件2、机械手3、连接杆4、连接板5、电磁阀组6。

所述的多路控制喷雾模组1(如图6、图7所示)通过连接杆4固定安装在机械手3的自由端,夹持构件2固定安装在机械手3的自由端且夹持构件2位于多路控制喷雾模组1的一侧。

所述的夹持构件2包括夹持体21、双轴气缸22、上夹块23、下夹块24。所述的夹持体21固定在连接杆4上,双轴气缸22缸体固定安装在夹持体21上,上夹块23固定安装在双轴气缸22的活塞杆杆端,下夹块24固定安装在夹持体21上且与上夹块23相对。

所述的多路控制喷雾模组1由水气分配块11和十个喷雾模块12组成。所述的水气分配块12的一端通过连接板5与连接杆4外端连接,水气分配块12的前端具有两个相对而设的倾斜面121、122,在该两个倾斜面121、122上分别安装一个喷雾模块12,其它八个喷雾模块12分别对称安装在水气分配块11顶面和底面。十个喷雾模块12分别与水气分配块11内的水路和气路连通。

所述的电磁阀组6安装在机械手3的底座31上且设置在通往多路控制喷雾模组1的气路和水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电磁阀组6在机械手3的程式的作用下多路控制喷雾模组1的工作,在夹持构件2的双轴气缸22的作用下在压铸机10进行取件(如图8所示),在6轴机械手3联接下实现高速点位联动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系统:6轴机器人(机械手3)系统同自制多路控制喷雾器系统通过机器人本身的IO输出点来通讯控制相关的喷雾电磁阀工作,可控制多路喷雾控制器的运动轨迹;系统扩展性强,参数配置简单,易于维护。系统界面简洁大方,提供丰富的显示及监控信息,机器人语言指令系统简单易学,能满足绝大部分工业需求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机械手3)工作原理:

各伺服轴在机器人(机械手3)控制系统和多路控制喷雾器阀组的控制下,通过示教器利用空间直线插补运动,空间圆弧插补等功能进行人工编程,机器人(机械手3)在已编制的程式下实现高速点位联动直线及曲线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