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616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引导流动空气的排出方向而改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动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应注意到,本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仅提供了本发明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通常,空气净化器吸入污染的室内空气并使用过滤器来滤出空气中的灰尘和气味颗粒,从而净化已被吸入的空气并制造清洁空气。如上所述被净化的空气接着从空气净化器向外排放、即排放至室内。

换言之,在空气净化器吸入并净化污染的环境空气之后,空气净化器在向外排放干净空气的同时净化空气净化器所安装位置附近的空气。

为此,通常地,空气净化器可包括吹风机和过滤器,吹风机允许环境空气流入并作为净化的空气排放,过滤器用于过滤流入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气味颗粒等。

然而,根据相关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具有在壳体的一侧中的空气入口以及在另一侧中的空气出口、侧表面或上表面。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空气净化器中,室内空间中的空气流仅在空气入口的方向上和在沿空气出口的方向的空间中有效生成。在室内空间的剩余部分中,空气流相对较弱。因而,可能存在的缺陷在于,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使室内空间的所有空气流过空气净化器而净化室内空间内的所有空气。

此外,从空气净化器排放空气的方向可能被限制,从而存在的问题在于,难以实现空气净化器所设置的内部空间中的所有空气的循环。

因而,根据相关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具有缺陷,即相比于空气容量,空气净化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认识根据相关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中产生的要求或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在内部空间中产生显著空气流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整体空气的循环。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通过使在空气净化器中流动的空气的吹送方向形成为宽的而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整体空气的循环,从而改善室内空气净化效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第一空气吹送装置,第一空气吹送装置设置在净化器主体中,以引入、净化并排放外部空气;空气引导部,空气引导部设置在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排放的空气的运动路径上且可枢转地联接至净化器主体的上表面,以确定空气排放方向;以及第二空气吹送装置,第二空气吹送装置安装在空气引导部中以吹送空气。

空气引导部可包括:覆盖顶部,覆盖顶部设置在净化器主体的上表面上且设置在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排放的净化的空气的运动路径上;以及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可枢转地联接至覆盖顶部且第二空气吹送装置安装在其中。

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可包括:下盘架,下盘架设置在覆盖顶部的上部分中且第二空气吹送装置安装在其上;上盘架,上盘架联接至下盘架的上部分并形成空间,第二空气吹送装置容置在该空间中;以及转动引导件,转动引导件联接至下盘架,且覆盖顶部插设在转动引导件与下盘架之间,以引导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在覆盖顶部上枢转。

覆盖顶部可在底表面上具有导轨,导轨引导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的转动,且转动引导件可安装成在导轨上运动。

下盘架可具有彼此分离地形成于底表面中的多个定位槽,且覆盖顶部可具有定位杆,定位杆选择性地插入定位槽中,以设定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的转动角度。

净化器主体可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具有内部空间,第一空气吹送装置安装在该内部空间中;以及引导顶部,引导顶部设置在主壳体的上表面中且空气引导部安装在其上。

引导顶部可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外部空气流过该空气入口。

覆盖顶部可安装在引导顶部上以转动,从而允许空气引导部和安装在空气引导部中的第二空气吹送装置在净化器主体上方转动,引导顶部的上表面可设置有第一轨道部分,且覆盖顶部的下表面可设置有安装在第一轨道部分中以转动的第二轨道部分。

第一空气吹送装置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可设置为独立地被驱动。

空气净化器可具有:空气净化模式,空气净化模式排放在净化器主体中净化的空气,此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被驱动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被停止;吹送模式,吹送模式吹送已引入的空气,此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被停止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被驱动;以及净化和吹送模式,净化和吹送模式向由第一空气吹送装置排放的净化的空气施加附加的排放力,且第二空气吹送装置将空气吹送至内部空间,此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被驱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流动显著地增加,故而可在空气净化器用于其中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整体空气的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于排放方向被固定至上部分的情形,空气净化器中吹送的空气的吹送方向被形成为(范围)宽广的,且在室内形成空气的整体循环,故而可改善室内空气的净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选择空气净化模式、吹送模式以及净化和吹送模式,故而室内空气净化效率和诸如在内部空间中整体空气的循环的形成的功能可显著地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包括空气引导部的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包括空气引导部的区域的联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引导部的转动方式。

图5是图4的区域a的放大细节图。

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引导部的转动状态,以及空气通过引导顶部的空气入口的流入状态。

图7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处于空气净化模式中的状态。

图7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处于吹送模式中的状态。

图7c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处于净化和吹送模式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被修改成各种其他形式,且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被提供用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可为了清楚而被扩大。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

参考图1至7c,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可包括净化器主体100、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空气引导部300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

净化器主体100;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设置在净化器主体100中,以引入、净化并排放外部空气;空气引导部300设置在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排放的空气的运动路径上且可枢转地联接至净化器主体100的上表面,以确定空气排放方向;且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安装在空气引导部300中以吹送空气。

如图1和7a中所示,净化器主体100可包括主壳体110,主壳体110具有内部空间,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安装在该内部空间中。

引入、净化并排放外部空气的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可设置在主壳体110内。

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沿净化器主体100的周向吸入空气,以将空气沿净化器主体100的轴向向上排放。

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设置在净化器主体100中。此外,第一空气吹送装置将外部空气吸入净化器主体100的内部中,并接着将外部空气沿净化器主体100的轴向向上排放,故而可产生空气流。

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包括过滤器,以过滤并净化穿过装置的空气。

空气引导部300是设置在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排放的空气的运动路径上来确定空气排放方向的构件。

空气引导部300安装成在净化器主体100中转动。因而,相比于排放方向被固定成向上的情形,从空气净化器10吹送的空气的吹送方向被形成为(范围)宽广的,故而可在室内形成空气的整体循环,从而改善室内空气的净化效率。

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安装在空气引导部300中,以向排放空气提供排放力。

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可包括吹风机风扇和安装框架,吹风机风扇具有驱动马达,吹风机风扇容置于安装框架中,安装框架安装在空气引导部300中。

虽然未示出,但安装框架可设置为圆柱形构件,空气的流动路径形成于该圆柱形构件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且安装框架可通过诸如螺栓之类的紧固构件被固定至空气引导部300的上盘架330和下盘架340的固定框架。

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一起被驱动,因而可构造成向由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排放的空气提供附加的排放力。

此外,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可与第一吹送装置200分离地被驱动,且可仅驱动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并用于室内空气循环。

空气引导部300可包括覆盖顶部310,以及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

如图2以及图4的(a)、(b)、(c)、(d)中所示,空气引导部300可具有覆盖顶部310和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覆盖顶部310设置在净化器主体100的上表面中且设置在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排放的净化的空气的运动路径上,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可枢转地联接至覆盖顶部310且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安装在其中。

如图2中所示,覆盖顶部310可具有覆盖顶部主体311和引导安装部312,覆盖顶部主体311联接至净化器主体100的上表面,引导安装部312提供空气引导部300的安装部。

引导安装部分312是其中安装有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的部分,且引导安装部分312可设置成具有半球形。由于具有半球形的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在覆盖顶部310的引导安装部分312中转动,故而引导安装部分312需要构造成对应于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形状的形状。

引导安装部分312安装成网格状构件交叉,故而可提供空气流动路径。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排放的净化的空气和从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引入的空气可经过流动路径。

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可包括下盘架340、上盘架330和转动引导件350。

如图2中所示,可包括下盘架340、上盘架330和转动引导件350,下盘架340设置在覆盖顶部310的上部分中且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安装在其上,上盘架330联接至下盘架340的上部分,以形成其中容置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的空间,转动引导件350联接至下盘架340并引导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在覆盖顶部310中转动,其中,覆盖顶部310插设在转动引导件350与下盘架340之间。

如图2以及图6的(a)和(b)中所示,覆盖顶部310可在底表面上具有导轨314来引导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的转动。

转动引导件350联接至下盘架340且可在导轨314上运动,其中,覆盖顶部310插设在转动引导件350与下盘架340之间。

一对导轨314可设置在覆盖顶部310的底表面中,且导轨314可设置成具有对应于覆盖顶部310的底表面形状的弯曲形状。

如图4中所示,下盘架340可联接至覆盖顶部310以转动。

当定位杆315的半弯曲突出构件316选择性地插入形成于下盘架340的底表面中的多个定位槽341中时,可设定具有下盘架340的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和安装在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中的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的转动角度。

如图4和5中所示,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的下盘架340具有彼此分离地形成于底表面中的多个定位槽341,且覆盖顶部310具有定位杆315,定位杆315选择性地插入定位槽341中,以设定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的转动角度。

如图4中所示,定位槽341可能彼此分离地形成于下盘架340的底表面中。此外,随着定位杆315被插入定位槽341中,可确定可枢转地安装的部分320的转动角度。

定位杆315可安装成从形成于覆盖顶部310中的安装孔突出并形成于该安装孔内。

如图5中所示,定位杆315可包括半弯曲突出构件316和弹性构件317,具有比覆盖顶部310的安装孔宽度更大的宽度的分离阻挡板形成于半弯曲突出构件316中,且半弯曲突出构件316从安装孔突出以被插入定位槽341中,弹性构件317弹性地压迫半弯曲突出构件316的下部分。

当弹性构件317插入定位杆315的下部分时,覆盖顶部310和覆盖构件318可与定位杆315和插设在其间的弹性构件317联接。

定位杆315的半弯曲突出构件316和弹性构件317可容置于由覆盖顶部310和覆盖构件318形成的空间中,且定位杆315的半弯曲突出构件316可构造成突出至并形成于覆盖顶部310的安装孔中。

定位杆315的半弯曲突出构件316可在被弹性构件317弹性地压迫的同时突出至覆盖顶部310的上表面,且可固定至定位槽341。

定位杆315的半弯曲突出构件316被弹性构件317压迫,故而半弯曲突出构件被阻止轻易地与半弯曲突出构件所插入的定位槽341分离。

净化器主体100可具有主壳体110和引导顶部130。

如图3中所示,净化器主体100可具有主壳体110和引导顶部130,主壳体110具有内部空间,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安装在该内部空间中,引导顶部130设置在主壳体110的上表面中且空气引导部300安装在其上。

如图6中所示,至少一个空气入口131可形成于引导顶部130中,外部空气流过空气入口131。

室外空气可被排放力通过形成于引导顶部130中的空气入口131引入,排放力通过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引入。

虽然未示出,但覆盖顶部310安装在引导顶部130中以转动,从而允许空气引导部300和安装在空气引导部300中的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在净化器主体100上方转动。

覆盖顶部310安装在引导顶部130中以转动,从而允许空气引导部300和安装在空气引导部300中的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在净化器主体100上方转动。第一轨道部分设置在引导顶部130的上表面中,且安装在第一轨道部分中以转动的第二轨道部分设置在覆盖顶部310中。

在该情形中,为了在引导顶部130中轻易地转动覆盖顶部310,第一轨道部分和第二轨道部分设置为具有环形形式以彼此对应的构件。

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可设置为彼此独立地被驱动。

如图7a至7c中所示,空气净化器10可具有空气净化模式m1、吹送模式m2、以及净化和吹送模式m3。

如图7a中所示,在空气净化模式m1中,仅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被驱动,故而空气运动通过第一流入路径s1。

如图7b中所示,在吹送模式m2中,仅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驱动,故而空气运动通过第二流入路径s2。

如图7c中所示,在净化和吹送模式m3中,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共同驱动,故而空气运动通过第一流入路径s1和第二流入路径s2。

空气净化器10可具有空气净化模式m1、吹送模式m2、以及净化和吹送模式m3,在空气净化模式m1中,排放在净化器主体100中净化的空气,此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被驱动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停止,在吹送模式m2中,吹送引入的空气,此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被停止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驱动,在净化和吹送模式m3中,通过向由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排放的净化的空气施加附加的排放力来吹送空气,其中,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朝向内部空间,此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共同驱动。

如图7a中所示,当执行空气净化模式m1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被驱动,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停止。换言之,净化器主体100中的净化的空气可通过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被排放至室内。

在空气净化模式m1的情形中,诸如在内部空间中漂浮的灰尘颗粒之类的外来物被移除,故而净化的空气被排放至室内。因而,可产生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

此外,在空气净化模式m1的情形中,虽然净化的空气未被有力地排放,但可产生由空气净化器10所产生的噪声减小的优势。

如图7b中所示,当执行吹送模式m2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被停止,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驱动。

在吹送模式m2的情形中,被引入空气净化器10的空气被有力地排放。因而,可产生形成整个房间中的空气循环的效果。

如图7c中所示,当执行净化和吹送模式m3时,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可被共同驱动。

在净化和吹送模式m3的情形中,净化的空气被排放至室内,故而可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此外,被引入空气净化器10的空气被有力地排放。因而,可产生形成整个房间中的空气循环的优点。

然而,由于第一空气吹送装置200和第二空气吹送装置400被同时驱动,相比于空气净化模式m1,由空气净化器10所产生的噪声可能增加。

尽管本发明已参考其示例性实施例被特别地示出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的是,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对其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并因而理解到这些改变和修改属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